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绛裳妖妃之帝王绝宠> 分节阅读 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1 / 1)

,却也不为强人所难之事,由之后的黯然离开也可看出一二。今日白玉台之上,娘娘本可以推开拒绝,或是选择呼喊下人以便及时脱身,可事实上娘娘并未如此。若非娘娘的默许,灏闲王又如何会有此荒淫行径而臣所了解的三年前的泠贤妃定是不会容许如此侮辱。臣斗胆敢问娘娘,这变化是为何”他不待其回答,继而又问:“娘娘既不愿要帝王之宠,想来您所说的真心爱您之人并不是皇上。只是臣不知,若皇上虚情假意,又何必做到如此地步,竟为娘娘一人而使得后宫形容虚设若皇上并非虚情假意,那这真心之人又为何不是皇上”钟离墨言将终,抬首直视泠贤妃,一字一顿反问道:“敢问娘娘,又有谁能对你比皇上更真心”上官泠闻云剑之问,一怔。这些年与云帝相处的点点滴滴浮现眼前,莫非真的是她错了么可三年前自茶肆所听云帝于钟逊面前所说之话又怎会有假她至今都还记得当时他面上那无情之色。暗道这颜汐表面功夫还真是做得绝妙,就连跟侍在身边的钟离墨也以为他真是将她放在心上。上官泠言之云剑,神色落寞:“他的心意早就变了”她未将那日于茶肆所听之话讲眀,落下一语后便又合上了殿门。钟离墨呐钟离墨,若有一天你知道你所效忠之人如此虚情假意,你又会何样殿门虽已合上,钟离云的目光却依旧停留其上,思索着泠贤妃最后所言。心意变了这是何意身为皇上之亲信,四年多来随侍皇上,从未发现其有变心之意。难道这其中有什么误会钟离墨面色冷峻。皇上终日为苍生社稷操劳,从未因一己私欲而荒废,可却要为心爱女子而饱尝求不得苦。真心希望皇上能重得美人归,不再心无所依。此事存疑,须得他亲自调查一番。须臾,钟离墨重回岗位,守卫汋元宫。第二十一章 沁亭泠嫣话帝宠,避子汤药数饮下陌上香坊独家首发上官泠持锦纱扇虚摇,斜靠在贵妃榻上。她垂眸,轻问身旁皎月,声音中透着许些慵懒。“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水皎月不加思索,毕恭毕敬地答道:“回主子的话,快近未时了。”复又寻思了半晌,“主子昨日派人约了瑶美人今日未时在沁心亭一聚。”上官泠发出一个诱人的鼻音,“嗯”她有些不情愿地由皎月搀着从榻上坐起,将情丝理于脑后,“更衣。”水皎月应声答曰:“是。”她挑选了件浅紫色的繁复纱裙为上官泠饰上,襟两侧束有的金锦带松松地在胸前打了个简易的如意结,余下双带随意垂下,迎风而舞。将镶有珍珠的步摇插入上官泠的乌发,映衬得云丝越发亮泽。末了,为其施以粉黛,抹上浅红色的唇红,点以红砂于眉心。沁心亭内。上官嫣着绿纱碧罗裙,身披白锦。低垂鬓发斜插镶嵌碧玉单钗,花容月貌若出水芙蓉。她容貌精致,竟然丝毫不必独冠后宫的泠贤妃差。此时她正在亭内踱来踱去,心中的紧张与忐忑全写在脸上。她从未想过入宫,却是姐姐一言相劝她才迫不得已入得宫室。父亲也知道这深宫的险恶,极力阻止这件事,但是最后唉她还是入了宫。有着一个宠妃姐姐看似风光,却也有常人不晓之苦楚。她于云帝尚存好感,却碍着姐姐而一直将这份情藏于心间。上官泠见一袭碧裙的人儿于亭内踱步,不安之色尽现于花容之上,她不禁粲然一笑。这般痴傻的将心事全写在了脸上,身怕有人不知道她心里所想吗看来她这妹妹还尚需调教一番。阳光照耀在上官泠逶迤拖地的金边裙摆之上,平添几分高洁与神圣。