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仆的户籍向来是随主子的,不用单独给他们上户籍,卖身契啥的在你手上就行。”宋柏点点头:“不说他们了,青山叔可和村里人商量好了打算怎么着”沈青山精神一振,一拍大腿:“已经说好了,就这么办今天就等着你来了”宋柏带了现银、纸笔,印泥等物。当下就去沈青山家签买山的地契。沈慕和刘氏不懂这些也不跟着,直接去了沈氏祖坟祭拜沈老大。临行时,沈慕使了个眼色,刘叔一家三口便把早已准备好的、偷偷放上马车的,属于沈老汉夫妇两个行李和他们一家三口的行李都拿下来,抱着去了沈家老宅。此时老宅热闹得很。村里人都看见老两口从沈慕的马车上下来。现在又穿了体体面面的好衣裳,以为沈慕终于还是碍于血缘,接受了他们。沈慕现在可出息了,嫁了个有钱又有能耐的汉子。大家和宋柏不熟,不好意思前去套近乎,可现在村里谁不想讨好沈慕跟沈老汉就更熟了。于是先在这里探探口风。而沈老汉,虽然自认为如今高人一等,以后不会再和这些泥腿子攀扯了,但被人捧着、羡慕的感觉不要太好,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于是也接受了众人的奉承。刘叔一家三口进院子的时候,正听着沈老汉跟一众老乡吹牛:“现在小慕和他那口子对我们可孝顺了,我们让他们往东,他们不敢往西你瞅瞅我身上这衣服,这还是随便买买,小宋说了,过些日子还要给我们量身定做好衣裳我们在家里头吃饭,日日都要有肉,就早饭都得摆上四五样”村里人就算有些不大信的,瞧着沈老汉身上实实在在的衣裳,也信了七八分。不由恭维道:“您二老以后可是要享清福了”刘叔刘婶对视一眼,刘婶轻手轻脚的拿着行李进了旁边的厢房,刘叔则和儿子小刘,走到倒塌的两间屋子旁边,默默地拾起土块开始磊围墙。屋里沈老汉还在吹嘘:“小宋看我们年纪大了,还特意给我们买了三个下人伺候我们。你瞧瞧,三个我们老两口一人分一个还多出来一个呢”另一头,宋柏已经和村长签订了买山的契书。宋柏原本想买两座的,后来思量半天,最终选择了最大的一座山头买下来。原本少说要二百两银子的山头,只用了八十两银子便得了。宋柏开心的不得了,又跟沈青山说:“叔帮我操心些,如果村里,还有附近村子的人家谁想卖地的,都可以来找我,有多少我要多少。”“过几日我爹就拉着粮食来了,到时候我再运回村,按太平年的市价卖给乡亲们。”宋柏道:“不过有一事,还要请青山叔和乡亲们帮帮忙。”沈青山如今承了宋柏这么大的人情,还有什么不答应的,忙道:“你有什么事儿尽管说,能帮得上的,咱们村的人义不容辞”“是这样。日后呢,我和小慕打算做些生意,难免走南闯北的忙碌一些。小慕的爷爷奶奶”宋柏顿了顿,露出为难的神色:“他们年纪也大了,舟车劳顿的,身体吃不消。我们买了下人来伺候,养老银子也给足。”宋柏说着就从口袋里摸出来个五两的银锭子:“日后还需青山叔和乡亲们帮我们照看着老两口。”“做生意不易,就不要让他们离开村子,到处给我们添乱了。否则日后再有什么难处,我们那里还有钱来帮衬大家呢”“青山叔,您说呢”沈青山送宋柏出了家门,宋柏当着沈青山的面儿,把那五两银子的银锭子交给了正在垒墙的刘叔:“这是二老今年的养老银子。如今年头不太平,省着些花。”宋柏眨眨眼。“一会儿再去车上拎一袋粮食走。”刘叔连忙把银子递给儿子,自己躬着身跟在宋柏后头,去马车处。沈慕和刘氏早已等在那里了。“可办妥了”宋柏点点头:“娘不是要多祭拜爹一会儿”刘氏看了两眼村里,当着沈青山的面儿不好意思直说是怕沈老汉夫妇撵上来,只道:“如今咱们回来了,我想你爹,日日都能来说话,不差这一天。”