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平阳公主传> 分节阅读 7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9(1 / 1)

抓住李珏的手说道:“二姐姐,你我可是亲姐妹,你出嫁的时候妹妹愿意陪你去外祖家,现在国公府已经容不下妹妹了,二姐不会见死不救吧”李珏看着她可怜兮兮的样子,心中有一刹那软了下来,旋即想起一件事来,冷笑道:“三妹,你别摆出这幅样子来,俗话说无利不起早,你是什么样的性子,这么些年过去了,我也该明白了。在雁门那次,二哥围住了咱们院子,三哥冲不出去,是你绊了我一脚我才倒在了三哥身上,要不是三哥接住了我,我早就伤在兵士的刀下了。”李瑕心里一惊:“二姐,你说什么呢妹妹不明白”李珏冷冷道:“你自己心里知道我在说什么,这段家你是去不了的。这些年想来我哪次不都是成了你的手中枪,你躲在背后不出力得了多少好处你要是去了段家,说不得看我过得不错就鸠占鹊巢,我脑子不如你灵光,却不表明我就是傻子一个。别说我出嫁你去不了段家,以后也你不用去了,我会千方百计阻止你。”李瑕慌了,情急之下抓住李珏道:“二姐,你不是不想嫁到段家吗你不是嫌弃这门亲事吗你不如给了妹妹,这样你还可以有机会嫁给高门大户。”李钧看着两个妹妹丧失理智地打了起来,无聊地走了院子,试图去求见齐国公,只要见了父亲,一切说不定还有转机。几天后,国公府的三个庶子女被秘密地送往了国公府名下的一个新置办的小庄子里,不久,雁门段家接到来信,希望两家的婚事能早日举办,言道两家的情谊不能断。一个月后,李珏穿上了大红嫁衣,匆匆踏上了出嫁之路。齐国公一人送了李珏一程,其他国公府的主人面都没露,段氏本人也不见影踪,而且并没有从国公府发嫁。段家接亲的人有些失望,越发觉得这门亲事不寻常,要不是看在齐国公的份上,掉头就走的念头已经冒出来了。李钧的亲事早已定了下来,齐国公怕老父插手此事,遂早早地下了定,又恳求徐氏操办李钧的喜事。徐夫人一改往日的强势,以内院的事情以母亲做主为由婉绝了。齐国公无法,只好自己找了心腹在小庄子上给李钧安置了一切事宜。作者有话要说:未来的日子里,大家一起努力各位,一起加油多多收藏我吧谢谢支持、另辟新径所有这些的处置,德昭并不清楚。她醒后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庞,张仲坚咧着嘴笑了起来,不待吩咐,已经有人跑出去告诉了各院里的人。老爷子和杨氏带着一群下人哗啦啦地冲了进来,见孙女正半坐着吃粥,不禁颤声道:“醒了就好,醒了就好。”德昭醒来后,从旁人嘴里才知道了当时的情景,她自己只记得祖父险些被庶兄伤到后,坐在了地上,后来的事情就有些模糊了。眼见李昺完好无损地在她面前,也是长吁了一口气。祖孙三人惊喜交加地互叙离别之情,只有齐国公在一旁恨不得提醒老父、老母:“你们能不能也把点祖孙情分些给钧儿他们呢”十三年十一月,朝中又下新旨,言道当今圣上为举世明君,当修建四方离宫以显大兴之伟业。一时间,本已纷乱的时局,犹如被火上烹油般燃起了熊熊战火,一些原本有些兵权的节度使、抚慰使也纷纷加入了这乱局中。国公府中,李家三代的家主加上各自的心腹围坐在一起商讨大事,德昭立在李钊后面,脑中却是想着张仲坚离去的嘱咐,她这种甜蜜被兄长看在眼里,恨地牙痒痒。十三年十二月,太原府传檄诸郡,开征平大将军府于山西,置三军。齐国公以长子李钦左军大都督,嫡子李钊为右军大都督,已为中军大都督,杖领白旗,誓师出兵。临行前。齐国公将李钊兄妹召到近前:“现在我们大事已起,正是用人之时候,开阳,你大哥也该回来了。”李钊淡淡道:“父亲所言极是。儿已经命人即刻护送大哥返回雁门。大哥安危父亲不用忧心,也自有与父亲相见之日。”齐国公深深凝视着他:“开阳,希望你记住今天的话,他是你的兄长,至死都是。”李钊躬身道:“父亲教训的是。”齐国公又对德昭道:“阿昭,为父前些时日有些对不住你,如今你与你兄长应并肩作战,待到辅佐父亲大事已成,定会好好补偿你。”德昭低低应了一声,并不多说。