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可是那些树好好的长了几百年了,就为了个电站,就要没命了,这不可惜吗”“那中山还好好的不知道几万年在那里呢,现在不也被我们打了个大洞了,还拿炸-药炸它呢”“山是山,树是树啊。”“不都一样吗人要用它了,它也没办法反抗呢,就只能让我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唉,可惜啊,最老的树说是都五六百年了呢,都不知道看着我们几代人了,就这么没了。”“一颗树活着也没什么用,锯了卖掉倒还有钱,村长虽然是偷着卖了树,但是为的是建电站,我也不说他坏也不说他好,电站要是建起来,总对大家有好处的。”“谁说树活着没用呢你看河岸边那些树牢牢的把树根扎在那里,多少年的大水都冲不垮堤岸,这不就是好处么”“那大树锯掉了,不还有竹林还有小树呢那些树慢慢长起来,不也会变成大树的”“那也不是原来的树啊。”“要原来的树做什么”阿辞妈妈被问住了,是啊,要原来的树做什么呢几百年的大树,锯子斧子一用,百年大树也就倒下了,想要镶回去再活过来那是绝无可能的,说不定早就变成了家具之类的,树一被栽倒,就算根还在还能抽芽,再长起来也没有百年树龄了,可惜呀。“好了,树都已经死了,不要多想了,早点睡吧。”“就是可惜啊,多少代人看着长起来的树呢。”“也没白长,到底是派上了用处,前人种树也是为的后人得好,只要用上了,不管用在哪里,真晚了,困吧。”“嗯。”这一晚闲话说到这里就结束了,夫妻两个渐渐的都睡着了,阿辞和阿飞早就睡的十分香甜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今天就是复工的日子了,阿辞爸爸早早的吃完早饭,就一个人往中山走,走到马路上的时候,才想起来怎么自己总觉得少了什么,原来是身边少了老三,还有大狗,前几天他们两个天天的在村口等着他一起走,现在一个没了一个在医院了,老三不去说他,大狗也不知道怎么样。阿辞爸爸走到中山洞口的时候,一路碰到的人就多了,等人差不多了,阿辞爸爸扫了一眼站着的人,确实有两个村里人没有来了,这倒是真的被吓破胆了吗老三被炸死的地方就在来去必经之路,老三出事那天晚上一夜大雨,那些血都被冲的干干净净,但是再干净,也消弭不了那里曾经出过的事,就算是男人们走过那里,心里也会有些不舒服,更别说胆子小的人了。天气因为下了场雨而凉爽了不少,中山洞里面稍微进去一点就十分的阴凉,再不像酷暑时期可以打赤膊干活,男人们都穿了长衣长裤,村长今天一大早就来了,还给每个人发了个帽子,是用葛藤编的,倒是编的十分细致,也不知道村长哪里买来的。一众大男人平常都不戴帽子或者只在日头猛烈照晒的时候带个草帽,现在村长要求每个人在干活时候都带上这个葛藤帽子,说是能保护下脑袋,有不愿意带的,还想扔到角落去的,村长沉着个脸在那边又发话了:“安全第一知道吗想想洞顶石头万一掉下来危险不这个帽子虽然不够好,好歹能挡一挡,都给我戴上”干活的人情愿不情愿的都戴上了,村长这才放心的走了,他还得去县里催催贷款的事情,等他走远了,有觉得带着帽子气闷的,就又扯下帽子扔在一边,洞里天天的人来人去,哪里又掉下来石头过了再说放炮时候人都是走出洞口的,等放完炮再进来干活,那时候该掉的早就掉下来了,哪个还会等人来了再掉,村长就是爱大惊小怪的。作者有话要说:已补,晚上继续更。、夜说农历七月,民间向来是很重视的,因为七月半中元节的传统,家家户户都要祭祀自家先人和祖宗,这样的传统,即使是在混乱年代,乡下人家也保持住了,只是在搞食堂那年,因为不允许自己家里烧火,就是哪家的烟囱冒烟了,看到的人都能去举报,那一年否晓得多少骂街,祖宗大人都不顾,自己的肚子都不顾,搞什么啊说是大队食堂,全村所有人在一起吃饭,却哪里能吃的饱呢饭总是不够,菜总是不够,肚子总是空溜溜的,这全村一起吃的食堂坚持不到一年,就因为实在没粮就散掉了,总算是各家又能吃各家的饭了,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对粮食总是特别珍惜,没饿过肚子的人不会知道那种滋味,天天饿着的人,哪里舍得浪费一粒米呢。