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糙汉子还有俺爹叫做苏三郎”说完一股脑跳下长椅,跑到门边的时候,又想到什么。顿住了脚步,扭头冲着呆滞的苏家父子说道:“爹,哥,明儿个咱得早起。俺可是已经将李大头那群瓜娃子给骗过来了。”瞅了一眼饭桌,很不负责地将收拾桌子的责任丢给了苏家父子:“爹,还有哥,这饭桌就归你俩收拾了,俺去看娘去。”苏二妞知道阮氏这个时候已经用过饭了。在她们家,自打阮氏小产了,他们家一直都是先紧着阮氏的饭的。所以,苏家父子坐上饭桌前,阮氏一定是吃过饭了的。到了东厢房,苏二妞讲着笑话逗弄阮氏。看阮氏笑得那么开心温和,苏二妞就知道,阮氏什么都不知道。她爹和她个什么话都没告诉她娘。这样很好。苏二妞会心一笑。很多人把关心挂在嘴边,但是行动却与“关心”二字不搭。一边儿说着“我关心你啊”,一边儿却把一堆烦心事儿不分场合不分情况,一股脑抱怨给其他人听,也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但是老爹和老哥并没有这么做。及时现在他们家遇到了很棘手的问题,这对爷俩都挺直了腰杆,将事情放在肚子里。苏二妞又与阮氏说了一些她和李大头那群小屁孩儿玩耍的孩子事儿。听得阮氏连连娇笑,伸出手指来,点着她的鼻尖,半是宠溺,半是吩咐地说道:“俺家妞妞最听话,与李大头他们玩儿的时候,凡是要礼让别人,不要和别的小孩子打架吵骂。要是谁欺负了你,你就回来告诉娘,不要和别人争执。”s:二更送上求票票,有票票的童鞋,一定要投淇淇一票哦等你到来。、第八十六章 拖延翌日清晨,李大头大早领着七八个小伙伴来到苏二妞的家里。给李大头开门的是苏二妞。“来了吃早饭没啊”李大头七八人来的时候,苏二妞正在吃早饭,听了敲门声,苏二妞搁下饭碗,去给李大头他们开门的,开了门,人进来了,苏二妞随手关门,顺势问了一句“吃没吃饭”。问完,也不管人家怎么回答,就把人先撂在一旁,自顾自爬到长椅上,把她没吃完的饭碗重新捧在手里。李大头也真是的,他还真的是不和苏二妞客气,人家问他吃没吃,任谁看,这都是句客套话。你可别小看这些市井小民的瓜娃子,这些瓜娃子在生活琐碎,家长里短上头,该懂的从小个就懂了。别的不说,苏二妞就不信李大头不明白她这句问话,只是一句客套话。但是李大头就是大喇喇地,带头往饭桌上爬,一面回答:“没吃呢。”苏二妞拿着筷子的手就顿了下,扭头略带审视的目光定在李大头的脸上。看了一会儿才说:“没吃就一块儿吃吧。”李大头看起来并不像是会贪吃一碗白粥的穷人家孩子。据她所知,李家在这个胡同里,虽然比不上富家翁,可是家里也是不愁吃穿的,何况李家在城南还经营着一家面摊子。温饱肯定足够的。苏二妞让李大头一起吃早饭。这货反而不吃了:“和你开玩笑。俺们都吃过了。你快吃,吃完俺们等着你的酥糖咧。”苏二妞一时不明白这李大头咋想的。其实人家李大头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只是这个打算,任凭苏二妞怎么苦思冥想,那也是想不到的。在以后,苏二妞知道李大头这一系列的小动作,全部都是为了考验她,而考验她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给他自己找个合适的媳妇儿苏二妞就特么无语了。但这是后话。目前来看,李大头被苏二妞有意无意地引着到了后院儿玩儿。一袋子酥糖没什么了不起。苏二妞央求了苏三郎买。苏三郎狠了狠心。也就破费了一回。反正这钱也是闺女儿的缘故才得来的。很多时候,苏三郎并不苛待自家的儿女,而且,秉持儿子女儿同等待遇。在以后的日子里,苏三郎几乎贯彻这个原则。