她提莲步,向亭内走去。遂含笑望着瑶美人,等她给自己见礼。上官嫣踱着踱着,见姐姐已经在自己面前,便慌慌张张的跪下来,说:“美人上官氏扣见泠贤妃娘娘,泠贤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上官泠入亭内,抬臂扶起上官嫣,绽颜。“妹妹毋需多礼,皎月不是旁人,端得自在些且是。”她复又拉着上官嫣落坐于亭内石凳。“妹妹倒是越发水灵了。”上官泠眸光流转,笑言道,又取了头上七尾凤簪插于她髻上,徐徐开口,语气间难掩骄意:“妹妹既然入了这阂宫,自当由姐姐保全照料,不必对那些个儿六部之女低眉顺眼。”她命皎月端上莲子羹,其后皎月又安分站于侧首。上官泠语气亲昵,“这莲子羹里,姐姐特意命太医院的太医往里掺了几两川芎、归身、白芍以及炙甘草,有助保胎妹妹快食下,若凉了就苦口了。”上官嫣知道姐姐关心自己是好事,但是自己又没有侍过寝,为何要给自己喝保胎的东西“姐姐,妹妹不知自己为什么要保胎”上官泠知其疑问,心中冷哼。未侍寝自然是无需喝保胎药的。可这药羹哪里是保胎之用的,里头掺的,是避子之药。她笑得越发婉然,“妹妹不知,这女子保胎之事,需在行房之前便准备妥当,如此才能更快地怀上胎儿。”后洋装伤心道:“妹妹怎么还不食下莫不是嫌姐姐宫中之物贱廉”上官嫣见姐姐有些伤心,便赶忙说到:“不是,不是,妹妹那敢嫌弃,只是妹妹孤陋寡闻,姐姐不要嫌弃才是。”她说完便跪下,双手接过水皎月手中的碗,一饮而尽:“谢姐姐关心。”上官泠见瑶美人将羹药全数喝完方才唤皎月将其扶起。她覆着瑶美人的玉手,温婉言及:“妹妹无需担心侍寝一事,姐姐自会替妹妹安排。以后药汤姐姐也会常命人送来。”上官泠眼尖地瞧见似有人朝亭子里行来,立马话锋一转:“父亲可还安好自母亲逝去后,父亲颓废了许多,不知这些年可有振作”第二十二章 嫣妫得封充仪位,太妃黎氏入盟联黎太妃身着高襟的黑色宽袖外袍,缀以阴红绣纹,衣上的暗纹以暗墨萤亮之色丝线,一动一转,流纹如活的一般。头发用一串细碎的珍珠挽起,带着淡淡的光晕,散落的发如黑绸一般,和美丽融合的极致风情,却显得妖艳邪异,异魅非常,分明是风华正茂。皇儿回了京,心中了却了一件大事,近日心情大好。因着今日天朗气清,又远远瞧见御鳞池上波光粼粼,好生美丽,便携自己的贴身女官苏辛,漫步于御鳞池边。然,未几,正欲至池中湖心亭稍事歇息,却见泠贤妃与瑶美人二姐妹相会其中。本欲就此离去,不做打扰,又见瑶美人突地跪下,一口饮尽了碗里的东西,顿时明白了些什么,便改了主意,手帕轻掩口鼻,露出一抹深有意味的笑容。“呵,这泠贤妃还真是有意思,竟然连胞妹都下得去手,该说真不愧是咱皇上放在心尖尖儿上的人么,呵呵呵。走,辛儿,本宫要去会会这泠贤妃,咱们可还没感谢她将皇儿召回京呢。”说罢,便由苏辛搀扶着她向沁心亭行去。上官泠待来人走近,连忙欠身行礼。“黎太妃金安。”她此番向陛下进言召回纯王,正欲攀盟太妃黎氏,想不到竟在此遇上了,也好,倒省得再到慈巽宫拜访,惹得皇上心疑。上官嫣见姐姐对这人行礼,才得知这就是纯王的母亲黎太妃。也不知这黎太妃可好相处,不过有姐姐在她应该不会为难自己,便跪下行礼。黎太妃见泠贤妃及瑶美人要行礼,因着欠泠贤妃的情,却是不能受了全礼的,急忙上前一步,虚扶了泠贤妃一把,口中道:“快快起身,本宫还没谢谢贤妃你的恩情,又怎能受你的礼呢苏嬷嬷,还不快把瑶美人扶起来”站在上官泠一旁的水皎月见黎太妃上前,欲快其一步将主子扶起。