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扫明> 分节阅读 22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27(1 / 1)

些将官,祖上十八代都没有当官的。各人虽说地位提升,平日也有了气度,可心中却时刻铭记着一件事,这一切都是跟着忠烈伯才有的。董有银一提到自己那婆娘小红,便是兴奋的哈哈大笑,三句话离不开上个月自家出生的那大胖小子,当日忠烈伯和夫人都在百忙中抽空前来祝贺。没成想他一介粗人,居然也住上豪宅,过上了往常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走着,黄阳忽然促狭的笑了几声,看着他问道:“对了有银,你家那大胖小子,怎么就起了董成虎这么个怪名呢”听到这话,包括李岩和管清天在内,几个人都是注目过去,原本周围都是搞笑轻松的气愤,可董有银却格外的严肃,低着头说道:“俺是个粗人,跟着大帅才有今天,这个名字也是为了俺们老董家能后继有人,继续为大帅,为忠烈伯卖命”“行,这话在理,等今后咱娶了媳妇,孩子就叫邓城豹,怎么样”邓黑子说完,高亮敲了他一下,大笑着说道:“黑子你又在信口雌黄了,要是娶了媳妇,怕会被她吓得屁滚尿流吧”邓黑子黝黑的脸上有些透红,摆手说道:“瞎扯,以为咱邓黑子是他董有银呢跟你们说,到时候老子还真的要好生教一教这泼妇什么叫三从四德,给咱端茶递水生儿子”众人一路走,一路哈哈大笑,山东军的一些将吏此刻也是随处可见,路上不断有人笑着朝他们打招呼。忽然间,黄阳面上一肃,低头整理一下衣装盔甲,说道:“别闹了,帅府到了。”听到这话,几个人这才赶紧手忙脚乱的跟着整理下衣甲,在众人瞩目的目光中走到最前列站好。帅府正门大开,前面站着八名披甲持刀,目光锐利的亲兵,看着下面这些山东军的文武将吏们,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不断有人陆陆续续的来到帅府门外,可无论是多么大条的人,到了这里立刻都变得噤若寒蝉,整齐的分成文武两列站好,安静得令人窒息。帅府内外铺着宽阔的青石板路,铜铁大门上缀嵌着上千颗铜钉,左右各自蹲着高大石狮,无不显示这里的威严。没过多久,一名亲兵统领模样的人挎着钢刀走出帅府,冷冷的眸子扫视了一眼门外的文官武将们,这才是大声的喝道:“忠烈伯到”闻言,周围的人几乎都是下意识的浑身一颤,不约而同的行了个军礼,紧跟着低下头等待那人出来。王争披着紫色大耄,神采飞扬的从府内走了出来,后面跟着方才那个亲兵统领和几个亲兵。董有银本想大吼一声,可一看四下静悄悄的,大伙都像个乖学生一样,当下也是恍然大悟,闭上嘴不准备再吭声。可这个时候,黄阳和李岩一左一右,却忽然不约而同的抱拳弯身大喊出声,众人紧跟着便是一齐行礼:“参见忠烈伯”董有银愣了半晌才是反应过来,赶紧出声附合,王争面容温和,看起来应该心情不错,摆摆手:“在场的都是自家兄弟,就不必客气了,随本帅前去吧。”走了几步,王争忽然回头笑着说道:“黑子、亮子还有阳子,你们看,有银都有儿子了,你们也该着着急,是时候寻个婆娘成家了。”众人哄然大笑,皆说大帅言语风趣,黄阳三人更是闹了个大红脸,都说还不想成家,这个时候王争又是含笑说已经替他们寻了门亲事,要亲自给他们做媒。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三个人只能是一阵苦笑,算是默许下去。历城内元帅府通往军校的道路已经被封锁,可不少人还是会在里面屋内楼内打开门窗观看。街上到处都是巡卫的山东军战兵,这还不止,若是此刻你身在城外,更会看到几支数百规模的正兵人马在驻守在城外,摩拳擦掌,以备不时之需。很快,一行人来到了军校所在地。历城军校,作为王争一系列教育计划最终深造的地点,将来必然是精英荟萃,文武英杰辈出的地方,所以修建也就是破费心思。