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分了,一人一个。有小丫鬟进来,怯怯的看了文锦绣一眼,小声的道:“姨娘,盈夏姐姐说要见您”又恍然想起不应该叫盈夏姐姐,忙拿手捂了嘴,怕怕的看着文锦绣。文锦绣抓了一把糖给小丫鬟,“你去跟她说,让她安生几天,不然我就把她交给王妃处置”小丫鬟接了糖,下去了。文锦绣自己坐在炕上思忖。这个盈夏,是觉得自己会放过她呢,还是她根本就是廖氏的人听那天服侍茶水的小丫鬟说,盈夏自己接过了小丫鬟手中的壶,亲自给王爷倒茶,又送到周承寅手里,只是周承寅没有接,盈夏的手就直接放在了周承寅手上。小丫鬟不敢再看,就退了出去。后来就是盈夏跪在地上,周承寅却直接拿了水泼在她脸上,连杯子都直接砸在盈夏跟前。至于中间发生了什么,就只有两个当事人才知道了。文锦绣叫了青杏进来,吩咐她:“把盈夏弄到厨房里去烧水劈柴,没有粗活,就找些粗活儿给她干,就说是我的处置”这可是离了梨香院的消息圈子,再加上周承寅越过文锦绣对一个丫鬟大发脾气,别的丫鬟就算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也不敢轻易理会盈夏。“姨娘是想逼她跳墙”青杏抿了嘴笑这问。文锦绣赞许的点点头,“她这个样子怎么处置都不好,说出去也是我管不住下人,不管她背后有没有人,她想要不做粗活儿,重新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只有把我卖了,找旧主子或者新主子了”青杏下去安排这件事。因为临近端午,含娟和宝燕领了小丫鬟做香包、打五毒络子,整个院子都忙活起来。文锦绣叫了青萍处置装荷包的匣子,“随意放在哪里”青萍点头,拿着匣子出了内室。文锦绣换了件新做的绯色绡纱褙子,梳了个挑心髻,簪了黄牡丹绢花,带了一对赤金嵌翡翠步摇。拿着之前向陈姨娘借的花样子,又带了些丫鬟新做的香包、络子,去了怡芳居。这是文锦绣第二次来怡芳居,陈氏一如既往的惊讶。比起其他姨娘的院子,怡芳居算是文锦绣来的最勤的了。就是王妃的德兴院,文锦绣都不过去了三次。“妹妹不用服侍王爷”陈姨娘问。文锦绣脸一下黑了。好像辩解的说:“王爷平日里都在外院,哪用得到我服侍啊”然后和陈氏坐在正屋里聊天。萱姐儿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走了进来,给陈氏和文锦绣行了礼,娴静的坐在一边的小杌子上喝茶吃点心。陈氏就问萱姐儿的贴身嬷嬷:“姐儿规矩学的可还好”那嬷嬷笑答:“大小姐聪慧,一点即通,已有大家之范”陈氏满意的点点头,赏了一众丫鬟婆子。文锦绣却发现坐在一边吃点心的萱姐儿时不时拿了眼睛瞟自己。待得她看过去,萱姐儿又马上收回了眼光,斯文的吃点心。文锦绣心中好笑,到底是六岁的孩子,怎么可能轻易没抹杀了天性。待得丫鬟婆子都下去,文锦绣笑着问萱姐儿:“姐儿瞧我什么难道我脸上有东西不成”陈氏看了萱姐儿一眼,萱姐儿有些害怕,支吾着不说。可孩子到底是陈氏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在德兴院说错了话本来就是无妄之灾,王妃拿她这个生了长女的姨娘做筏子,连累了女儿。如今在自己院子里,怎么忍心看女儿这般胆小畏缩。陈姨娘笑着对女儿道:“有什么话就说,这是你文姨娘,是见过的,你怕什么”文锦绣也觉得孩子无辜,应和道:“是啊”又拿了手上一只带流苏的金臂钏给萱姐儿,“这是见面礼,你要是拿了,可是我朋友了”萱姐儿有些不解得看了文锦绣一眼,又看了生母陈氏。陈氏见那臂钏分量不重,却是新金打的,金晃晃的不说,一圈的短流苏下缀了玛瑙、珊瑚、珍珠、碧玺等各色玉石,都不贵重,带了几分童趣。陈文静知道文锦绣有钱,这点怕是不看在眼里,既是她的一番心意,女儿也喜欢,点头让女儿收下。周萱见母亲点了头,立刻露出一个笑容,接了文锦绣手上的东西,行礼道谢,“谢文姨娘。”