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水果。这哪有打架的样子嘛。“你们都当心着些,小心伺候太子殿下。”就知道是这个小福子,苏洛没好气地睇他了一眼。一边苏常安褪去了朝服,换了一身轻便的练功服。苏洛不禁感慨果然是佛靠金装人靠衣装,苏常安这样一副穿着倒显得他精神矍烁。不知道那人在战场上该是有多么的英姿飒爽啊与此同时,苏常安也在打量眼前的这位太子殿下。在冷宫中他柔弱无助,令人怜惜,同时又绝不妥协,不顾一切地想要活下去。如今出了冷宫,他就像只蓄势待发的小豹子。见惯了他病弱的模样,他这充满活力的样子倒也别有一番风味。“王爷,你可是准备好了。”苏常安刚想启唇说些什么,就只见眼前一阵银光闪过,要不是他机警地用剑一挡,估计早就被刺伤了。“王爷,你久经战场。自然知道敌人是不会给你机会准备的道理。因此本宫不会为了刚才的事道歉的。”苏常安还是第一次看见耍赖还如此理直气壮的。“是臣的疏忽。只是之后臣会专心,还请太子殿下当心些。毕竟刀剑无眼。”苏洛也不知道那人是怎么了,突然就认真了起来。苏常安是久经沙场的人,知道稍有不慎就会丧命的道理,手底下的功夫自然是不会差的。至于小太子师承天下第一剑客,自认功夫也不差。只是明眼人看得出来,苏常安对他这太子身份是有所顾虑的,进退得宜。倒是太子殿下剑锋凌厉,一味进攻,似乎是想把人往绝路上逼。只是后来不知是不是太子真的将苏常安惹怒了,他也不再相让,真正的刀剑相对。倒是小福子一直担心自家主子在那儿瞎咋呼。后来也不知为何,太子殿下行招身体突然失去重心,苏常安也有些担忧只好收回了剑锋,却没想到太子突然调转身形,一个回马枪就将他的衣带割断了。“主子,你赢了。”本来苏洛还准备一长段准备奚落那人,结果又被这聒噪的小福子打断了。苏洛真的有认真考虑要不要把小福子再扔回到冷宫里。走过去用剑柄狠狠地敲了一下他的头。“本宫什么时候输过,倒是你一直咋呼,让本宫分心。”“好。好一个兵不厌诈。”突如其来的声音,让众人都有些惊讶。刚才过于关注这场比武竟然忽略了皇上还有一大帮皇子。一屋子的宫人这才准备行礼,就听皇上说免了。“到底是朕的皇儿。”连那冷宫都没磨去他的半分傲气。苏洛闻言越发地骄傲,眉目间满满都是笑意。苏常安看得有些痴了。许多年以后,他白发苍苍缠绵病榻时,记忆中那个手中执剑意气风发的少年依旧未曾褪色。“苏卿,虽然输了,但还是需要注意一下自己的仪态。”天子面前失态是何等地罪过。但显然皇上沉浸在自家皇儿胜利的骄傲中并没有半点怪罪他的意思。苏常安也就退到一边将仪态整理好。再次抬头时瞥见了苏洛似笑非笑的表情,就知道他是故意让自己出丑的。第55章:早朝日程养心殿上,众臣已经按照品级、文武两队开列恭恭敬敬地等着皇上上早朝。为首的依然是六皇子和睿王。众人心知肚明的是这朝堂之上虽然并无明显的标明,但确实有种无形的标记将众位大臣分成了睿王派、六皇子派和中立派。他们经常因为一件小事在朝堂之上唇枪舌剑,而且大有不把对方压下去不罢休之势。这早朝俨然已变成了两位皇子相争,最为鲜明的战场。即使这两人如今还未开口说一句话,空气中已然硝烟弥漫了。“皇上驾到。”大太监尖锐刺耳的声音惊醒了众人。众臣皆下跪,屏息敛气。有一个刚获品级上殿的小官,实在仰慕天颜,耐不住好奇心,偷偷抬头瞥了一眼。皇帝着一身金色龙袍,束紫金冠,高大伟岸。本来这偷窥圣颜的事儿就是错的,不过只一眼就被皇帝的气势压得深深地低了头。等皇帝落座于龙椅之后,就是山呼万岁,其势实在燃起了众臣的崇敬之心。“众卿平身。”大臣们都纷纷起身,即便是那些年迈的也不敢耽搁一刻。“有事启奏,无本退朝。”大太监刚语毕,就见一人从众臣中走出来,拿着证明官阶的玉笏极为恭顺的样子。“臣有本启奏。年前多地受灾,百姓颗粒无收。臣知道朝廷的赈灾款早已下放,只是百姓都说并未见过官府的一粒米粮。今有人联名上书,臣将这手书奉上,还请圣上过目。”说话的那位是京兆府尹,主管京畿的大小事务。明面上是这样的,可众臣也知道他是睿王一派的人。整个京畿也是睿王的天下。他的这些话虽然没有挑明,但众人也知道他这是冲着户部去的。