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名门妾室> 分节阅读 12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29(1 / 1)

,南北差异却很明显。玉栋一行人弃船上岸,坐上马车后,再看沿路景致,已经不同了。两边不再有触手可及的青山绿水,平原越来越多。坐着马车在官道上又行了近一个时辰,远远看到有人在官道边招手,走近看,原来是正月里来过颜家的那位唐府管事。那管事跑上来,“远远看着像颜大爷,就招手了,幸好小的没认错。我家老太爷在家等急了,怕您几位路上有事,让小的来路上迎一迎呢。”昨日颜家就安排人先到青州唐府报信,说今天会到。唐赫章接到报信后,一早就在家等着了。眼看着过了中午人还没到,他不放心了,派了管事出城来看。这管事也是性急的,出了城等了半日,看人还还没到,就想着往前迎一迎。这往前迎再往前迎,他带着两个小厮,一迎居然就迎出来几十里路。那管事向玉栋行礼后,又到马车前向玉梁和玉秀玉淑行礼,玉秀让双喜给了赏钱。那管事正月去过颜家,知道颜家大娘子给起赏钱一向大方,叩谢后就跟在马车边走,顺便给玉秀三个说说青州的风俗人情。玉秀隔着马车,听那管事说青州哪里的景致好,街上卖些什么东西等等。玉梁插嘴问道,“唐管事,先生现在在家忙不”唐赫章当初说过年后还打算回王府田庄住的,后来却一直没提了。唐管事叹了口气,“老太爷上个月生了场病,精神有些不济。”“先生怎么会生病了”“这这小的可不知道了。不过二爷不是外人,小的就实话说了。老太爷身子一向挺强健的,就是大老爷哎,老太爷很生气,就病了一场,这些日子身子才好了。”唐管事可能也憋久了,本来不想说,又忍不住提了两句。唐赫章年前回来时提过大儿子在蜀中任知县的事,管事又说是因为大老爷才病的,玉秀没再多问,父子之间的事,总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唐管事既然敢在他们面前露口风,唐赫章必然是没对他们封口。若有什么事,或许到了唐府就知道了。玉栋听说唐赫章病了一场,心里挂念,一群人催马快走。很快,就看到一座巍峨大城伫立前方。城池高耸,就好像一只巨兽蹲守在官道旁。城池左右两边还可见山川连绵,这城池又像一个巨人,而两边远处的青山,就像是两条手臂,将南北来客给阻隔开了。青州是从南到北的第一道门户,南北商业汇聚,人来人往很是繁华。这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城池修筑得很坚固。那城墙,看着就得有三四丈高,城楼高耸。走到城门口,看那城墙厚度也有二长多宽。城墙上下都守着官兵,城门口十来个官兵站立,往来行人都要检查一二。唐家是青州城的大户,那些官兵显然也认识唐府的这位管事。管事上前跟城门口的几位官兵打个招呼,洪伯又塞了些钱只说给他们买些酒喝。那些官兵听说第一辆马车里坐的是女眷,也就略过不查了。后面几辆马车,一辆坐着双喜双庆和柳絮几个,还有几辆都是装的东西。这些官兵也就粗略看一眼,抬手放行了。马车进城时,遇上一队官兵打马往城门口而去。洪伯一见为首的人,瞪大了眼睛。与他坐一辆马车的赵全生看他神色不对,不由奇怪,“洪伯,您老是看到什么了”洪伯回过神,摇头说,“没事没事,看错了。”他说着坐回马车内,放下车门帘,再也没向外看过一眼。赵全生看他那样,有点担心,可洪伯都说没事了,他也不好多说。进城后,唐管事在马车前带路,沿着城内主街一路往北。很快,就看到一座宅子,大门口上挂着大大的“唐府”匾额。玉栋下马后,正犹豫着是让玉秀三个这里下车还是怎么走,唐管事已经让人将马车赶到二门去,“老太爷吩咐过,来了就到二门再下马车。”进了内堂,唐赫章已经等在那里了,看到他们四个,笑得脸上皱纹都舒展了,“一路累了吧我让人收拾了一个院子,你们就在家里住几天吧。”“我们叫人去订了客房”玉栋和玉秀来时就商量过,想着到青州城后就直接住客栈,省的太叨扰唐府。