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荣华锦绣> 分节阅读 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1 / 1)

每天只吟诗赏花。文锦绣认为她有些懦弱,又伤春悲秋的跟林黛玉似的,觉得她眼里估计世界上大部分都是俗人俗事,就懒得搭理她,见了也不过例行问好,偶尔客气的寒暄一两句罢了。这时听见文玉妆问她话,有些吃惊,但她并不讨厌这个妹妹,反而有些怜惜。陪着一行人干走又有些无趣,文玉妆主动和她说话,就接了话道:“有四弟五弟陪着他,哪还要我做什么。”文玉妆就掩袖而笑,文锦绣看她笑起来时眉间的娇柔和清淡的装扮,就和她寒暄:“你生的漂亮,何不穿些鲜亮点的颜色”“往年娘给我挑了不少鲜亮的衣料裁衣裳,我穿了,乳娘却说我压不住,显得人暗淡无光,我便不穿了。”文玉妆眉间露出两分郁郁,顿了一会儿,又道:“况且我也不喜欢那些个颜色”倒像是在解释什么。是怕大家以为她母亲对她不好吧作为三太太的亲生女,都这般小心翼翼。文锦绣不好评论什么,就笑道:“三婶婶赏你的大约是些玫红绯红、鲜绿湖蓝吧”文玉妆惊讶。文锦绣却想,三婶那样一个喜欢花团锦簇的人,天青、湖色这样的颜色从来不穿,给文玉妆挑的可想而知了。“你可以先穿些粉色、草绿这样的颜色,再配了月白、藕荷色,或者在衣裳上绣些海棠、牡丹既不显得单薄,又不显得俗气”给文玉妆说了一大通关于搭配衣裳的诀窍。文玉妆含笑听着。这些她大多都懂,身边的乳娘丫鬟也时常劝她,她很佩服这个二姐,说话直白却不伤人,反而让人开怀,行事作风干净利落,衣裳首饰新颖靓丽让人眼前一亮可是她不敢前头和文锦绪文锦继走着的王卫昌支了耳朵听身后的动静,有些心不在焉。文锦绪和文锦继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无奈。文锦继就对王卫昌道:“表哥累不累前边就是春熙亭,风景不错,咱们去歇歇脚如何”王卫昌不答,文锦继又叫了两声“表哥”,他才回过神来,赶忙应道:“好好”神色有些尴尬,又道“多谢表弟”就有丫鬟婆子先去春熙亭内扫尘,铺上锦垫,拿出食盒来等各位小姐少爷。一行人就在春熙亭坐下,喝茶吃点心,聊天嬉闹,映着十分快活。王卫昌的眼睛却时不时的瞟了文锦绣和文玉妆所在的地方。文锦绣一路上和文玉妆说话,有些累了。看了和文锦统闹在一块的文锦纾,就叫了他过来。文锦纾跑到文锦绣跟前,笑问:“姐,你要做什么”文锦绣就拉了他坐在自己身旁,倚靠在他肩膀上,眯了眼睛慵懒道:“我累了接你肩膀靠靠”文锦纾笑嘻嘻的准备说些什么,文锦绣已道:“雕了福禄寿的刘关张镇纸”文锦纾就闭了嘴巴,脸上满是得逞的喜悦。坐在文锦绣另一边的文玉妆就抿了嘴笑,神色羡慕。一直关注文锦绣姐妹二人的王卫昌神色讶异,不知道是惊讶文锦绣的做派还是惊讶刘关张镇纸。统哥儿失了玩伴,又听见小伙伴得了好东西,就跑到文锦继身前吵闹起来。文锦继满头大汗,又不知如何是好,还是文锦绪上前对统哥儿说了些什么,才让统哥儿安静下来,坐在石凳上吃点心,眼神却直直的看着得意的文锦纾。文锦继感激的看着文锦绪,王卫昌也面露佩服。还在立鹤堂的王文氏就说起了自己的来意:“昌哥儿大了,上次府试没有过,准备来京中换个好一点的先生。”又说起王家的嫡枝,“认识的人家多,好帮我们昌哥儿相看相看”文老太爷颔首,道:“是这个理。”又道:“那王家是勋贵人家,联姻的也是公侯世家,昌哥儿却是考的文秀才,王家怕是也没什么好人家介绍吧。”王文氏眼中却含着几分矜持,“王家还是读书人多,尚了公主的王七郎可是两榜进士,不过封了侯爷的那位从小喜欢舞刀弄棒罢了”李氏和周氏没有说话,三太太却露出几分羡慕。文老太爷有些不喜,却没有表露出来,反而道:“我给绣姐儿相看了王家五房的嫡幼子,还有刘家的一位公子,你找个时间去瞧瞧。”