文锦绣趁机笑着问:“既然收了我的东西,那就告诉我为什么瞧我难道我长得十分漂亮不成这点我可自认比不上王妃”萱姐儿被她逗笑了,抿了嘴,有些不好意思道:“姨娘虽然没有母亲漂亮,穿的衣裳却比母亲好看”又指了文锦绣头上的牡丹道:“这是姚黄罢是女先生教我认得,姨娘头上的绢花做的跟真的一样”陈氏这才仔细打量了文锦绣一眼。绯色的绡纱褙子,镶了一指宽的青碧色刻丝芽边,衣裳做的十分宽大,若隐若现中,粉色素面袄裙裹的腰身越发纤细起来。头上的两只步摇坠下的翡翠珠子垂在眼角,映着眼边绯红的胭脂十分艳冶,而头上的牡丹绢花又不至于显得轻浮。五分的长相倒被她打扮的有九分的美貌来。这个文姨娘,可真会打扮难怪王爷进了她院子不出来陈氏对女儿道:“这绯色绡纱料子怕是你爹爹赏文姨娘的”萱姐儿闻言露出几分失望,文锦绣看了就道:“我让针线房的金师傅帮忙做的你要是有别的绡纱也可以找了金师傅做啊一定也很好看”周承寅怎么也不会亏待女儿,给了她一箱衣料,又不是没有给别的姨娘。陈氏没有说话,算是答应了。萱姐儿开心的笑起来,对陈氏道:“多谢娘亲”又转过来对文锦绣道:“谢文姨娘”小大人的样子,让大家都笑起来。文锦绣就打圆场:“女孩子爱美是天性,做几身衣裳有什么你爹爹还少了你吃穿不成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打扮,顺王府的大小姐,衣裳首饰怎么能少了”这话好像说的周萱是无盐女一般,萱姐儿身边的嬷嬷就有几分不愉。再是大小姐,也不是王妃肚子里出来的。要是王妃肚子里出来的,怕是早封了郡主,也只不比公主皇后了陈文静不说什么,笑着让女儿下去描红写字。一众丫鬟婆子行礼,鱼贯而出。屋子里只剩两个姨娘和几个丫鬟。陈姨娘拿了一匹鹅黄的绡纱出来,让丫鬟照周萱的尺寸裁了,拿了针线篓坐在炕上,邀了文锦绣一起做针线。她在给周萱做衣裳,文锦绣不好问她问什么不拿去针线房做,把花样子还给她,拿着针线棚子,犯了难。随便敷衍几针,文锦绣就问她:“向姨娘快生产了罢”陈氏把一只袖子交给了陲玉,自己在缝衣摆,嘴里还回着文锦绣的话:“大抵也就是六七月了她怀相好,也不受罪”“难道有道士说是儿子不成”文锦绣好奇。陈姨娘看了文锦绣一眼,奇怪道:“妹妹怎么会这么觉得府里不信道,只徐姨娘信佛。”文锦绣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带着道士富贵命的谶语出生的。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主角光环文锦绣皱眉想,那她大概是最倒霉的主角了。陈氏不清楚文锦绣在想什么,唤了文锦绣两声。文锦绣回过神来,含含糊糊对陈氏道:“我不是听府里人都说向姨娘怀的是儿子,还以为是哪位高人给算过呢”然后说起自己的事:“那臭道士说的不是废话吗”陈姨娘轻笑,一双柳叶眉十分得好看,“那是因为向姨娘肚子尖尖的,又喜吃酸,所以大家都说是儿子徐姨娘她”好像想起了什么,又顿住了。她不想说,文锦绣只好装作没有听见她的话,看着她的眉宇和额头,道:“你去贴些花黄吧虽然现在不兴这个,可是要是有人带头,又漂亮的话,马上就会时新起来的”她其实觉得陈氏眉心点了朱砂会更好看。陈氏见文锦绣没有问徐姨娘的事,松了一口气,听了文锦绣的话,有些不好意思,“这样好吗”文锦绣点点头。两人断断续续的说这话。陈氏问文锦绣给周萱做的褙子镶什么芽边。“杏色如何”文锦绣道,又突发奇想,“直直的镶上去有些呆板,不如拿缥色或者粉色绣了花上去”陈氏惊讶,想了想道:“那就这样试试”文锦绣直说好,陈氏让陲玉去拿些料子来。文锦绣看她绣了一会花,又羡慕又无聊,留了些香包和络子给陈氏,带着丫鬟回了梨香院。陲玉拿了镶芽边的料子来,却不见文锦绣,知道她是走了。笑着拿了料子放在文锦绣之前坐的炕桌边。无意中瞥见一边的针线棚子。陲玉看的分明,那是文锦绣之前拿在手里做针线的。拿了棚子仔细看了一眼,陲玉递给陈氏,迟疑道:“姨娘,文姨娘的针线”陈氏绣了会花,闻言放下手中的针线,揉了揉眼睛,道:“怎么了”陲玉拿了针线棚子给她,狐疑道:“文姨娘这个不像是会做针线的样子可奴婢看她给姨娘的见面礼送的鞋袜都做得十分精巧。”