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回到县城后将此事告知左良玉,果然,引起他的雷霆大怒。“好个贺人龙”左良玉素来是做起事来不管不顾的主,吩咐医士将儿子好生照料之后,就连原定的围剿张献忠与罗汝才计划都不顾,尽起十几万左部大军兴师问罪。那天左部溃败的时候,没有人觉得快意,反倒是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要说这贺人龙还真是不识好歹,左军想要,分润分润再商量一番也不是不可能,为什么非要大打出手。这可倒好,不仅你贺人龙和左良玉不死不休,把我们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也牵扯进来。在左良玉这等人物的威压下,贺人龙其实就不算什么了。平贼将军左良玉在河南、湖广一带凶名赫赫,甚至不下于李闯、献贼等人,所率左部兵马过一地,抢一地,时人称:“贼来不过家破,左兵来却要人亡。”这所谓的“左兵”便是指左良玉部下兵马,其实大明士卒待遇低下,每逢开战等朝廷的粮饷根本不切实际,总是要开抢填补一些。不过大部分的兵马在本乡本土除了横行霸道之外,还真没怎么抢过,毕竟是父老乡亲,大多数人都认识,抢到自家亲戚头上可就不好了。就好比贺人龙率领的延绥镇兵马,在延绥一带的时候军纪还算端正,无非是霸道了些,可一旦到了其他地方立刻就变成虎狼。不过左良玉麾下的左军兵马成分却并不简单,远点的来自辽东、北直隶,近的也有四川、两广和山西,兵员还真是来自五湖四海。所以左军一向是打一枪换个地方,走到哪都是客军,根本没有什么需要顾虑的地方,每过一地,大城一贫如洗,小镇遍地尸骨。左良玉挂平贼将军印,这等荣勋在五省官军中十分少见,可除了官家客客气气的如此称呼以外,老百姓却根本不这么叫。“平贼将军”打头那字一去,可就是正儿八经的贼将军,足见百姓对官军根深蒂固的印象。不过说来也是好笑,无论地方上士绅如何诉苦咒怨,文官武将们如何弹劾咒骂,左良玉却在这总兵大帅的位置上越坐越稳。在北直隶大官们的眼中,不论左良玉在地方上如何作乱,只要还带着左军追剿流寇,那就是少见的忠勇之辈。更何况,在崇祯的心底还真有些顾忌,要是处理不好将左良玉给逼反了,那湖广、四川、河南五省的天可就塌了。那些本来跟随贺人龙的几镇军将早就知道这些,当下是冷汗直冒,谁都惹得,唯独那平贼左良玉惹不得,都是连夜撤回河南。等到左良玉率部赶到的时候,只是见到不剩一万的延绥残兵立营,而此时左部足足来了十多万人。虽说左良玉骄横跋扈,但是总归不像贺人龙那般不识时务,没有点脑子怎么会有如今这样的风光,再说在他心中明朝依然是正朔,跟着朝廷干,有兵有爵,风光无限,与朝廷为敌那不是自讨苦吃吗。就当给杨嗣昌个面子,延绥军也是要跟着围剿的兵马,被左部全灭了说不过去,所以当日他也只是“和和气气”的拿走所有的军需离开。贺人龙没法子,只能是眼睁睁看着左良玉一车车将东西运走。王争停留在开封,当然不是为了享受河南首富之地的繁华,而是在安排各种事宜,为了将一颗钉子牢牢安插在这里。首先,杞县李氏收到一封信。现山东军议司左军议李岩,也是王争麾下首席文士,原名李信,天启年间举人,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削职为民。其实在明末官场中,这算不了什么,加上李精白在家乡的名声并不坏,李家仍是杞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李氏原以收取佃农租金为生,李岩掌管李家的时候,为了周济穷人将家产都用光了,加上最后写了那些讽刺朝廷苛政的诗词,被下狱问罪。好在王争带人及时赶到,将李岩营搭救出来,但人能走家却不能离开,李岩一走,李氏从此后一蹶不振,哨骑赶到杞县的时候,那里已经是残破凋敝,门可罗雀。