十四年正月初二,正当人们正还沉浸在过年的喜悦里时,陇西传来噩耗:西突厥在叶呼阿史那贺鲁的带领下突然偷袭陇西襄武城,驻军守将韦威战死,一城上下十万人口被掠杀一空。京城太师府里,杨安看到八百里急报,叹息道:“天要亡我,李家必兴。”果然不出两日,第二封急报又到:齐国公李罡之长子率十五万大军进兵陇西,沿途民众莫不欢心鼓舞,夹道相迎。齐国公看着熟悉的手书,不可置信道:“你兄长竟然主动带兵去了陇西”李钊点点头,也不接话。李罡沉默了半响:“为父错怪你了。”他又记起一件事情来:“你妹妹呢”李钊微笑道:“正要跟父亲禀报此事,妹妹也想上阵杀敌,又怕父亲不允,所以就想先去绛州,那里山高人稀,又是进军山西河北的关口,战乱也没有波及到,再者还有几万的驻军,也方便我们日后行事。”齐国公不以为然:“若是无事,就让阿昭在那里待着吧。只要看好那里即可,轻易不要出兵。”德昭围着厚厚的斗篷轻装简从离开了太原城,一路上都不敢停留,直接上了梅山。梅九曲早已向四方派出了无数的探子,山上也不复以往的安谧,五步一岗、三步一哨,戒备森严。见到德昭到来,众人明显地松了口气,梅九曲苦笑道:“小李将军,您终于来了。”德昭不动声色道:“梅将军如此苦恼什么”梅九曲烦躁道:“您不在的这些日子,已经有数拨所谓的义军过来游说我们了,金银财宝、美女绸缎流水一样往上搬,您临走之前嘱咐我们轻易不要与人开战,兄弟们憋屈死了,就盼着您来给我们当个主心骨,咱们梅山到底该怎么干,您说了算。”德昭喝道:“梅将军果然爽快,不满诸位,本将军此次前来,也是奉我父亲和兄长之命,与各位共举大事,以后咱们可就是真正的荣辱与共了。”梅九曲大喜:“国公爷有此宏愿,我等定将万死不辞。十四年二月初二,大兴朝中勋贵世家宇文一族突然发动兵变,半夜时分趁着众人熟睡之时候,由任禁军大统领的宇文世家子侄带领围攻皇宫,挟持帝后、皇子、公主树十人逃窜至东都洛阳。一时间,各方人马纷纷向洛阳集结,意图救出旧主、再立新主,挟天子以令诸侯。德昭将梅山上的诸位女眷悄悄安排当了,送往太原,自己与梅九曲兵分两路也下了山。一部分人由梅九曲率领赶赴东都,加入到声势浩大的义军行列中去。自己却直奔西南而去,。与此同时,李钊带领的二十万大军渡过汾水,短短一月间,连克朔方、威武两郡,朔方梁师都被击毙,威武郡李轨率军投诚。德昭汇合了一部分雁门的过来的人马,乔装改扮,绕开大道,走小路。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了守备松散的京城。这座在平民百姓中神圣的城池已随着他的主人的被掳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几乎是人去城空。德昭的人马没遇到多少抵抗,走在宽广的街道上,到处是烧杀抢掠后的痕迹,很明显,在他们来之前,这座繁华的都城已经被数次洗掠,幸存下来的人们心惊胆战地躲在不堪一击的门后,等待着不知何时从头顶上落下来的刀剑。来不及感慨,德昭吩咐众人加强戒备,自己带着少数近卫心腹直奔皇宫大殿。空荡荡的皇宫里,时不时地能看见没有掩埋的宫女太监尸体,昔日的瑶池仙琚早已经被断壁残垣代替。德昭按照脑中的记忆,带着人进到太极大殿。路上巧遇了几个鬼鬼祟祟地的人抱着包袱从不知名的宫院中跑了出来,见到他们慌不择路地又退了回去,侍卫们要冲上去,德昭拦住他们:“算了,都是可怜之人,放他们一条生路吧”一行人来到往日大朝的太极殿,里面只剩支撑殿顶粗大的盘龙柱还立在那里,龙椅、龙案已荡然无存。德昭有些失望,猛然又想起了皇帝被掳时根本不在太极殿,一丝希望又浮现出来。一行人又跟着德昭步履匆匆来到两仪殿,德昭命侍卫们紧守殿门,不管是谁,格杀勿论。沉心和北风一脸紧张地跟着她进了殿,两人对望了一眼,不动声色地背对着德昭为她看护。德昭在两仪殿内搜寻了一刻,一无所获,她脑中急转,一边回想清平公主手中的那份图纸,一边试图与当前的摆设做对比。两仪殿是皇帝与与宗人集议及退接大夫之处,只有少数之人能进入,非宣召不得入内。清平公主的手中关于两仪殿的图纸是其父亲静王爷还在时,依据自己几次进入的记忆绘制而成的,不少地方已有了很大的变动。