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范进的平凡生活> 分节阅读 38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85(1 / 1)

奔波,用心打点的动力所在。同乡即使知道,也不能多说什么。整个上元分为七区,每区的总粮长实际控制都超过两个乡。顾寿山另一个管片,长乐乡的田土情况,也即将清查完成。顾寿山当然不愿意只有自己倒霉,干脆把其他六个总粮长都咬了出来。连带管粮官与粮长之间互相勾结,一方面向朝廷少交免交,一方面尽最大力量在乡下压榨钱财的事,都一一招认清楚。这份口供就放在范进手上,其抄件则摆在几个粮官面前。这些管粮官都是衙门里的经制吏。其中户房就占了三个,一个经承两个管年,全都牵扯在里面。这些人的名字在吏部,即使是县令,在没有确凿证据前提下,也没办法把他们怎么样。由于都是世袭职务,他们对于地方比外来的县令更熟悉,往往是这些人架空了县令的权力,让县令按他们的意愿行事。如果两下合作不好,这些吏员也有的是办法折腾主官。比如礼房主管祭祀,他如果严格要求的话,每个月都有若干场祭祀需要县令出席,然后祭祀前三天就要斋戒,只要他想,你这个县官这个月就别怎么打算吃到肉,更别打算和女人同房。在俸禄方面,除去正俸,折色能拿到什么,也是看吏员的手段。跟县令关系好,自然就有银两或是丝绸可拿,如果两下关系搞得僵化,收到缆绳、船帆作为工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是以地方官与吏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是个复杂的课题,两下互相争权,又互为表里。县官当然可以指名严参某个吏,且一参必中。但是以上官参弹吏员,也会成为仕林笑柄。再说吏员被开革,换他儿子或是兄弟来当,也没有太多意义。吏员们集体怠工,县令的工作就难开展。这也是为什么县令越来越倚重师爷的原因,这个群体正好是吏员的克星,可以为县令遮风挡雨完成工作。县令另一条制服吏员的路,就是拿到足以收拾吏员的证据。性命所关,那些吏员也就强横不起来。眼下范进手上拿的,就是这么一张王牌。平素笑脸待人的范进,眼下面如寒霜,让房间里的空气温度都下降了许多。“江宁不是边关,不用防范着有北虏打过来砍人。这些年也不大闹倭寇,不用担心战事。腹里地区太平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钱粮本官生在广东,也去过北方。这些地方哪里都不如我们江宁富庶,在这里做老百姓是福气,做官也是福气,应该安于本位,勤恳任事,上报天子下安黎民,这样才对得起老天爷把我们派到这里做官的厚爱。可是有的人,却太不懂得惜福了”“我知道,做吏员很辛苦。可是比起外面那些农人,你们终究是要幸福多了。起码不需要自己去耕地,不需要弄得浑身是泥你们嫌收入少,本官来想办法。让你们全家有饭吃,保证比衙役吃的更好,他们一个月吃四次肉,你们一个月吃十次肉,这难道还不够好每一个吏员都能送一个子弟到县学读书,这难道还不够本官不是海笔架,不要求你们个个穿补丁衣服,顿顿青菜豆腐。大家想要活的好一些,本官支持,有些事不该我看见,我也懂得闭眼。但是你们现在做的事,让我闭不上眼若是这次我再把眼睛闭上,就不用睁开了”几个吏员头上的汗出个不停,户房的苏管年道:“堂尊,卑职知道错了。是卑职一时糊涂,贪图常例但是这常例非因卑职而设,而是故老相传。再者若是不给他们一些面子,允许他们减免课税,这乡下也是交不出足额钱粮的。望大老爷慈悲为怀,也体谅下役的难处。”“不用跟我打马虎眼。常例的事本官知道,我说过我不是海笔架,也没打算破坏这里的老规矩。该有的常例可以有,但前提是不能过分。做这差事很辛苦,百姓不容易,你们也不容易。在朝廷的税粮和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之间找出一个彼此平衡的点,是一件非常废力气的事。你们做了废力气的事,赚一些犒赏,我可以容忍。