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是确实的,她不能再见武帝,最好,宫中还能有些动静,让武帝没有心思再想起自己。夜色渐黑时,康顺亲自带人来传玉秀,说圣上坐卧不宁,要天女前去念经祈福。玉秀一愣,脸色微红地看着康顺,忸怩不语。康顺看玉秀还坐着不动,倒是没有发怒,只催促道,“颜娘子,圣上还等着呢。”玉秀红着脸,拉了一个宫人的手,低声耳语了一句,一副小女儿羞涩之意。那宫人走到康顺身边,低声禀告道,“康总管,颜娘子说说她月事来了”女人的月事,被视为污秽之事。若有月事在身,不能面见君王,甚至,都不能去寺庙礼佛。康顺听说玉秀来了月事,狐疑地看了半晌。这若是个普通宫人,他就敢让人当场去验身看看是不是真的。可颜玉秀的身份尴尬。就连他都摸不准圣上到底是何打算。万一圣上是要宠爱的,她又真的有月事在身,自己当场让人查验的失礼之举,搞不好就招来杀身之祸。康顺思索片刻,是不是真的来月事,也不一定要验身。他对伺候玉秀的两个宫人说,“你们两个跟我来,我有话要嘱咐你们。”又对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下令说,“你带她们,将圣上赏赐的御赐之物送到颜娘子房里去。”那小太监能跟着康顺进出,当然是个机灵的,答应一声,带着托着东西的几个宫人往内室走去。玉秀看着他们走动,也不阻拦,只叩谢了皇恩。康顺吩咐完,躬身对玉秀行礼,和蔼地说,“您好好歇息,若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吩咐奴才们。”玉秀起身道谢。伺候她的两个宫人都是谢皇后派来的,跟着康顺来到外间。康顺沉着脸问道,“颜娘子是真的来了月事”“是真的,就下午时候来的。还叫了好一会儿肚子痛。”“奴婢替她换的衣裙,那衣裙上真的有血。”两个宫人争相说道。康顺等了片刻,那小太监领着几个宫人出来了。小太监跑到康顺边上,“师傅,内室里,真有股血腥气。还看到有有女人的那东西放在边上。”这么说,真就是凑巧了康顺只好带着人回到乾清宫,武帝正躺在龙床上。他派了虎贲暗卫搜查国师府,查到了王丹阳拿来炼丹的阿芙蓉。太医们为了抑制这种毒药,让他用了热燥之物发散,他只觉人正憋的难受。看康顺身后没有跟着人,武帝脸色一沉就想发怒,可还未等他吼出怒意,一串咳嗽传出,他胸口一阵发闷,躺靠在床柱上呼哧呼哧喘气。等武帝缓过这阵气,阴测测看着康顺问道,“人呢敢不来”康顺躬身回到,“回圣上,颜娘子来月事了。”来月事了武帝抬眼看着康顺,康顺又低声回道,“奴才查了,八成是真的。”武帝又看了康顺一眼,这个奴才的忠心,他还是信得过的。难得他有了兴致,本想先尽兴了再说,竟然遇上这种事“去传月贵人来。”“是,奴才这种去传。”康顺看武帝脸色通红,不敢怠慢,连忙让人去将武帝昏迷前才得宠的月贵人传来。玉秀这一晚心惊胆战,终于没再等来康顺,她松了口气,起身感觉一阵生疼。她用簪子刺破了自己的腿,那血就沾在小裤上,看着就像月事来了一样。谢皇后派来伺候的两个宫人,为了能离宫回家,自然是听她的吩咐。只要康顺不让宫中嬷嬷查验她的身,玉秀相信是没人能够看穿自己的假月事的。第二日,她如释重负地醒来,伺候她的一个宫人去领膳食回来,面色苍白地跟她说,“颜娘子,月贵人死了”那宫人随即想到玉秀应该不知道月贵人是谁,“昨晚,圣上召了月贵人侍寝听人说,月贵人死得圣上发怒了,吩咐革了她的名号”那宫人说的断断续续,玉秀却明白了。、431章 侍寝惨死玉秀看那宫人脸色发白,连声音都有些发抖,接过了她手中的食盒,“以前,宫中也有人侍寝,死了吗”她听到玉秀的问话,想了想,“以前也有,只是,都是犯了错的。”