听了这话,王文氏讶然,随即有几分不满,却不敢违逆父亲,“爹什么时候恩寿侯和有交情了那可是皇长子的外家”语气颇有怪文老太爷偏心的味道。三太太听了恩寿侯三个字,看了神色平静的李氏,眼神像刀子一样迸射而出。周氏却笑道:“爹您是风威犹在,老当益壮您看我们继哥儿也到了说亲的年纪,要不您再当一回媒人可不能有了绣姐儿就忘了继哥儿我们统哥儿和婉姐儿还要靠着祖父娶亲呢”一席话说的文老太爷大笑起来,“你把我当那媒婆不成不过老四的孩子,我怎么会亏待了”这就是答应了,王文氏和三太太脸色顿时就青了起来。周氏就不屑的看了何氏一眼。明明是庶出,却只会拈酸吃醋发脾气,不会用脑子。无怪让人看不起。王文氏勉强打起了笑脸,求文老太爷:“爹,您看昌哥儿”文老太爷话都没听完,就打断了她,“王家是世族,昌哥儿又有秀才功名,更有祖父祖母做主,那轮得到我这个外祖父”王文氏讪讪的没有说话。李氏就问道:“今晚歇在这儿我好让人收拾了院落。”王文氏就道:“今晚住在这说来也好几年没回来了,就收拾了我从前住的汀兰馆就行了,不必麻烦。我已派了管事去将夫君在泰安坊的宅子收拾出来,箱笼都只开了日常用的。若是寻了先生,怕是要在京中常住”李氏听了就笑着让绿容去芳正院拿了对牌,带了丫鬟婆子去汀兰馆开了库房布置屋子。有丫鬟进来禀说文锦绣一行人回来了。一群人又浩浩荡荡的进了厅内。屋子里顿时拥挤起来。文老太爷就慈爱的问王卫昌:“玩的可好这帮皮猴子没有吵闹你吧”王卫昌连道“没有”然后面带笑意恭敬的答:“春熙亭景色很好,看了两只白鹤,表哥表姐十分热情”等等。老太爷就呵呵的笑,“那就好那就好”文锦绣捂着嘴打了个哈欠,对老太爷道;“祖父,我饿了”王卫昌母子是申初到的,梳洗一番,见了礼,又带王卫昌逛了园子,现在已经是酉初了。文老太爷呦了一声,叫了赵妈妈进来,“吩咐厨房用膳可别饿着我们绣姐儿”又问文锦绣,“想吃些什么”文锦绣不耐烦想这些,说了句“随意”,文老太爷却点了水晶肘子、松鼠鱼、锅包肉、糖醋里脊,“绣姐儿喜欢吃”文锦绣听了就笑嘻嘻道:“还是祖父疼我母亲不许我吃肉我都瘦了”捧了脸向老太爷告状。屋子里的人都笑起来,李氏面露无奈。王文氏看了暗自心惊,王卫昌却抿了嘴。一群人用了膳,饮了茶,再说一会子话,就各自散了回去歇下。第二日,王文氏带着王卫昌辞别文老太爷,搬到了泰安坊的六条胡同。又四处奔走为儿子找先生、说亲事。忙忙碌碌了小半个月。何氏却时常带了文玉妆去六条胡同串门。待到三月中旬,王文氏差了贴身妈妈来告诉李氏,与王家五夫人约好了三月二十六去白云寺上香。这是要去相看了李氏得了信,就遣了文家绸缎铺的婆子进宅子里来给文锦绣选料裁衣。三太太何氏却要跟着去,反倒是四太太周氏没什么兴趣,“我就不凑热闹了”。李氏看着文玉妆的年纪,想着何氏这几天对小姑子的殷勤,知道就算自己不允许,何氏恐怕会想方设法跟着去,就答应了。时光匆匆而过,很快就到了三月二十五。、相看李氏到怡情居看文锦绣的衣裳首饰准备的如何,文锦绣不耐烦,趴在黑漆雕麻姑献寿八步床上,指了一边五颜六色美人榻,“都在那呢”刘妈妈哪敢劳动李氏亲自去看,忙叫了丫鬟拿起来给李氏,道:“全是二小姐自个儿挑的”李氏看着月白色素面绫衣,杏黄色花鸟纹齐胸襦裙,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问:“准备戴什么首饰”刘妈妈就笑道:“戴那套珍珠珊瑚头面显得文静秀气”李氏亦点了点头,把屋里的丫鬟都打发了出去。李氏走到八步床边坐下,摇了摇文锦绣,道;“怎么了还在气娘罚你抄女戒”文锦绣把脸捂进被子里,不说话,李氏也就安静的陪着她。过了好一会文锦绣才闷闷道:“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去相看做衣裳打首饰折腾来折腾去的。还不是像件东西给人挑难道非得嫁人不可”李氏笑着对文锦绣道:“瞧你说的。女子哪有不嫁人的,那不成了老姑娘了。