来人自称是山东总兵王争的麾下,是要和李家做一笔买卖。如今在山东实行的聚耕农庄政策在开封也可以实行,不过不是在书面上,却要在暗中进行。说是由于有左军议李岩这层关系,山东军愿意出资帮助李氏购买土地,但是一半都要填王争的名字。而且还答应李氏,说是所有的农庄土地,李氏都可以按着山东军规定下来的数目征收租金,到手的银子李氏拿大头。这就相当于,若是李氏有能力,整个开封府都是他们的市场。没过多久,从湖广溃逃回来的刘国能正无头苍蝇一般的不知道该去哪,却也接到了来自山东总兵的信。经过了几次的信件来往,几月后一个事情总算敲定。按照官面上的文章,就是说刘国能对左良玉部彻底失望,但依然对朝廷感激涕零,想留在河南剿灭闯贼。刘国能去年就抚于熊文灿的时候,本来是被直接安排到平贼总兵左良玉的麾下,但两人素有隔阂,从来都是分路行事老死不相往来。想要让他换个上官,这种事情也简单的很。河南巡抚李仙风的巡抚衙门就在开封城,和王争同在一屋檐下倒没什么,重要的是城中还有两万的山东士卒,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等上个疏的小事情能听还是听,更何况,王争花钱出力的帮开封处理祸乱,衙门的人都以为他傻了,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阻止。山东巡抚颜继祖就不用说了,自打王争接任山东总兵以来,起初他还会过问过问,但各种事井井有条,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眼下安心的在家待着做个太平巡抚,还能看着自己的政绩一年年上去,有什么不好。两省巡抚联名上奏,加上王争到处送礼疏通门路,这等一地守备换个上官的小事情,在兵部就全权处置发了回来,根本没惊动皇帝。“开封府守备刘国能,有忠义之心,升授游击将军衔,从山东总兵王争征剿流寇。”第三百三十三章:闯塌天刘国能官军招安,当年还是闯塌天的时候,刘国能部下十几营足有数万人马,但真正被收编的能有一万就不错,其余的都是被左良玉、贺人龙这些人借各种名义夺走。想想也是如此,但凡流寇被招安,无论你从前在农民军中是什么身份地位,也别想能安安稳稳的当官兵,而且刘国能还打听到一件令人心灰意冷的消息。除了自己,其余几个没有反意的义军头领都死了。这不是死于官军之手,因为刘国能和张献忠、罗汝才不同,他们为了帮助朝廷和从前义结金兰的弟兄反目,从此与各路的流寇都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不过你若是能保持原有的实力,起码自保还是能做到的,可问题就出在这里,像刘国能这种被招安的头领都打算跟着朝廷干,但却都是被安排个不要紧的官职打发。为了配合朝廷的命令,手下原本的老营也是拆的拆散的散,从没有什么怨言,可五省官军还是打心眼里瞧不起他们这些往日的流寇,加上罗汝才、张献忠等人复起,对他们的提防也就更深。到如今,各人手上的兵权没剩下多少,被昔日兄弟寻仇的时候才会连抵抗能力都没有,听说都是力战身亡。刘家虽然是归德府的大户,但却一直没人有什么官身,规模再大也就是地方豪强的性质,所以才会一直被官家欺压。所以在刘国能受到山东军的消息,说是山东总兵愿意收编自己部卒的时候,心底其实叹了口气。他只希望对方能和左良玉不同,或者说比左良玉好一些,给自己留下点心腹保命,他总觉着李自成不会轻饶了自己。“刘游击,进去吧,大帅要和你单独谈谈。”这天一早,刚刚受到消息的刘国能来到位于开封府城内的军营中,听到门前兵士的话,他深深吸口气,大步走了进去。进去的时候,刘国能一眼就见到背着手站在最北侧的那人,帐中除了他自己就只有这个人,自然是那位山东总兵无疑了。