想来文哥也是盼着他们早日甩掉这两个吸血鬼的。三人作别了沈青山,和来时的轰动全村不同,静悄悄的离开了沈家屯。过了半个时辰,沈老汉夫妇才发现他们走了,当场就懵了:“走走了”“不是,这我们还在村里呢,他们怎么就走了”刘叔躬着腰站在门口:“宋少爷说了,日后就由我们一家三口来伺候老太爷老太太,您二老就在村里好好过日子吧,养老钱宋少爷已经交到了我们手里,必不会亏待二老的。”沈老汉这才明白,自己一直以来的不安,竟都是真的这宋柏竟然摆了他们一道,从未想过真的奉养自己“你给我让开我要去找姓宋的那个不孝的玩意儿竟然敢不奉养老人”可刘叔就像一座小山一样挡在门口。刘婶儿垂着手站在屋里,一双眼睛却盯着二人,似乎他们若是敢闹,她就敢扑上来把他们摁住了。沈老汉和沈老娘不敢造次了,心里却想着,不若晚上趁他们不注意偷偷跑了,去找宋柏闹。宋柏不是爱面子吗定要闹得他颜面尽失,看他还敢不奉养老人“养老银子呢你给我拿过来。”沈老汉不跟刘叔硬碰硬,转而要起了钱。有了银子,他们才能有行动经费,找得到宋柏。“宋柏给了我们多少养老银子”至少也得几十两吧。“宋少爷说了,以后由我们伺候二老,为防二老乱花、被骗,银子我们管着。”刘叔抬眼看了沈老汉一眼:“毕竟二老的养老银子,白纸黑字儿写着,只有二两。”沈老汉觉得自己都要窒息了。宋柏早就和刘叔一家说好了,他们一家人的任务就是帮他看住沈家二老,不许他们再跑出沈家屯给他添恶心,每年二两银子供他们花用,是沈慕早就立下的字据剩下三两是给那一家人的工钱。宋柏才没那么好心,多给欺负沈慕的人银钱。他们也会不定时的回村,也是敲打他们不许苛待沈家二老。但多的,就没有了。沈家二老不想宋柏忽然变了卦翻了脸,哪里愿意,当下就闹了起来。声音大得把沈青山都招了来。沈老汉跟见到了救星一样,扯着沈青山就不撒手:“青山小子,你瞧瞧,那姓宋的是坏了良心啊,把我们二老丢在这村里吃苦,自己享福”沈青山垂着眼:“五堂叔莫要太贪心了,宋柏已经和我说了,每年给了五两银子的养老钱呢。这十里八乡的,谁家出嫁的哥儿能给娘家爷爷五两银子养老钱”“哪有五两只有二两啊”沈老汉嚎道:“你是被他给骗了啊”沈青山不耐烦道:“我亲眼看见小宋给的五两。五堂叔别再贪心不足了”沈青山却不知道,其中还有三两是下人的月钱。“五堂叔堂婶儿年纪大了,我看小宋做的对,你们就在村子里安心养老,也能给孩子们省省心。”沈青山道:“孩子们在外头做生意也不容易,忙得很,哪有时间留你们在身边伺候。”“刘叔是吧。”沈青山看了一眼堵在门口的刘叔:“小宋和我说了,以后你们一家就照顾着老人,别让他们到处乱走动,就在村子里待着就行了。”这事儿就这么定论了。沈老汉夫妇被留在了沈家屯,由刘叔一家三口随时看管着,不准出村子。沈青山也得了宋柏的嘱咐,暗暗盯着他们。沈青山起初心里有些不舒服,但后来也想开了:宋柏的所作所为起初一看蛮横不孝,夺去人身自由,但细细想来这是自保吧宋柏本来就不该奉养他们的,不想他们打扰自己,有什么错自己五堂叔什么德行,沈青山心里太有数了。那就是个狗皮膏药,贴上就撕不掉了。如今宋柏还给钱给人养活着他们呢,够意思了。不论是真这么想,还是自我安抚,沈青山答应了宋柏,帮他限制沈老汉夫妇的请求。于是此后的沈家屯,趾高气昂、满天吹牛炫耀的沈老汉不见了,只有一个到处哭诉、谩骂沈慕不孝的老头子。可他们之前自己在村里已经吹过一波牛了,说宋柏如何孝顺,给他们买衣服买下人,村里人又经由沈青山的媳妇方氏之口,都听说了宋柏每年出五两银子养老钱的事儿,正是满心羡慕呢,哪会说宋柏不好于是沈家二老在村里哭天抢地,却也只换来村里人“不知足”的评价。