唐赫章一听就不答应了,“到先生这还住什么客栈。府里有的是房间,只管住就是。玉梁那几个师兄都不在府里,你们住进来,家里也热闹一下。”趁着他们说话的功夫,玉秀三个下了马车。玉秀抬眼看唐赫章,唐赫章粗看还是清瘦面容、身姿挺直。可仔细看,他头发明显更花白了,面容带着一丝憔悴,眼神浑浊了些,眼底还有红血丝。一直挺直的背,也有些佝偻了。看唐赫章这样,显然是有心事没休息好。玉秀看堂上只有唐赫章一个人,不由有点奇怪。前世,她到唐府时,唐大公子是陪着唐赫章住在家里的。唐赫章养了三个儿子,除了大公子在蜀中做知县外,二公子和三公子一个在南边做知县,还有一个做处州司马。唐赫章年前回来时,曾提过要让唐大公子回来,这是还未从蜀中回来吗对于唐大公子,众人口中的大老爷,玉秀印象并不好。前世,唐赫章去世后,他将自己转送给上司谋升迁。子送父妾,毫无廉耻。唐赫章回来时,玉秀猜想他是要将大儿子从蜀中叫回来,看样子,唐大老爷没有听老父的话。门前不是说话的地方,玉秀也未多说,行礼问安之后,跟着玉栋他们进了内院。唐府里三位老爷都不在家,内院几乎是空的,除了唐赫章一个,再没别的主人了。唐赫章让人将内院一幢客院收拾了,让颜家兄妹四人住,家里没女眷,玉栋和玉梁年纪又不大,也就不避忌了。、284章 忠言逆耳唐赫章对于颜家兄妹,本就视如自家子弟一样,现在看到他们,更是高兴。玉栋四个安顿好后,就来到唐府花园的凉亭,唐赫章让人摆了茶点,让他们四个一起坐着赏景。玉秀看凉亭边放着茶具,笑着说,“我来给先生烹茶吧。”说着,她熟门熟路地生火,从边上的木桶里舀了一茶壶水,将茶壶放到泥炉上慢慢烧着。“淑儿,快把我们给先生带的茶拿过来。”玉秀这次出发,自然带了不少茶叶。玉淑答应一声,回院里找出送给唐赫章的茶叶礼物,又拿了一罐陈皮蜜饯过来,都放到凉亭桌上。“先生,您咳嗽有没有好点”玉梁看到玉淑拿着的蜜饯罐子,跑过去接了捧放到唐赫章面前的石桌上,关心地说,“我大姐说先生换季时容易咳嗽,特意又带了一罐过来。”玉梁一说咳嗽,玉栋关心地看着唐赫章,“您脸色看着不是很好,是没歇好吗”唐赫章看他们四个满脸关切地看着自己,心中一暖,想起远在蜀中的大儿子,不由又叹了口气。他年前回到青州后,写信想让大儿子辞官回家,可唐知县不愿意。上月,唐大老爷送家书回来,居然是一封滕王的手书,滕王信中言辞切切,只说钦慕唐赫章才华、有意请他入蜀中为幕僚。唐大老爷在家书中,还说滕王对自己甚是重用,请父亲入蜀中父子团圆、共同为滕王大业效力云云。唐赫章没想到自己对大儿子千劝万劝,大儿子不仅没听进去,竟然还为滕王做说客。自己若是也到了蜀中,那岂不是置老二、老三于不顾大儿子这么做,也是置家族于不顾了。他为人方正讲究正统,如今武帝虽说不算一等一的明君。但是至少在他治理之下,永定上下安享太平。自来长幼有序,滕王身为弟弟,又是臣子,竟然有这不臣之心可他明知滕王有不臣之心,却因为大儿子不愿抽身退步,他顾念儿子,就不能将滕王的狼子野心公之于众唐赫章忧心气愤之下,一下就病倒了。幸好素日身子强健,病了小半月,延医请药,终于调理好了。大儿子留恋官位,还妄想从龙之功,这些事,他又怎么能跟玉栋四个说呢他打算着,还是得亲自入蜀中一趟,当面让大儿子上书辞官。若他还不听,为了唐氏一族考虑,他就得将这儿子弃了。看玉梁眨巴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满脸慕孺之色地看着自己,他轻轻摸了摸玉梁的头,“小四,你那书法练得如何了等下跟我去书房,让我看看有多少长进。”玉梁这几个月勤奋练字,最喜欢唐赫章提起这事了,“先生,我最近练得可多了,走,我写给您看看。”说着就吵着要纸笔。唐赫章笑着让人送了纸笔颜料上来,在石桌上摊开,让玉梁现场书写。玉梁提笔刚要落笔,唐赫章说了一声慢,“你写个花好月圆四个字吧。”玉秀在边上一听,明白唐赫章这意思,御前落笔,可不一定是玉梁想写什么,而是看武帝的。