上官泠使眼色示意皎月毋需担忧,她借着黎太妃的力起身。复抬眼笑望黎太妃:“臣媳所做的这些不过是希望黎太妃娘娘能开心,同纯王共享天伦之了。此乃臣媳之本分而已,何以端得起谢之一字”眼下瑶美人尚且在场,切不可将接盟一事,说得过于明显了,这丫头才刚入后庭,万一在众妃子面前说露了嘴便不好了。上官嫣见苏嬷嬷过来,连忙自己起身,接着又跪下,“谢黎太妃”。上官泠见瑶美人叩首,一惊。这死丫头在干什么随即计上心,巧笑:“太妃,您瞧这瑶美人,一会儿的功夫竟又行了个大礼,真真是个聪慧懂礼的姑娘,不如晋为充仪,也全了瑶美人对您的孝顺之心。太妃意下如何呢”黎太妃本是虚扶的动作最后却实打实地扶起了泠贤妃,心下顿时有些不高兴,另一边又听得“噗通”一声,侧脸望去,这瑶美人竟是又跪下了,苏辛在一旁扶也不是不扶也不是,好不尴尬。这上官家的两个嫡女怎的如此不识抬举泠贤妃仗着皇上的恩宠,本宫又欠了她的情,竟开始无法无天了,让本宫这个太妃实打实地去扶她才起来。而这个瑶美人更是一股小家子气,苏辛跟了本宫几十年,好歹也是和她不相上下的从四品风仪女官,她却如此不给面子,偏要跪在地上。这边又听得泠贤妃的一番话,心中冷笑,这理由也是荒唐,瑶美人自己硬是要跪居然还”聪慧懂礼“上官泠前不久才从皇后那儿得了凤印,这便见缝插针地要给妹妹晋升,真是个“好姐姐”,只是不知这“好”是福还是祸了。黎太妃面上却是和蔼可亲,笑颜如花,指着泠贤妃对苏辛夸赞道:“苏嬷嬷,你瞧瞧,这泠贤妃不仅人长得美,这心更是一等一的善良体贴,不仅让皇儿回京陪伴本宫,还想着让瑶美人孝敬我呢”她说罢,由苏辛搀扶着在亭中石凳上坐下,又端详起跪在地上的瑶美人:“这瑶美人我也是越看越喜欢,这样的天真灿烂在宫里可不多见呐。”黎太妃边说着便算计着,如今泠贤妃势头正盛,想必无论如何这瑶美人定是会晋升的,自己又欠着情,不如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让她如了愿,也算是自己回了一情。日后皇儿若是要商议大事,恐怕还得泠贤妃在一旁多方协助,若是这时候落了她的面子,怕是要就此结下梁子,于皇儿前途不利啊。思罢,即使对瑶美人自作主张地又跪下恼怒至极,却也仍不得不装出欣赏的姿态:“泠贤妃所言甚是,皇上也正需要向瑶美人这样的聪慧之人来解除烦忧。啊,不,该改口叫瑶充仪了吧,呵呵呵呵。”上官嫣起身,因着可以晋封了,所以心里非常高兴。上官泠笑意盈盈视小上官氏道:“瑶充仪,还不谢过黎太妃恩典只这回,可不许再跪着谢恩了,若再跪着,自打进这沁心亭,可就向太妃行了三次大礼了。”上官嫣心中甚是欢喜,连忙行福身小礼:“谢黎太妃,谢黎太妃。”第二十三章 御园小道遇蛮女,简冉议及御宝林陌上香坊独家首发晴空排天。冉裹儿闲暇之余在御花园里漫逛,见几个小太监抬着一屏风朝汋元宫方向行去。屏风上绘着的是一对凤凰,其目用上好的红玉嵌成,勾金边更显华贵。泠贤妃独宠依旧,哪怕新妃入宫,云帝亦视之无物。冉裹儿眯眼,都说“色衰爱驰,红颜一老恩遂断”,她就不信这泠贤妃能一直独占圣宠。帝王之心,怎可能为一人独守云帝宠爱上官泠不过是想要上官宰相的势力罢了。冉裹儿在心里安慰自己。“我看是谁呢原来是殿选上倾国倾城的冉宝林。”来人一袭绿衣,粉黛精妆,额上的花钿竟是牡丹样式。冉裹儿想着是何人如此大胆,用了中宫皇后才能用的牡丹,随即转念,除了上官家的女儿还有何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