可是,很多时候都可以看到,面上苏三郎是对女儿和儿子一视同仁,其实还是偏爱苏二妞更多一些。都说女儿是老爹的前世情人,这话换在哪里,都一样。“看到了吧。俺说有就有。”苏二妞扬着手中油纸包着的一包酥糖。她将油纸打开一角,让李大头他们都看得见油纸里头的酥糖。酥糖甜香,只把七八个瓜娃子引得口水横流。连李大头都不例外。这时候,李大头可想不到会不会在“未来媳妇儿”面前出丑。他狠狠吞咽了一口口水。想起之前打的赌,他赢了这个苏二妞,才有酥糖吃。可是现在是苏二妞赢了他想一想,万分后悔。“想吃吧”苏二妞扬着油纸包,晃了晃。嘿嘿一笑:“想吃也不是不行啊。”“你说真的”几个孩子纷纷仰头,见着苏二妞,两眼放光。“当然是真的。可是,”苏二妞有几分不情愿。李大头两眼放光,他想着酥糖的甜味,想着酥糖的香气,吃在嘴里的那股独特的味道,就忍不住又馋了,狠狠咽了一口口水。着急地问道:“可是什么呀,你倒是说呀。”“呐可别说俺欺负你们哦。俺们来玩儿跳房子的游戏,要是你们赢了,这包酥糖都给你们吃。可是要是你们输了,就没有哦。”苏二妞说完,还很宝贝地把酥糖往自己怀中放。“行就这个说定了。谁反悔谁是小狗,要学狗儿叫唤的。”李大头带头,他就怕苏二妞反悔,赶紧用上了激将法。苏二妞听了好笑,哟呵,瓜娃子还真谨慎,连激将法都用上了。她明明什么都知道,却只是笑着应道:“好呀。那俺来画房子。”跳房子的游戏很简单,在地上画个房子,几个格子。两只脚跟着格子的不同,有不同的跳法。很简单,和后世的玩儿法差不多。苏二妞昨日在灰堆坝旁找到这群瓜娃子的时候,他们就在玩儿这个游戏。是以,苏二妞才会说玩儿跳房子的游戏。因为这游戏恰好是她童年里玩儿过的一种。几个小家伙,加上苏二妞就在这后院里玩起跳房子的游戏。几轮下来,七八瓜娃子都急了。他们一群人,连个女娃子都玩儿不过。李大头这个家伙抓耳挠腮,一副急切模样。是这群瓜娃子里最最急切的。此刻吃不吃的着酥糖,已经不重要了。对于李大头来说,他不能输给“媳妇儿”爹说了,是男人,就要征服自家的婆娘苏二妞就是他认定的婆娘,所以,他一定不能输给苏二妞,他要占上风苏二妞已经欠下灵泉空间很多的信用点了,不然的话,她倒是可以用窥视内心的异能看一看李大头的内心想法,保准儿她吓一跳可是她不能所以,她此刻一点儿都没察觉到,不知不觉之中,她已经犯了“重婚罪”别忘了,她可已经是个“妇道人家”了那个连名字都没告诉他的男人的玉佩,可是正挂在她的胸口呢。苏二妞看看天色,算计着,张掌柜和贾师爷那对甥舅也该来了。正想着,院子外响起一阵骚动。“别出声,俺家好像来人了。俺去看看。”苏二妞吩咐完话,一溜烟跑了去,偷偷躲在墙角根处偷看。果然看到了眼熟的人影。来的人居然不止张掌柜和贾师爷苏老爷子居然拄着拐杖跟在后头当下,苏二妞的脸就冷了。前头有苏三郎和苏小溪招呼。二人也是按照苏二妞昨日设计好的剧情走动。尽管苏二妞都给交代好了。可是这夫子二人的言行表情,也还是显得生涩僵硬。苏二妞想了想,苏三郎是老实惯了,估摸没想到苏老爷子也会跟来,所以一时慌了手脚。苏小溪是真的害怕当娈童。所以才会脸色发白。想了想。苏二妞又折回了后院。“咋了”李大头见苏二妞神色不对劲。抓着苏二妞就问。苏二妞支支吾吾起来。“没”可她越是这样支支吾吾遮掩着,李大头越是觉得奇怪,硬是要追根究底:“不对肯定有事儿。来的是谁啊你怕成这样俺去看看。”说着就要往外走。“诶你别走啊。”苏二妞白着脸,死命拦住李大头,神色很慌张地解释,“真的没事儿真的”这下,就更加惹人狐疑了“你说不说不说俺们大不了都不吃酥糖了,俺们一块儿出去”李大头心里,苏二妞虽然长得不咋地,但她乌溜溜的眼珠。眨巴眨巴看着他的时候,就特对他胃口。早就在心里把苏二妞当婆娘了。这自家婆娘有事儿怎么能够瞒着自己呢越想越气愤。