她刚说了一句,另一个宫人也匆匆走了进来,“伺候月贵人的人,都被处死了”两个宫人惊惧地对视了一眼,若昨夜颜娘子被带到圣上跟前,会不会她们会不会也要死了“别怕,没事了”玉秀见两人失魂落魄的样子,连忙安慰了一声。两个宫人已经近二十岁的年纪,玉秀今年才十四岁,可被她一安慰,两个宫人却觉得好像找到了主心骨一样,“颜娘子,我们我们真的能离宫吗”这两个宫人在宫中待了十来年,一直做着粗使杂役。像她们这样的粗使宫人,在宫里有很多,都是出身贫寒农家的。姿色没有过人之处,没法出人头地,日复一日做着粗活。贵人们打赏也轮不到她们。每月那点月例银子,要送点回家乡去做家用,要孝敬给有品级的女官太监们,最后也就所剩无几。就算有恩旨放人出宫,没有银子打点,层层筛选下来,自然轮不到她们这样的。有些宫人,熬到满头白发才被放出去。玉秀到了天女宫后,谢皇后要派人伺候。她们两人原本是在坤宁宫做洒扫杂役的,玉秀却指了两人到自己身边。两人没做过近身伺候贵人的活,只恐伺候不周,玉秀笑着说自己是农家出身,凡事自己做惯了。三人相处着,玉秀知道了两人家世,还给了她们银子让她们送回家去。后来还答应会向皇后娘娘说情,让她们也能离宫。两人对玉秀死心塌地,现在看到月贵人和她身边伺候的宫人惨死,都觉得庆幸,幸好昨夜颜娘子没有跟着康公公到圣上跟前啊。“不要怕,你们一定能回家的。”玉秀又安慰了两人几句。放宫人出宫之事,武帝已经准了,谢皇后虽然被禁足,这事却还是由坤宁宫管着。待到开春,选了三千人出来,就会让她们回家了。两个宫人除了相信玉秀,也别无她法。这颜娘子说话做事,让人觉得可亲可信。“我们三个在这里,也算是同舟共济了。只要我没事,总会保住你们的。”玉秀又说了一句。这话也是实话。若是玉秀出事两个宫人想到月贵人身边伺候的几个宫人,打了个激灵,“颜娘子,我们该怎么办”“别怕,暂时总是没事的,圣上这几天也不会再召见我。”玉秀看两人沉静下来,跟两人说道,“圣上怎么初醒,就会招人你们,能不能打听到”两个宫人脸上有些为难。“若是有在太医院或其他主子宫里伺候的,或许能探听到点什么。”“奴婢有个同乡,在太医院那边做杂役的,是个小太监,奴婢去找他打听一下吧”“奴婢也有个同乡姐妹,在太后娘娘的仁寿宫伺候花草的。”两个宫人明白,她们两人的性命,和玉秀拴在一起了,做事急切了很多。玉秀并不怪两人现实。她们三个相处短短几日,本就没什么深厚交情。她会选这两个宫人伺候,就是看中了她们在宫中没有根基,看着也不善钻营。若是手段厉害的,不会在宫里做了十多年杂役,还连身好衣裳都没有。谢皇后要派人伺候时,她不能推辞,可若是谢皇后身边的人来伺候,玉秀却并不放心。毕竟,她与皇后娘娘,也只是她求依靠、皇后娘娘恰好用得上她,如此而已。所以,玉秀就要了这两个宫人,又许诺帮两人离宫,换取她们的忠心。这两个宫人如她所想的,做事本分踏实,人也并不聪明,很多事她不敢让两人知道,比如说自己的月事是假之事。但是,这两人在宫中待久了,总会有些人脉的,她略一提点,果然两人还是能找到人打听事情的。玉秀让两人去打听,又提点道,“你们可得小心着打听,不要直接去问什么,像太医院里,只需要知道是哪个太医为圣上看诊的,再留心听听这太医擅长看何病症等事,若是能知道这太医是哪里人等等也行,总之问得越琐碎越好。若有人问你为何去太医院,就说是我小日子来了,腹中疼痛,想问问有什么药吃。”“太后娘娘的宫里,你更不要去打听消息,不如打听打听,仁寿宫里这次会不会放宫人回家,若有人想回家却回不了,你也可安慰几句。”两个宫人领了吩咐,分头出去打听了。玉秀自己打开食盒,拿出里面的饭菜,慢慢吃起来。房中有些寒冷,她这边的银丝炭不多,等会儿可以让两个宫人去多领点。越是这种时候,她越要吃饱喝足保养身体,要跑要闹也好等着。还有月事之事,她可以遮掩一时,要是再来呢身上再来几道伤口,万一闷着发炎可就得不偿失了。