若是武帝现场说了玉梁却没写好,岂不是御前失仪玉梁听到唐赫章的话,低头想想,拿起一片木片开始勾勒字形,再提笔蘸取颜料着色描绘。玉秀这边刚好看水开了,和玉淑一起,拿了几个杯子,将茶叶略醒醒,冲泡了一杯先端给唐赫章。唐赫章接过杯子闻了一口茶香,“秀秀和淑儿这泡茶技艺,可是日渐高超啊。”说着抿了一口,微微闭目,显然是在品茶。等他慢慢喝完一盏茶,玉梁这边也写好了。唐赫章放下杯子,站在石桌前挑剔地看字,“这花字收笔处太过死板了,月字用花草为勾不如用鸟羽为勾”玉梁原本觉得自己写得不错,被先生这一顿狠批,不由嘟起了嘴有点沮丧。唐赫章看他那样子,脸色一正,“你如今年纪尚小,不可骄傲自满,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别人的良言要能听得进去。”玉梁连忙点头,“先生,我明白,哥和大姐二姐都跟我说过。我只是只是以为没这么差的”最后几个字,他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进学之后,他的花鸟字被众人夸奖。玉栋三个虽然也跟他说不可骄傲的话,到底是最疼爱的弟弟,谁都没说重话。现在唐赫章一番点评没留情面,玉梁知道先生说得对,可脸皮薄,又觉得有些委屈。玉栋听到玉梁那句话,拍了拍他的背以示安慰,“小四,先生是为你好,你得将先生的指点听进去。”玉梁用力点头,缓过劲后,又跟唐赫章讨教起书写落笔之事了。等这师徒俩说完,已经到晚膳时分了,唐赫章让人做了饭菜上来,和颜家兄妹四个吃了一顿晚饭。席间说起外面的事,玉栋四个才知道周明已经回京了。北蛮议和敲定之后,武帝就召了周明回京。成王周定康这次重伤,以后可能不能再带兵打仗了。玉栋听说成王不能再带兵,还有点为他惋惜。玉秀想起前世成王的殒命,现在只是不能打仗,还活着,就是幸运的事了。几人又说了些别后各自闲话,玉秀想起前世唐赫章也是到过京城的,不由相邀道,“先生,您在青州若没什么事,不如和我们一起上京去看看吧”“本来惠灵也来信邀我上京,只是现在还有些家事,倒是不难马上去了。”唐赫章提起自己的另一个得意弟子谢惠灵,倒是想起一事,“小四,你到京城后,可以去拜会一下你谢师兄,他书法老道,也可指点你一二。再说他在京城时间长,也可提点你。你不认识你谢师兄,回头我给你写封信带去。”“先生,谢师兄我见过呢,前年在明州见过。”玉梁将他们在明州与谢惠灵认识的事说了,唐赫章听说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早见过了,“既然认识就更好了,回头我写封信,你们上京后有事,也可让惠灵帮忙。”、285章 广生记第二天,玉栋四个想着青州也是颜家祖上所居之地,找了唐管事带路,找到颜家的老宅去看看。颜家在青州城的老宅已经卖掉了,他们四个也只能站在门口看上一眼。倒是城外有颜家的几座老坟,这么多年无人祭扫。玉栋四个买了香烛纸钱,一路打听着找到城外,在那边祭扫一番,也算是后人的一点心意。随后,四个人在青州城里逛了一圈。青州城里的闺秀们出门,都会戴着幕篱遮掩容颜。玉秀前世在唐府时,逛过很多次青州城。听着唐管事一边引路一边介绍,倒觉得有几分亲切。她和玉淑两个也戴着幕篱,边走边逛着街上的铺子,玉梁走前走后,看到好玩的小玩意就要去看几眼。玉栋跟在他们三个后面,也不看东西,只小心着不让玉秀姐妹俩被人冲撞,又要看好玉梁别摔了碰了。等逛到一家酒楼,玉栋提议上去吃顿饭。赵全生和柳絮一进城,一个忙着到车马行查看,一个忙着去看锦绣绸缎行和露华香脂粉铺的生意。两人看完后,带着这边铺子的掌柜,趁着吃饭的功夫,拜见了玉栋四个。玉秀细细问了这边的生意之后,知道青州城里自家这三桩生意还算赚钱,心里挺安慰的,勉励了三个掌柜一番。吃完之后,玉栋四个又亲自到三家铺子看了看。露华香和锦绣绸缎行都开在青州城内一条小街上,这街上还有银楼、绣坊等,显然是城中女子聚集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