首先,选址占地甚至不比元帅府小,外面有一块十分广阔的青石广场,上头矗立着王争挺枪跃马的石像。据说为了建造这个石像,军议司的吏员们可是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到处花大价钱寻找有能力的老石匠,让他们带着那些年轻一些的年轻石匠,耗时五个月才一点点的修起来。在修建的过程中,军议司还在不断的踢出那些想要混银子却没有手艺的工匠,不断吸纳更多手艺精熟的工匠前来。等到竣工的日子,留下的那些人都得到了事先许诺的丰厚酬劳。当然了,这个时候就有专门的吏员动用他们那三寸不烂之舌,为这些老实巴交的匠户讲解留在山东军的各种待遇和好处。有些担忧道路艰远,害怕出意外的,山东军更是许诺,可以派正兵战士前往各地,把他们的家人免费护送过来。如此全面的保证,这样丰厚的待遇,天底下根本找不出第二家,也就是忠烈伯才会如此看重他们,才能有此等手笔。所以无一例外,这些人最后全部加入了山东军。为此,王争还特意让军议司选出一个地方作为石匠房,让一位姓年近六十的曾姓老石匠负责,这第一批和今后再来的石匠们今后都将安置在那里。第四百一十七章:军校和书香堂宽阔的广场上,约有一千余人正等在这里,七嘴八舌的议论声显得破为喧闹。同印象中不一样的是,这里面素衣青衫,头戴网巾的学子只是占了少数,大部分人看上去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户和贫穷子弟。王争本意是直接用军校培养文武全才,可后来忽然觉得自己想的太过简单了,思虑了很久,还是决定在历城军校外再临时增建一个书香堂,专门为山东军培养文人。说起来,按从前王争的想法来看,能顺利来到历城参加军校开学考试的,起码都要从地方上的堂和书院顺利毕业,若是依旧按原本朝廷规定的东西考试,怕最后通过的也还是那些文人士子,这可根本达不到设立军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王争急需的是能审时度势的统兵将才,当然能出几个黄阳一样的文武全才更好。对于那种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王争其实并不需要,文人在山东军内除了参谋以外,大部分还是起个辅助的效果,不可或缺,但叶并不是十分重要。所以那种最初构想的教育方法就迫切需要改变,可仅仅把军校和书香堂分开还不够,除此之外,军校前面的私塾、学堂和书院的方针也要变,除了教那些大老粗读书识字以外,也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断灌输符合他们的思想和天下形势。有专人为他们讲解忠烈伯的传奇故事,当然了,灌输的思想都是有利于王争的,让他们脑中出现一个直观的印象,自己是在为谁效力,出去后到底要替谁卖命广场上这一千多人,无论将来从文从武,眼下都已经张大了下巴,震惊的根本说不出话来。其中既有人为军校的大气而赞叹,又有人面色激动,为自己今后的前程而隐隐兴奋,甚至有那极为少数的,已经开始期待接下来在军校的深造生活。不过说来也是,前这等磅礴威武的历城军校,的确是他们此生见到和听说过的,唯一一个专门培养各级将官的地方,从前只有从文,武夫只是一味的苦练武艺便是,哪里会有这么多说道。外面的这些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寒门子弟,有了这样难得的出人头地的机会,以往是根本连想都不敢想的。所以很多人都在心底暗自发誓,一定要在这历城军校学成一身本领,出去后加入山东军,跟随忠烈伯建立功勋光耀门楣,出人头地,让爹娘和兄弟姐妹不再任人欺凌。