尽管没看见正脸,但刘国能却依旧从背影中看得明白,知道眼前这位大帅是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怕也就在二十六七岁上下,当时就有些吃惊。从前还是闯塌天的时候,荣阳大会他也名列十三家之一,各方的大王头目都是见过,无一不是年近四十,虎背熊腰的壮汉,这样的年轻人是如何驾驭整个山东军的。在外面那些毕恭毕敬的军士个个都是精神抖擞,看样子比自己的老营都要精锐。来之前,刘国能自然要做做功课,既然今后要在山东军下辖混,就要把内部的分制搞清楚,不过知道这些的他却有些吃惊。千总这个职衔在其它地方早就烂大街,但是在山东军内却不然,能坐到这个位置,基本都是在正兵中自领一营的角色,已然是不简单了。守备的职衔,要么是在正兵中总领一府的大将,要么是战兵中的副营官,前者为一府中地位极高之人,后者则是精锐中的骨干,随时可能补正,要是成为山东十二战兵营营官之一,更是风光无限。山东军中的四名方面大将,是除了总兵以外地位最为显赫的,但这四个人除了副总兵黄阳以外,其余三个在朝廷上也就是个参将的衔头,只比自己高出一级。知道全部的刘国能,其实是带着受宠若惊的心思来的,心道这位山东总兵为何要给自己个如此高的职位。他连忙的朝最前方那年轻人跪了下去,一边报上自己的名号和籍贯,一边为自己前一段时间跟着贺人龙来开封城外做出的事情道歉。不过若是一般的人,在这种时候一般都是要将责任推卸到贺人龙等人的身上,但刘国能却并没有提这些,只是不断的说自己鬼迷心窍,罪该万死。“卑职只求大帅法外开恩,能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些话王争听过不少,一般人被招安也就是说这些,不过刘国能话中的态度却也能听出些真诚。招安的形式刘国能见过一次,若是按官府常见的套路,这个时候那山东总兵无非就是要说些皇帝圣明的话。不过刘国能低着头跪在地上,却听王争说道:“刘家原本是归德府地方望族,因为受了商丘知县与陆家等豪强的污蔑,这才被扣上叛贼的帽子,本帅都已经调查好了。”听对方讲到这里,刘国能眼中先是不解,而后再是浓浓的惊喜,这时又见王争朝他微微一笑,温和的道:“如今河南等地战乱纷纷,辽东战事吃紧,所以本帅已经提你为山东军驻开封府正兵统领,你所部兵马尽数充为山东军正兵。”说到这里,王争向前走了几步将他扶起来,道:“至于商丘知县和陆家,本帅已经知会了李巡抚与归德知府,相信不久后便会有相应处置。”反应过来后的刘国能眼中已经带有泪花,拼命的“通通”磕头,带着哭腔说道:“大帅大恩,某刘国能此生不敢忘”王争方才话已经说得够清楚,刘国能不是傻子,山东军在开封府的除了王争亲率的十二营战兵以外,根本没什么正兵。任命自己为开封正兵统领,也就是将兵事将全权交给自己的意思,刘家在山东军的扶植下也将在归德府重新破土,渐渐的成为一方豪强。“刘统领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山东军在战时没有跪礼,今后你还要和其余的兄弟多多学习军礼。”王争与他微笑说了几句,背手转过身去,淡淡说道:“如今辽东战事吃紧,料想本帅不会在河南久留,到时这开封府一应诸事可全交刘统领了,还有,杞县李氏那边,你需要多跑跑。”杞县李氏的事情刘国能已经听说过,居然是山东军议司左军议李岩的亲族,据前段时间传出的消息来看,开封府地方豪绅的事情也就是李氏做主,自然需要多多协商。山东军是督臣杨嗣昌檄令援剿的客军,只要还有人在这河南地界上就依然能打着援剿的名头,不过这名头也不能做太多事。好比聚耕农庄,很多事都需要借助豪绅的名义暗中进行,麻烦的很。接下来的几月,由于杞县李氏和刘国能的互相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