但是为了这些钱,就肆无忌惮,那便是自寻死路。再说,你们拿了钱之后又做了些什么,难道当本官不知道么吕化然”他喊了户房另一名管年的名字,后者打了个激灵,连忙上前施礼。范进冷哼道:“道德乡孤老蔡四,年五十有三,二子早丧,孑然一身。他只有五亩薄田勉强糊口,可是在帐簿上,他的名下却足足有一百三十亩田。这些田的赋役都压在他身上,让这老人几次差点走投无路自尽。这个时候你们的宽免在哪你们的慈悲又在哪”吕化然被问得脸一红一白,只好跪倒在地道:“下役差事办的不好,没能访查清楚,被几个刁民骗了”“这骗子是在村里那小酒店的粉头床上骗的你你们别以为自己在锦衣卫有关系,本官查的事情就可以遮掩住。你们的关系只能通风报信,却不能阻碍调查。本官想要查的事,已经查得一清二楚。尔等所作所为,皆在本官掌握之中,还想顽抗难道非要见了棺材才肯掉泪么”户房经承秦卷忽然上前一步,撩袍跪倒在地道:“大老爷不必说了。您想必已经知道了一切,下役再说什么也是徒劳。不错,我们没什么可说的。在场每个人,包括下役在内,都喜欢钱,喜欢女人。江宁这地方一个吏员,每年怎么也要进个几百两银子才像话。做户房的,若是拿不回五百两,媳妇是要骂娘的。以往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可是这回大老爷要认真,下役们就只好自认倒霉,任凭大老爷发落。”“说的好,够光棍”范进点点头,朝其他六人道:“你们先出去,秦经承你留下。你是户房经承,知道的事情最多,本官有话要问。”其他几人退出去,范进将秦卷叫起来,让到座位上,冷着脸道:“你似乎比他们聪明一些。本官就是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如果你的表现可以让我满意,或许你就不用死本官不是吓唬你,按大明律,你拿的钱够剥皮几十次。你虽然胖了些,但也没那么多皮可剥。前任知县赖仰山就是因为你们拖欠税粮从中克扣,导致他完不了课,最后走了绝路。本官为同僚报仇,办了你们也是天经地义。”秦卷道:“太爷若是想办下役,就不会把我们叫到村子里,而是回到县里在公堂上办。让我们到道德乡来,就是给下役一条生路。这一点,下役早就想明白了。下役在城里几家当铺、绸缎庄,总共存了三千多两银子,家里存银还有二百两。这是全部的家当。下役虽然能赚钱,但是也能花钱,老婆生了五个儿子给我,都是要花钱的。几个儿媳妇样子虽然过的去,但不能和马湘兰以及她手下那些姑娘相比,相比太爷是看不上的。我又生不出女儿,这条路也走不通。想来想去,太爷要的,多半就是我们的那本传家宝吧”范进看看他,“你比我想象得还要聪明些。那接下来请你告诉我,你这个聪明人打算怎么做是守着那本帐等死,还是把它交出来”“太爷,您应该知道,交了帐,下役就什么都不是。未来下役的子孙再想吃这碗饭,就吃不舒服了。”“你不交这本帐,也什么都不是。无非就是个时间成本问题,我这么一个乡一个乡的查过去,你们手里的帐还有用么”“不可能的。那样太费时间精力,而大老爷到江宁是来镀金的,不会待这么久。怎么可能因为检地查丁,就浪费那么久的时间。再说,张江陵回乡葬父,再回京办差,不会等那么久才来江宁。在张江陵来之前想搞清楚十八乡的田产、丁口,您只能靠我们手上的那些帐簿。”范进冷哼一声,“你这个聪明人有些让我讨厌了。你猜猜看,如果我们谈不成,我会怎么做”“大老爷会把下役让到旁边的屋子好吃好喝的款待,对其他人说我没事了。因为我交了帐簿,所以得到了赦免。外面那些笨蛋分不清您是真话还是诈他们,最后就会把自己手上的帐交上去。这样有了六本,我手上那本有没有,也无关大局。”“很棒。你还忽略了一点,你手上帐簿是否真实也是问题。本官清查的田亩人口,是亲自检地。至于人口,也是亲自去查验,比你们那帐要准的多。”秦卷摇头道:“不可能。我们一个人只管自己一个区,为了让这些泥腿子低头,我们得搞清楚他们到底有多少地,多少人。如果自己都搞不清数字,他们又怎么会听我们摆布所以我们的田地数字未必准,但是丁口数是最准的。至于田地数,我们也有自己的渠道一点点查,固然与丈量的不同,但大体差距不会太大,以我们手上的帐簿,足以让江陵相公满意。”