“忠烈伯到”这个时候,一道猛喝毫无征兆的从他们身后传来,与此同时,布置在军校外的一干山东军战兵整半跪下去,齐声吼道:“参见大帅”这些学生有的不知所措,有的惶然后退几步,当然了,在极少数那部分机灵者的带领下,很快就是反应过来,继而乱哄哄的行礼喊道。“见过忠烈伯”王争摆了摆手,含笑登上军校外的高台,其余一应山东军文武将吏紧随其后,分左右列在两侧,仔细观察这些从各地汇聚到历城的学生们。面前这些人,可都是各地的佼佼者,多少都有些能力,是可以栽培的苗子,日后说不定就能出现一个名将名臣。说到底,就算他们不能顺利从军校中毕业,只要不是太过无能,直接出去,起码也能做个外系或嫡系的基层将官,这已经非常不错了。似乎是对眼前哄乱的情景早有预料,王争并没露出什么意外或是生气的神情,微笑着摆摆手,抬声说道:“从今日起,你们便是山东军历城军校的第一期学员,本帅知道,大家都是各地优选而来,不少人心中都有些傲气,也有许多人心怀忐忑。”说到这里,王争在台子上来回踱步,话音逐渐变得严厉:“可这里是历城,满腹傲气的,还有那些颤抖不安的,都要尽快熟悉下来,否则很难通过考较,最后能顺利毕业的,只有少数精英中的精英。”“山东军不要废物,也不要那些倨傲自大,目中无人的货色,既然本帅能把你们提起来,一样能在覆手之间把你们打回原形”王争的话虽然轻飘飘的,可是却铿锵有力的传到每个人耳中,尤其是最后那句,已经透露出丝丝森寒之意。场中虽然有一千人多人,可却寂静的连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王争说完话就是负手静静的站在高台之上,眸子扫视到哪里,站在那的学员就算没有歪想,心底一样会出现十分心虚的感觉。这些人多是暗自咽咽口水,不自觉的把头低下去,根本不敢与其对视。感受到王争的目光过来,一些颇为激进的学员甚至是争先恐后的把身子站直了些,对这位传闻中的忠烈伯满怀敬畏之情,就连那些原本颇为恃才傲物的也根本不敢造次。谁都知道,忠烈伯王争可是一个传奇人物,天底下的文武官员,能从饭都吃不饱的地步走到如今位置的,也就是山东的王大帅而已。好像过了一年,又好像过去了一刻,王争总算是微微一笑,说道:“好了,大家不必如此拘礼,军校的首任校长就由本帅担任,去按照自身情况报名吧。”这话说完,全场的人几乎都在同时松了口气,紧跟着眼前那些铁甲钢枪的战兵便是让开一条直通军校内部的道路。这道路被深青色的石板覆盖,看在这些学员眼中其实就是改变人生,完成理想的唯一路线。朝廷不可靠,至于跟着流贼和鞑虏,那更不是好男儿甘心的结果,此刻他们能做的,唯有竭尽全力登上山东军这艘巨轮而已。学员们分成两批,一些青衫素衣,头戴各式网巾的文人士子迈步往书香堂而去,都是款款向前,并没有发出什么噪音。相比之下,其余那大部分人则是显得颇为粗鲁,顺着深青色的石板长路,一边大声说笑,一边迈过高高的门槛来到历城军校内。一进正门便是演武场,一期的学员们陆陆续续走进军校,打眼一瞧就见到这里伫立着一块牌子。几个身穿土黄色农衣,面容黝黄,看样子像是农户的学员挤上前几步,指着牌子十分熟练的念道:“历城军校分为四类大科目及数种小科目,四类大科目分别为:骑兵、火器兵,步兵,辎重后勤兵”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由忠烈伯、左都督、山东总兵王争担任首任校长,军议司左军议李岩为书香堂主审官,仍由王争担任名誉主讲”“火器科,分为炮兵、火铳、土制雷炮等;骑兵科,分为轻骑哨探、标兵、重骑手等;辎重后勤科,分为辎重粮械运输、战场医士、鼓号掌旗手等”一边读,周围的学员心中便愈发吃惊,这简直太全了,他们从没有想过参军当兵混口饭吃,居然也有这么多说道。不过想想也是,山东军毕竟不是一般的地方兵马,战兵那更是威名显赫,从建军开始直到现在,内中的各项规定也在逐年删改,愈发的完善。历城军校的模式,是在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