陈氏沉默一会儿,揉了揉眼睛,波澜不惊的说:“这有什么,听说她生在巨贾之家,还养不起几个绣娘”陲玉遂不再说话。、往事文锦绣回了梨香院,用过晚膳,叫了含娟来。“你知道徐姨娘的事吗”文锦绣问,想了想又道:“不光是徐姨娘,就是府里过去的事,最好从王妃嫁进来开始”以前文锦绣对王府往事不甚关心,认为当下不管西风压倒东风,还是东风压倒西风,她自巍然不动,往事就更不必了解了。可是这个府里比她想象的麻烦,小妾的关系错综复杂,以前一个三国鼎立就够闹腾了,现在这里有七八方,联合分据,玩的那叫一个顺溜。最最重要的是,府里人说八卦都只说一半,挠人心的不肯说,她又不好问,实在憋得慌。含娟大概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和用处,点头道:“奴婢只知道一些,不过姨娘放心,奴婢包打听”文锦绣赏了她一块碎银子,笑道:“多打听些,打次抹牌可别打白条”含娟抿嘴笑道:“姨娘可是散财童子,哪会在乎这点银子”文锦绣作势要打她,含娟嬉笑着行礼退下去。原来文锦绣和丫鬟打牌,玩的大,都是输了她给钱,赢了丫鬟就打白条。丫鬟一个月月例不过三四两银子,就算常有赏赐,都要补贴家里,哪有银子输给文锦绣。只能撕了条子贴脸上,或者给文锦绣做衣裳来还。不过文锦绣输,可是实打实的给银子,不然哪能输一百两那么多,一度让文锦绣怀疑三个丫鬟联合起来讹文锦绣,给自己攒嫁妆。青萍来报,说文锦绣在怡芳居的时候,盈夏不断的闹腾,还是青杏说把她交给王妃处置,才消停下来。文锦绣点点头,道:“憋得越久,越有力量,我就看她是不是只有这幅皮相了”显然把她当一副好戏看。第二天,含娟带了消息过来给文锦绣。说起徐姨娘:“是原来刘皇后指给王爷贴身服侍的,山东一个小吏的女儿,比王妃在王爷身边的时间还长”“怀了三次孩子,都没有保住。头胎是王妃刚生了嫡子,王妃身子不好,就停了她和马姨娘的药,徐姨娘没几个月就怀上了,七个月的时候早产生了一个男孩,两个月就夭逝了。王爷知道没足月,难养住,可还是伤心了好一会。”“对待世子就越发小心了。”“徐姨娘第二年怀了第二胎,四个月的时候小产了,又是个男婴,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年才养回来,身子到底是亏了好在王爷到时常去雨蕉园看她。”“然后王妃做主纳了陈姨娘,生了大小姐,马姨娘也怀了孕,又出了方姨娘的事,王妃觉得没脸,做主给王爷纳了江姨娘,江姨娘是京都普通商贾的女儿,家里在西直门外开了两间铺子,江姨娘继母不知怎么搭上了王妃身边的嬷嬷,就把江姨娘送了进来。只是王爷对江姨娘不甚喜欢,不过为了子嗣,每月按例过去几晚罢了。“反倒是徐姨娘的恩宠依旧,倒在新进府的两个姨娘前面怀了孩子。”“马姨娘生了个儿子,十分康健,方姨娘却迟迟没有怀孕,王妃就想抱了马姨娘的孩子给方姨娘养,方姨娘却不大愿意。”“徐姨娘又生了个儿子,可是身子骨不好,孩子也瘦弱。王妃想要养在自己名下,王爷却怜惜徐姨娘连失两子,让徐姨娘养着。”“方姨娘看马姨娘和徐姨娘都生了儿子,急了,这才求了王妃想抱了马姨娘的孩子养。那时候王妃待方姨娘十分亲热,征求了王爷同意,把马姨娘的儿子抱给了方姨娘养。”“徐姨娘的孩子养到一岁多,倒有几分像世子,虽然有不足之症,却十分聪慧。不想染了风寒高烧死了”那么府里的眼光全在马姨娘生的儿子上面了王妃难产,没了生育的可能,世子又病弱,谁知道会不会像徐姨娘的孩子一样。周承寅怕是也知道廖氏的顾虑,才把马姨娘的儿子抱给了方氏养。文锦绣问她:“马姨娘的儿子是几岁抱给方姨娘养的”含娟答:“八个月大。”八个月大的孩子,就这样抱给了别人,难怪马姨娘那样恨方姨娘。可是这是王爷的王妃的决定,她又不能反驳。而现在周承寅只有周载澄一个儿子,可想而知马姨娘的儿子怎么了。不过是死了文锦绣面色不大好看。示意含娟继续说。含娟担忧的看了她一眼,斟酌道:“王爷知道马姨娘伤心,就多去马姨娘院子里多些。马姨娘怀了第二胎,心里倒也好受些。”文锦绣冷笑,只要嫡子一死,她的儿子十有八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