范进道:“那你是交,还是不交”“交不但我交,我还会让那些笨蛋也交,所求的只有一件事。”“说”“万年坊有家福记糕饼店,那老板娘是我的相好。她给我生了个儿子,这孩子可怜,注定继承不到我的家业。下役可以死,我的家也活该被抄,只求大老爷高抬贵手,关照一下那母子两个,当初那女人不肯从我,是被我强占的。我欠她们母子二人,到了现在该给她们一个交代。”范进冷笑道:“你就不怕本官言而无信”“对付下役这种小人,太爷又何必言而无信下役还没这个资格。”“算你聪明。这样吧,你交出七成家产,就算是这些年你中饱私囊的惩处,本官会将其中的两成交给那对母子,再送那孩子进县学读书。你其他几个儿子,去做点小生意,我让人关照他们。至于你”秦卷行个礼道:“太爷对下役恩重如山,下役不会再有非分之求。只求在死前,能吃一顿天福楼的粉蒸肉。那里的厨师是扬州来的,味道最地道。”“我保证你每天都有狮子头吃,也有东阳酒喝。”秦卷复又朝范进行个礼,“如此便多谢范大老爷厚恩了。其他几个笨蛋的脑子没有我灵光,但是向来听我的话。我来劝他们交出底帐,只求大老爷开恩,留下他们几颗脑袋。眼下是太平盛世,砍几颗人头意思一下就完了。若是一次杀了七个粮官,只怕于新法也不是个吉兆。”正文卷 第四百二十八章 女记室六房经制吏能够钳制上官,自然都有自己的本事在。若是什么本领都不掌握,也只能当个受气吏员,于主官既无用处,也无威胁。于户房而言,最要紧的就是一县的钱粮征收,尤其是上县,钱粮更是重中之重。能在县衙门里站住脚立足的,手上大多都一本底帐。县衙门使用的白册、鱼鳞册,因为久不更新,有近于无,实际起不到什么作用。能较为真实反映一县人口、田地的,则是这些吏员手上的帐本。在这种帐本上,不但记录着其所管区域内的土地以及大概人口,还会对士绅人家进行记录。每个乡绅大概占了多少便宜,诡寄了多少土地,养了多少家仆,乃至其有什么关系,能从其身上大概搜罗出多少便宜都会进行记载。这种帐本父传子子传孙,概不外传,只作为家族立身的凭仗使用。想要他们把这个交出来,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秦卷不愧是几人中的头马,一番唇舌之下,其他几人果然被说服,愿意交出帐簿和大半家产赎命。一如秦卷所说,眼下是太平盛世,为了这件事大开杀戒并不是好事。再者说来,六房书办都有自己的收入来源,为这个大杀特杀,难免令其他各房生出畏惧之心。如果六房书吏一起与自己为难,这官就不好当。拉一派打一派,维持平衡,保证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范进所选的方略,是以斩首一个秦卷,外加道德乡这边的管粮吏员吕化然,其他几个吏员就不必杀。只要交出世袭差事,再赔出一笔钱,也就可以算了。顾寿山罚没家产包赔所欠粮税,其他六区总粮长也少不了要受牵连。暂时还不曾动到他们头上,或者说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自首,如果过了时间还不肯上门请罪,那范进自然就不客气。眼下该要的差不多都到了手,剩下来的时间,就可以放下心来巡视各乡社学,顺带检查私学关闭情况。文教与赋税一样,都是县令的本质工作,既然踏进了官场,就得遵循官场的规则行事。一如当初侯守用提携自己,如果自己也能从乡下发掘出人才收为弟子,未来便是臂膀。道德乡的学子他看了一圈,根基都还算不错,毕竟东南的文化基础在,不是广东能比的。范志文、志良两兄弟的学问,在道德乡社学里都只能算吊车尾。要知道这两人的年岁可是比社学的童子大出十来岁,由此可见根基上的差距。但是能让他眼前一亮的学子也没出现,在他看来,这一批学生顶头出几个举人,没什么投资必要。最近道德乡的气氛也有些诡异,最主要的诱因是顾寿山的粮长被革,家也败了。其他人看到了机会,姓顾的以及几个外姓乡绅,都开始惦记着总粮长的位置。由于江宁已经实行了十几年一条鞭法,大家对一条鞭法的认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