说起来老三死的也实在不是时候,快七月半,临近鬼节了,民间有种说法,说是死在七月半的人,是要被鬼拉去当猪宰了吃肉的,这种说法虽然荒诞,但是信的人也不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这几天村里人忙着去镇子上买点好菜,这两天日子好,家家都要做七月半了,烧上个六碗或者八碗好菜,拿来请祖宗大人还是蛮好的。阿辞妈妈今天一早就去了镇子上,阿辞奶奶拿点钱叫她买点肉,今天阿辞奶奶家做七月半,阿辞全家和大伯全家都到奶奶家吃晚饭呢。阿辞妈妈很久不来收购站这里买肉,进去一看里面站着阿春,还大为奇怪,但是别人家的事情,阿辞妈妈也没兴趣知道,买了要的肉就走了,阿春见了以前的村人,因为和阿辞妈妈打交道不多,也没说过几句话,卖了肉给她也就算了,阿春最近其实有点认命了。阿春新嫁的这个男人,其实对她并不坏,就是人不好看,胖的猪头猪脑的,睡觉还爱打呼噜,还流口水,这就让阿春更讨厌了,要知道三才睡觉是安安静静的,睡相也不错,既不吵她又带着孩子让她晚间睡的舒服,可是三才就是太顺从了,什么都依着她,骂他也只是笑笑,要不是后来被撞破奸-情,她以为三才一辈子也就那样了,从来不发脾气的男人发火了也吓煞人,她死硬着心肠就这么出了三才家的门,两岁的女儿留给了他。家里嫂子不乐意她住,哥哥也是,嫌弃她不像样,爹尤其恨她削了他的脸,辜负了救命恩人的孙子,她这第二嫁,真的是娘家家里每个人都盼望的,就那一夜功夫,就把她扫地出门了。不过嫁的时候再怎么不高兴,日子依然要过下去,这杀猪人家的油水,必然是比一般人家多的,更何况虽然是给国家收购猪再杀猪卖肉,但是期间可以过手的油水又哪里会少了,看阿春新的老公就知道了,肥头大耳一脸福相,家里的饭食也确实是好,天天的饭桌上都不会少了肉吃,就是床上爱折腾她,阿春一不依顺他扭着她就掐,不下狠手,就是喜欢掐她,说是,以前小学的时候,阿春就是这么掐他的,现在都还给她,这死男人,呸就不像个男人又一个买猪肉的人进来,阿春赶紧收了脸上的咬牙切齿,因着这两天家家做七月半,生意好的不得了,男人又去拿猪肉去了,阿春这一段日子以来,已经能够独立卖肉了,杀猪刀也拿顺手了,不过眼前新进来买肉的男人,怎么样子生的这么俊呢以前怎么没见过这倒稀奇了,这镇子来来去去的,什么时候出了个这样英俊的男人了瞧他笑起来的样子,还有点像电影上哪个人呢。那边阿辞妈妈只买了一点肉就回了家,这肉大概够一碗的分量,别的也不想再花钱买了,阿辞奶奶家里拿一点绿豆自己发了点豆芽,豆腐和油豆腐豆腐干这些是必须有的,这个不需要用钱买,自己种出来的黄豆拿去换就是了,那就有了五碗菜了,再加一碗土豆块凑成六碗也能放桌上拿来请祖宗爹娘享用了,很多时候穷的没办法,那就只能凑合了,要说正宗的,那当然要有鱼啊肉啊八大碗菜,菜肴是越丰盛越好,可是没有怎么办呢那也只能尽最大努力凑出来,想来祭祀的是自家祖宗,即使菜少了,也是心意是一样的,那也不会来怪罪晚辈。这天的日历上,是个黄道吉日,潭村这边的规矩,做七月半要在七月十五之前做掉,大家又都想挑个好日子做,这样一般人家就都会凑在差不多的日子里做,昨天村里差不多一半人家在做七月半,随便走到哪个路口,都能闻到香蜡烛的味道,节俭如农家,不该省不省,该舍得就舍。阿飞吃午饭的时候听说妈妈去镇子上买肉了,又知道今天到奶奶家吃晚饭,他很是高兴的问妈妈:“肉啊”阿飞的意思是今天晚上去奶奶家吃肉吗阿辞妈妈心里发酸,脸上只有笑着的,“是啊,有肉呢,妈妈帮奶奶买来做七月半的呢,你等晚饭就可以吃了。”“七月半是什么啊妈妈”去年的阿飞更幼小,哪里知道什么七月半,今年的他就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问了。“就是请大人的节日呢。”