德昭在两仪殿走来走去,还是觉得这里仿佛少了些什么,似乎人生活的印迹很少。她站在殿门高高的台阶上,俯瞰着殿外的景色,两仪殿不小,两边还各有一个侧殿,分别为万春殿和千秋殿。两条蜿蜒的石子小路通向侧殿门口,德昭心中一动,万春殿那边的小路明显比千秋殿那条光滑。她挥一挥手,沉心和北风急忙跟了过去。殿内也是空无一物,摆设、桌椅、甚至榻上的被褥也无影无踪,天家的东西,到哪里都是珍品。西墙下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床榻,似乎还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荣光。德昭跳上床榻,上面布满刀剑的印迹,显然它也没有逃过一劫。她左敲敲、右敲敲,也没发现异常。天色渐渐有些昏暗,德昭心里有些着急,小声喊道:“沉心过来帮忙”沉心应声跑了进来,见德昭在床榻上,也抬了腿打算跳上来,不想脚下一绊,险些趴在榻,德昭手一抬,扶住了她,口中说道:“你不会慢点啊多大的人了”沉心嘿嘿一笑:“谁家榻前还有脚榻啊,又不是炕床,这么矮,还要脚榻。”说完,狠狠地踩了踩罪魁祸首。德昭顺着她的脚看了一眼,转过头来,猛然眼前一亮,跳下床榻,细细地蹲在地上看那个黑色脚榻,沉心疑惑道:“将军,你看什么呢”德昭不理他,索性又跳上了床榻,蹲在刚才的位置上,一缕残阳从空空的窗户里透进来正照在脚榻了,一丝细细的缝隙呈现在面前,她激动道:“找到了。”顾不得上面的灰尘,德昭小心翼翼地用手掌在上面摩挲,不起眼的里面一侧,一个小小凸起给了她希望,试着按了一下,“砰”,一个四四方方的匣子从脚榻里蹦了出来。按捺住内心的狂喜,德昭轻轻打开匣子,一块碧绿的玉石呈现在两人面前。德昭拿起来,看到底部“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不禁嫣然一笑:“成了,快走”沉心来时背了一个包袱在身上,里面有平常两人的一些日用品,德昭将匣子塞了进去,又紧了紧包袱:“这个东西可是比你主子的命还重要,千万不能舍了。”沉心点点头:“属下知道。这包袱属下反正经常背着,也不会引人注意。”作者有话要说:奥运会其实得银牌、铜牌的也是英雄,貌似关注他们的少了好多求收藏,求多多收藏怎么一个星期一直没动呢多多支持我,收藏我吧、矛盾激化几天后,李钊接到妹妹得到传国玉玺的来信,思量良久,他回信叮嘱妹妹立刻将玉玺送往太原。十四年六月,齐国公李罡之子李钊围攻榆林郡。正逢此时,厥突然撕毁和约,大举挥师南下,榆林郡义军头领郭子和率众投诚,李钊不计前嫌,两人当即共同抗击敌军,不仅将厥军队赶回敌国,还俘虏不少部落的头人、首领。八月,马邑郡驻兵将领汪华奉齐国公之命进攻乐奉,乐奉义军首领窦建德坚不投降,双方互有伤亡,胶着不下。同月,齐国公李罡手捧传国玉玺祭天地,宣布设置百官、分治郡县。不久汪华身先士卒攻入乐奉城中,不幸身负重伤,其万姓义子活捉窦建德并押往太原。九月,徐永雷派人从太原送出了两封信,信使竟然是清明堂的大夫,这是临行前李钊嘱咐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用的人手。李钊兄妹分别接到了信,心里都是又惊又怕。原来李钊远征后,随着周围局势越来越紧张,本来齐国公对嫡子就有些不满,在有心人的撩拨下变成了猜忌,特别是传国玉玺是得自与儿子情意深厚的女儿,李罡更是找了了数次鉴定真伪,生怕女儿将真品留给了儿子,并且为了取得众人的支持,他私下里连纳了几位小规模势力义军的首领之亲眷为妾。李昺自到了太原后身体一直没有复原,得知儿子如此行事荒唐后大发雷霆,反而是徐夫人看得开,干脆利落地在偌大的国公府里划出了处大院落来,齐国公带回的女人都安置在那里,只是如同原来段氏在一样,不许出院子的门,随便她们怎么过活。年轻女子的温驯、娇美是齐国公在徐夫人那里得不到的,又加上李钊西征带走了二十万大军,齐国公如今在太原的军队很大一部分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