相看相看,自然是要看孩子的,你不去瞧瞧人家公子,怎么就说人家不好”又过了半响,声音从被子里传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您看好不就行了反正嫁谁不都一样”李氏好笑,“怎么就一样俊俏的和丑的、家底厚的和家底薄的、上进的和平庸的,你难道愿意嫁给又丑又穷还一无是处的人不成”文锦绣翻过身来,对李氏道:“丑我就给他纳妾,生了儿子养在我名下;家底厚的就把家产全都经营成我的陪嫁;家底薄的靠我陪嫁过日子还不得看我眼色;上进的让他带了小妾去外地做官;一无是处就更好了,还不任由我搓圆搓扁”“你上头还有公公婆婆呢”“这有什么,我给他收通房纳小妾,再生不出儿子来可不是我的错我管着家,她要是个好的,我孝顺就是了;不好的,我就借病搬到庄子上去住。拿着银子,簒着儿子,不管嫁到谁家,以后还不都是我的”文锦绣满不在乎。李氏叹了口气,“你就是太聪明了总有一天有个人收了你。”女儿对付人拿捏事有的是手段,却从没想过怎么好好和丈夫过日子。又怕说的狠了女儿脾气上来适得其反,点了点文锦绣鼻子道:“你明天可不许耍脾气”文锦绣哼哼。算是答应了。第二日。文锦绣依旧卯正起床,洗漱过,穿上昨天定好的衣裳,梳了双螺髻,戴了珊瑚珍珠头面。用过早膳,让青杏拿了一条玫红色遍地金披帛,就带着青杏青葡去了芳正院。李氏看着端正坐在宴息室太师椅上的文锦绣,情绪有些低落,心中有些复杂。文大老爷见了,就揽了妻子道:“好了女孩子要嫁人时哪有只欢喜的她要是欢喜,你我怕是要伤心了”李氏才好些。两人待文锦绣请过安,又用过早膳,送走了去书院读书的文锦绪文锦纾两兄弟。文大老爷对李氏道:“就当去散散心,好好玩玩,别想那么多了”带着文锦纯文锦绍两兄弟去了外院。李氏答应着,把家务事交给了小李氏。三太太就带着文玉妆来了,两人寒暄几句,一起出了芳正院。文玉妆和文锦绣说话的时候就多了几分亲近的味道。让李氏和何氏看了都很诧异。说起李氏和三太太,春聚院一事之后应该撕破脸才对,可何氏从崔姨奶奶那里知道了文老太爷分家把大头给了三房,长房没得到什么便宜之后,就把李氏那天的作为看做撒气。想着自己马上要得不少好处,看李氏就多了几分幸灾乐祸,颇有一种我大度不跟你计较的味道。李氏也知道这个妯娌为何如此,心想等三老爷回来,外室加钱财的事混在一起,何氏的日子怕是不好过,懒得理会她的趾高气扬。一群人去了内院的二门,已有几辆马车在二门外候着,李氏身边的妈妈在一边指挥着粗使婆子把要去白云寺用的东西装车。李氏在绿容的搀扶下率先上了第一辆华盖车。文锦绣身边的青杏正要搀了文锦绣上去,文锦绣却挽了一边的文玉妆,朝着马车里的李氏道:“娘,我要和妆姐儿一起,您和三婶婶坐一辆马车罢”文玉妆惊讶的看了她一眼,又笑了起来。何氏皱了皱眉,不想和李氏坐一辆马车。车里的李氏沉默了一会儿,答应了。何氏不情不愿的上了第一辆马车,吩咐文玉妆身边的大丫鬟惜红:“好好服侍三小姐”惜红应喏,搀了文玉妆,和文锦绣一起上了第二辆华盖车。五辆马车就往城外的白云寺驶去。行了一会儿,马车里的文锦绣就叫青杏拿了个迎枕来靠着,一路颠簸她实在受不了。一会又叫青杏开了食盒拿绿豆糕出来吃,十分得闹腾。文玉妆看着抿了嘴笑起来,说:“二姐姐原来怕出门啊”文锦绣吃了两块绿豆糕,又喝了小半碗蜂蜜水,才回她道:“只是不喜欢这样出门而已”文玉妆惊讶,不知道文锦绣还能怎么样出门。“我若生在武林世家,自小习武,一柄长剑一个包袱就能上马浪迹天涯哪像现在,不过去个城外白云寺,就得这么折腾”语气三分抱怨七分向往。“原来二姐姐相当江湖侠女,行侠仗义。”“哪里啊谁想行侠仗义不过想潇洒飘逸”两人说说笑笑,也不至于无聊起来。半个时辰后,文家的车马在白云寺外停了下来。由于离四月初八的浴佛节还有些日子,所以来白云寺上香的香客并不太多,也不至于拥挤。整个白云寺建在半山腰,树木葱茏,天空澄蓝,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