潭村这边管长辈叫大人,祭祀祖宗长辈,就叫请大人,请字的意思是,请已经逝去的长辈们回家来享用祭祀的菜饭,每年的清明,夏至,七月半,冬至,这四个大节次都是要请大人的,另外如果家里父母爷娘太公太婆死去了,他们死的那天就是忌日,这一天家里也是要烧了饭菜祭祀的,这都是活着的人对于死去的亲人的一种纪念,中国人是很重情的民族,很多刻在骨子里的传统是很难遗忘的。阿飞似懂非懂的,张着嘴巴只顾想着那肉流口水,家里很久没有吃到肉了啊。他妈妈把他的头转过来,叫他把碗里的饭菜都吃完了,晚上有的是肉给他吃,阿飞就大口大口的扒饭,一碗饭很快就吃完了,吃完饭他蹭的一下跳下了凳子就跑了,他整天的忙着玩,也不知道累一样,中午要是叫他睡午觉他还不乐意呢,两双岁的孩子,顽皮的像个小野猪,整天蹦来蹦去的玩,天天的高兴着,阿辞爸爸妈妈每天那么累,回家来看着两个孩子就能高兴,再累再苦也能忍受。晚上的时候,阿辞妈妈今天早早的就从地里回了家,四点多的时候就开始帮阿辞奶奶准备夜饭菜,豆芽是自己家的绿豆发的,只要清水里洗一下就行,豆腐豆腐干也只需要清水冲一下就可以了,油豆腐是不需要洗的,土豆刮了皮洗干净了切块,猪肉仔细的清洗干净,看清楚猪肉的走向再切成小块,阿辞奶奶打算做个炖肉,今天还揉面准备做馒头果,祭祀的时候也要用果子的。阿辞奶奶家里很久没有这样的香气袅绕了,猪油的香味虽然腻了些,但是真的很香啊,尤其是没什么油水的饭菜吃习惯了,小孩子更是馋肉,豆芽下锅不过稍微翻炒就很快熟了,豆腐是切小方块煮的,不知道为什么拿来祭祀的豆腐是不能用煎的,豆腐干切片下油锅翻炒,加黄酒酱油盐,稍微加水煮一下就可以了,土豆块也是炒的,最后一碗才是炖肉,这个在大灶铁锅里慢慢炖,赶在在外干活的人快回来的时候就起锅,然后再是蒸馒头果,家里狭小的房子里,满满的都是饭菜香味,人间这样的热闹,为的却是敬重逝去的人们。阿辞爸爸这天稍微早点回来了,刚进村就能闻到各处各家的香味,实在是做七月半的人家太多了,有些人家早的已经祭祀完了,香和蜡烛都已经插在了门外墙角,香点起来了是不能吹灭的,就插到门外任香蜡烛慢慢燃烧完。等阿辞爸爸踏进家门的时候,在隔壁忙的阿辞妈妈赶紧叫他去帮把手,两个人一起把平时放在屋子中间的八仙桌抬着靠到墙边,桌子摆好之后,阿辞妈妈端了菜上来摆好,阿辞奶奶又拿了酒盏来,十二个酒盏一字排开,阿辞爸爸倒了少许黄酒进去,再整齐的放上筷子。那边另一个锅里的米饭盛了一小碗来,又拿了蒸好的馒头果来,桌上就摆了两行菜碗,各是四碗,其中六碗是菜,其他两碗一碗米饭一碗里面放了个馒头,这样酒菜都上齐全了,酒也倒上了,大伯家的四个孩子都来了,他们两夫妻却还没有来,明明就在巷子口的,阿辞奶奶皱了下眉,叫大孙女去叫她爹妈来。这边阿辞奶奶又拿了个玻璃瓶来,里面有些沙土,两根蜡烛插上,又点了香来到门口,阿辞奶奶拿着香站到门外轻声说道:“太公太婆,爷娘,爹娘,老公啊,家里的祖宗长辈们,今天家里在做七月半,你们都回家来吃啊。”阿辞奶奶说完这些话,就手拿着香来到桌前,把香了瓶子里,,又拿了个碎布拼成的坐垫过来,阿辞奶奶就跪了下去,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拜完又站起来拜了三拜,这才看了下左右,她大儿子还是没到,就叫她二儿子,也就是阿辞爸爸先去拜,阿辞爸爸也很是恭敬的三跪三拜,五叔一直在旁边和阿飞他们玩,他好不容易早点回来一次,侄儿侄女们就都围着他转,也是他好脾气,孩子们都喜欢他。“老五,你也去拜拜。”五叔就答应一声,放开了抓着的阿飞,也去拜了,剩下的孩子一个个的都去拜了,大伯大妈两个这才来了,阿辞奶奶板着个脸,硬邦邦的说道:“来我这里吃个饭,还要三请四催啊”“娘你说什么呢,我不过是家里来个人走不开,这不是来了”“快去拜了,再这样慢吞吞,你爹都要骂你了。”“我爹活着的时候就不骂我,现在更不会骂我。”大妈早就拜过了,又叫自己儿女都拜了,她自己就回家去了,这也是她的脾气,祭拜过的饭菜阿辞的大妈是不吃的,这边的人倒是都不嫌弃的,也没这个资本去嫌弃,有的吃就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