户部可是六皇子的势力所在。这睿王今日一开始就与六皇子针锋相对,倒也是众臣没想到的。京召府尹递上手书由大太监交到皇上手中,众臣就都有意无意地在观察皇上此刻的脸色了。只见皇上看了手书皱了皱眉,已然龙颜不悦了。“这赈灾款一事朕可是交由户部管的,户部尚书关于这你有什么要的”户部尚书跌跌撞撞地走出人群跪在大殿中央看上去谦卑至极。“臣臣。”“父皇,儿臣觉得您这事儿就冤枉户部尚书了。尚书大人一早就将款项拨下去了。这些父皇也都知道。想必是这款项经了底下人的手,出了纰漏,这才迟迟未到百姓手中。而且儿臣听说最近居然有一批百姓暴乱,将所在地的地方官打伤。这样这款项就自然拨不下去了。”六皇子答得不卑不亢,似乎是早有准备中途还让吏部尚书上前作证。要知道吏部尚书可是睿王一派的。因此皇帝自然也就相信了他,亲派睿王下去监管赈灾并且平乱。睿王本想借此打压户部,也可以锉锉六皇子的锐气。但如今不光目的没到达还要下去赈灾。要说这赈灾放在以前是个捞油水的好差事,可现在这么一闹,根本无利可图,还要平乱,想想那些暴民,睿王就头疼。现在看来今天是六皇子胜了。只是众臣也发现六皇子这次处事极为缜密,与平日里大相径庭。皇帝也知道他的这个六皇子才是他的众皇子之中城府最深,心思也最为缜密的一个,以前总是藏着掖着,也不知道近日里是怎么了,突然就爆发出来了。不过这样,这朝上的戏才够精彩。早朝除了这一幕,其它倒也无关紧要。本来大臣们已经做好了告退的准备。结果皇帝就宣布了一件让他们始料未及的。什么叫太子已然悔过,着他搬回东宫。那人不过数日前才从冷宫搬去仁心殿,之后就以太子的身份出现在除夕的年宴上。如今他还要重回东宫。这预示着什么。不行,这绝对不能允许。先是六皇子给礼部的人使了个眼色,让人上去进谏。而后又是睿王着大理寺卿上前劝阻。这在阻止太子重回东宫这件事情上,这两位皇子瞬间就站在了同盟的位置上。关于这太子众位大臣也是有话说的。三年前这太子就傲慢自负,但这也是每个皇子多多少少有都有的。另外就是太子殿下并不喜欢党争,因此跟着太子殿下实在没什么保障。可这一些缺点如今在那些中立派的人眼里却变成了难得的优点。况且太子之位从未被废除,重回东宫本就是理所应当的。因此瞬间就有不少人站出来支持太子重掌东宫。霎那间,朝堂上像是炸开了锅,你来我往的。皇帝坐在高处的龙椅上紧锁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睿王和六皇子为了避讳也一言不发。局势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趋势。正在这时候,是苏常安站了出来。“回禀陛下,各位大臣们的话臣也听了。微臣也觉得此时让太子殿下重掌东宫实在不妥。太子殿下刚从冷宫中回来,对于一切事宜都不是很清楚。如今让殿下重回东宫,想必就连太子殿下自己也会觉得有些压力。依微臣之见,倒不如允许太子殿下参与前朝政事,也让他熟悉一番。”苏常安这话,听上去像是在劝柬不要让太子殿下重回东宫,但实际上他是在太子殿下的以后铺路。大臣对于苏常安支持太子那一方也有所耳闻,但碍于苏常安一直没有说破做破,因此也只是猜测。如今他这是明摆着支太子了。而且那话说得挑不出什么错处,看来明日早朝就能看见久违的太子。“既是如此,明日朕就允许太子出现在这早朝之上了。今日朕也乏了,退朝吧。”关于皇上的态度,大臣们也算看明白了,皇上这是铁了心要让太子回来。既然这样,这场争辩简直就是无用功。看来以后可有得瞧了。有了前一天的预告,众臣对太子殿下出现在早朝上也有了准备。只可惜今天睿王下去赈灾了,要不然这三位皇子相争的戏码一定格外精彩。众臣自然知道太子殿下因为三年前一件事进了冷宫。想来冷宫也不是什么好地方,都想看看这太子殿下如今变成如何模样了。单从容貌上并无大的变化,就是不知道太子殿下的心性如何了。苏洛也注意到了那些目光,但他都从冷宫出来了,就又恢复到小太子之前的我行我素了。他也注意到了他这六皇兄,六皇子脸上并没有半点不高兴的神色,只是看着自己也没什么好脸色。