玉秀想着要做之事,一边等着两个宫人消息。一顿饭吃完,两人先后回来了。去太医院打听的宫人,说为圣上看诊的是青州那边人,宫中不少得宠嫔妃都喜欢找他看诊,还有传言说他手里有药,能让娘娘们更得宠。“娘子,奴婢听说,月贵人月贵人死得挺惨的。圣上发了大脾气,月贵人不知为何”那宫人显然听到了一些私密话,她说了一半忽然想到玉秀年纪还小,这种床笫之事未必明白。玉秀看她欲言又止,明白了她想说的话,但也不追问。她不由想起前世后院姨娘们争宠时的动作,难道月贵人用了助性之药她心中一跳,猛然猜到了月贵人为何而死了。谢皇后曾说武帝此时应该无力人事。玉秀想到了虐杀二字。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武帝恼羞成怒,又不想让人知晓,才将月贵人和伺候的宫人都杀了、432章 深宫隐事在玉秀让人打探时,武帝寝宫中,武帝一怒之下,又处死了几个宫人太监。跪在脚下的太医,抖得如风中寒叶。他是继太医正后被调来为武帝看诊的,因为他曾在一本民间医书中见过阿芙蓉药性。这种毒性发作的时候,除非中毒的人有过人的毅力。谁也不敢指望帝王肯忍受这种痛苦,这太医就自作聪明地想了个转移的法子,欲念起时,就忘了毒。没想到武帝身子虚荣,昨夜直接吐了一口血,却是有心无力。他恼羞成怒之下打杀了月贵人,余怒未消又想到伺候月贵人的几个奴才若说出去呢索性一起下令全处置了。现在,武帝看着这太医,又是要等到开春的,难道自己真要死了武帝刚登基时国库空虚,他励精图治十几年,国力才日渐强盛,可他没有子嗣,还在日渐老去。好不容易滕王也死了,天下尽在手中,他做了这二十来年的苦皇帝,还未能享受一二,就要死了武帝只觉苍天不公。他贵为天子,居然还求不得一个长生竟然不能随心所欲他忍下杀人的念头,让那太医退下,“朕的病症,你若泄露一个字,朕就诛你九族”太医腿都走不动了,连滚带爬地退出武帝寝宫。康顺来禀告说文太后来探望了。武帝让人传了进来。文太后看着脸色灰败的武帝,叹息了一声,慢慢走到龙床边,“圣上今日觉得如何”武帝盯着文太后半晌,“劳太后挂心,朕觉得一切都好。”“听说,圣上让李承恩去查文家”“不错”“当年圣上登基时,答应过要保文家富贵的。”文太后平淡地提醒了武帝一句。“文家这些年,贵极人臣。朝野上下,半数都是文家的门人,这还不算富贵已极吗”武帝看着文太后反问,这仔细一看,才发现记忆中才貌冠绝的文皇后文鸳,已经不复当年的样子了。对于文太后,武帝一直觉得看不透。先帝所生的皇子自然不止他和李世冀两人。只是随着贵妃盛宠,宫中其他皇子等不到成年,就或因意外或因恶疾而死了。他的父皇一心沉迷与贵妃甜言蜜语之下,除了李世冀,压根记不得其他儿子。若是贵妃开口,只怕让他亲手杀子他也是肯的。后宫倾轧,他母妃家世不昌,原本得到的那点宠爱,也已消散了。后来他母妃病死,那时他一个无权无势还没有父皇宠爱的皇子,几乎是任人鱼肉。母妃过世后,他很快也得了病,哪怕他偷偷将汤药倒了,还是知道自己日渐虚弱了。在他等死的时候,当时的文皇后伸手救了他。当时,文皇后也是站在他床前,恍如神妃仙子,柔声告诉他不仅会救他还能助他登基,条件就是他要保文家富贵。武帝一口答应了。深宫中他事事依靠听从文太后的吩咐,一步一步,果然最后先皇死了,哪怕贵妃痴缠哭闹,李世冀还是被封为滕王赶到蜀中,而他名正言顺地做了帝皇。他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奉文太后为太后,加封文家,文家有国公爵位,还有实权。“当年,你也是这样走到朕面前,说会助我登上皇位的。”武帝呢喃说了一句,恍惚中忘了说“朕”。文太后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