李大头撸了袖子,就要出去。“别俺告诉你。”苏二妞拉着李大头,还有其他人偷偷躲在后窗下头,“喏,里头那两个人,一个是饭馆儿的张掌柜,你认识不”“嗯。俺见过他。”“他旁边的是他舅舅,就是咱们小柳镇上县太爷身边的贾师爷。”苏二妞朝着端坐在屋子里,穿着道袍的灰发老者指了指:“这个这个人好像是来提亲的。”“啥提亲就他牙都掉光了,还想娶你”李大头跳了起来,倒把苏二妞给吓到了,忙拉住他:“嘘你轻点要是俺们这群娃子被发现了,可得倒大霉了”说着,还不忘提醒众人,“你可别把大家伙儿给害惨了。”经得她这么一说。后头七八娃子都低着声音说道:“对呀,对呀,大头哥,你轻点儿。别叫人发现了啊。”“嗯嗯,咱们小声点儿,快听里头说啥呢俺刚才好像听到啥不得了的话了。”几个瓜娃子自是凑近了,竖起耳朵,争取一字不落,全都听进耳朵里。苏二妞没到屋子里去,她这时候要是跑了,谁知道这群瓜娃子会不会忽然受了惊吓,做出啥事情来所以,苏二妞一早就和苏三郎和苏小溪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该说什么话,该怎么做套,让贾师爷钻,她都和苏三郎和苏小溪商讨过了。果然屋内“贾师爷且慢。”等到贾师爷满意地要将苏小溪接上轿子的时候,苏三郎如期站了起来,唤住贾师爷。“还有何事”贾师爷笑呵呵地问。“贾师爷,是这样的,孩子他娘实在想再留这孩子两日,可否请贾师爷则个原谅”苏三郎恭恭敬敬的态度,叫人挑不出刺二来,说完这话,立即解释:“实在不是有心戏弄师爷您的,而是孩子他娘前个刚刚小产。”说到此,似有犹豫,苏三郎直直看了拄着拐杖的苏老爷子一眼,这才又难为情地向贾师爷讨饶:“师爷您也知道的,这女人小产就和月子里一样,情绪不稳。孩子他娘从昨天个夜里就哭哭啼啼,俺实在是劝说不住。还请贾师爷宽限二日,俺先前所言,句句属实,俺夫妻二人绝不敢糊弄贾师爷。师爷您明察秋毫,只需要派个人到这附近邻居一打听,便知晓俺所言不虚。”一番解释下来,贾师爷一通怒火渐渐平息。曾听苏老爷子说起他这个三房儿子,似乎是榆木疙瘩,可是今天看来,就这番话说的条条是到,有条不紊。贾师爷决计不相信这样的人是个榆木疙瘩。可这到底是苏老爷子家的事情。这老头愿意卖孙子,得前程。他愿意小小帮个小忙,在县太爷面前替老头子家的大孙子美言两句,反而轻轻松松得了个水嫩滑溜溜的身下玩物。两厢得好,互相情愿。谁也不欠谁,各自得了自个儿想要的东西罢了。斟酌再三,反正有苏老爷子镇着,还怕再生事端吗若真是因为这家婆娘小产里情绪不稳,哭哭啼啼,这事儿也就是拖上两天罢了。他还真不信煮熟的鸭子能飞了。可要是他家只是想拖延时间,那不是还有句话叫做,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吗“好,我也是想把事儿做满。就再允你家二日吧。”贾师爷大方允诺了两日,殊不知,有句话叫做:迟则生变。、第八十七章 笑话不出一日,往日吹不起浪花的小柳镇上变得十分热闹。一则笑话在这大街小巷传开。这则笑话传开的时候,并没有人当上一回事。人们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传出的这笑话。好像突然之间,这笑话从无到有,一时达到风靡。不管是街头巷尾,走街串巷背着竹篓,挑着担子的小商贩,还是各家饭馆儿里,三教九流的人群聚集在一起,甭管是谈生意的,还是遛鸟的,亦或者是上个菜市买菜的,逢人第一句话就是:“嘿,你知道咱小柳镇的那个假道士真的成假道士了吗”人们总是用“假道士”称呼那位,各自不言明,每到对方问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