不过这样已然很好了。而今日早朝呢睿王不在,但他的势力依旧是在的,因此也少不了热闹。只是如此一来,一定是六皇子占尽上风。六皇子前些日子带兵去了都城西边的山区剿灭了一帮经常在京郊一带作乱的流寇。再加上他原本就有些政绩军功,皇上也乘机封了他宣王。看来以后就能看见二王相争的场面了,但也不会有人忘了在一旁一言不发的太子殿下。苏洛也发现了这六皇子被封了王还一脸不高兴的样子,难不成是因为自己这样想来自己这个太子对于他还是蛮有威胁的嘛“太子,你也在这早朝之上立了半天,可有什么觉悟”突然被点到名的苏洛还没做好准备呢临场发挥也被几个大臣们热切期盼的眼神彻底打乱。早知道他就不走神了。不过后悔也没用。“父皇,儿臣才疏学浅,实在无甚想法。”作为一个储君,他说这些话,是极不负责任的。只是这些话三年前小太子就以前说了百遍了,因此大臣们也只是再次习惯而已。原先有些对太子报以期待的大臣也再次落了空。这位天之骄子还是一如既往啊倒也不去苛求什么。“父皇知道的。儿臣对于政事一向不挂心从前也知之甚少。不过儿臣会努力做些功课的,另外也请众位大臣多辅助些。那样的话,儿臣相信不出一月,儿臣便能有所收获了。”这话虽然依旧自负得很,但与三年前相比果真圆滑不少。看来这冷宫果然历练人。皇帝听他那么说也有些欣慰,连带着后面的议事也带着好心情。可苏洛依旧没忽略宣王殿下那不悦的脸色。他这六皇兄几时如此喜形于色了,要知道宣王殿下可是众臣心中的翩翩佳公子呢临退朝之时,苏洛走过宣王身边,就听那人说“我真没想到你还能走出冷宫。”他就那么讨厌自己吗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苏洛脑海中,直到用午膳时,他也没想到小太子之前有对宣王做过特别过分的事啊“美景美食当前,太子殿下却无心享用。可是为了早朝的事烦恼。”今天是这位太子殿下出冷宫后第一次重新参与政事,不过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原以为他不会把这些挂在心上,现在看来倒是苏常安想错了。看到苏常安,苏洛心中的疑团似乎突然就解开了。苏常安也不知道太子殿下突然的嫣然一笑是为何。只听那人用极好听的声音说“王爷,本宫无事。倒是您的美人有些吃醋了。”第56章:三王之争今天早朝,睿王也赈灾归来,三王相争,想来一定格外好看。“臣吏部尚书有本启奏。今日因赈灾一事,涉及的官员较多。许多职位皆有空缺。有品级的官员占了半数。”吏部是六部中专门管理官员调度的一部。因此对于整个朝纲秩序十分重要。历来是是非之地。换言之这是三王相争的必争之地。若是在吏部安插上自己的人,那么就极大了扩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这睿王殿下刚刚才赈灾归来,次日就出现在了早朝上。“吏部官位空缺滋事体大,不知众位爱卿有何良策啊”“臣吏部侍郎以为,为今之计,任贤举能,挑选合适人才填补这些空缺。”理儿大家都知道。只是这些空缺该由谁去补呢又该交由何人去办呢吏部是六部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吏部尚书属中立派,只听从天子号令,而下面的官员有一部分是宣王的人,还有一部分是睿王举荐过来。因此单单从吏部的内部来讲,也是件极为复杂的事。但其它五部的人似乎也没立场和能力去管这吏部的事情。这件事情格外棘手。所以堂上几乎一片寂静,大家都心怀鬼胎也只能面面相觑。就连一向敢抢敢拼的睿王也沉默不语。皇上看着这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说话也觉得头疼万分。苏洛这段时间好好地恶补了一下官场的形势。宣王之母贤妃他的母家势力庞大,盘根错节,几乎朝廷上的各个部门的人都有他们的人。而睿王的生母兰妃她的出身显然比不过贤妃,因此单凭母家的势力那是根本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