第100章 搬家了甩掉了两个包袱, 沈慕和宋柏的心情不要太好,把刘氏送到驿站安歇,二人驾着马车又回了镇子, 开始置办新家。那牙人还是挺有信誉的, 新宅果然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沈慕把被褥抱进去,亲手铺床叠被。宋柏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忽然上前, 从背后抱住沈慕:“要不,我们还是买几个下人吧。”沈慕一惊, 浑身都充满了抗拒:“干嘛浪费钱”“我这不是舍不得你干活儿吗”要说原本也习惯了, 宋柏自己也动手干活儿的, 可这几天因为有刘婶儿在,一些活计刘婶儿都是抢着干的,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被东家嫌弃退货。于是宋柏被惯坏了, 看不得沈慕干活儿了。“还有,这宅子太大了,就咱们一家三口也太空了”四进的宅子里头就三个人, 连个人气儿都没有。“要是咱俩出门干活儿了, 娘一个人在家多寂寞。”“不是还有阿黄呢吗不买,贵。”沈慕断然拒绝,“五两银子也是钱呢。再说, 咱们以后不回村子里住了”也是。按照沈慕和刘氏的性子, 最终还是想回村子的。宋柏无所谓, 沈慕去哪儿他就去哪儿。好吧,反正是个暂时落脚的地方。宋柏认命地叹了口气,松开手接过床单,同沈慕一起干起了活儿。既然沈慕不想买下人,那只能他这个做夫君的多干一些活儿,让沈慕少干一些了。自己真是个疼媳妇的好爷们儿。因着家里只有三个人,沈慕和宋柏只收拾出来两进的院子,够住就行了。后面两进锁了起来,只等宋老爷夫夫前来再打开放粮食。收拾好起居的房间,两人便前去驿站,把刘氏和阿黄接了过来。这一路阿黄不是窝在狭小的马车车厢,就是被关在小小的驿站房间,可是闷坏了。忽然被放到大院子里,阿黄欢快得紧,撩开爪爪跑了起来。刘氏对这宅子也满意的很:“这个价钱能买到这样大的宅院,真是不错了。就可惜咱家人丁少,有些空落落的。”宋柏跟在刘氏身后,闻言眼睛一亮,就要向刘氏建议买下人,却被沈慕眼疾手快捂住了嘴:不,你不想。宋柏:“”刘氏在前面走着,没瞧见小两口的小动作,兀自展望未来:“不过也没关系,过些日子等小慕出了孝,你们赶紧成婚生几个孩子,这院子就不空了”这回轮到沈慕“”了。宋柏听了这话却高兴得很,还伸出舌头偷偷舔了一下沈慕的手心。沈慕:“”赶紧把手缩回来。村里人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日常就是造人。有的人家能一连串儿的生七八个孩子,养不起就卖了或者送人,身边最多留四五个。自家可不存在养不起一说,只要小慕能生,他们就能养。刘氏喜滋滋的想着,已经打量起这院子,哪间可以给老大住,哪间可以给老二住了。她只有沈慕一个孩子。看见别人家许多个娃娃,心里还是羡慕的。说到底在刘氏心里,还是相信多子多福一说的。她自己福薄,就希望她的哥儿是个福泽深厚的人。搬完家,宋柏下厨整治了些饭菜,依然按照他惯有的少油作风。如今在丰水县,饭都吃不饱的地界也没什么好东西,粗茶淡饭的,倒找回了几分从前在沈家屯时的日子。日子就这样安顿了下来。次日一早,沈慕收拾了一些兴安县的土仪,带着宋柏去隔壁钟家拜访。当日他带着刘氏离开丰水县,可多亏了钟师兄的帮忙。不然那时世道那样乱,他们娘俩势单力薄,能不能安全走到镖局都难说。如今回来了,于情于理都要去钟师兄家拜访道谢。因着是见故友,也没穿什么正式的衣裳,随随便便翻出来两身细布衣服,干净整洁就行了。前天买宅子,昨锦还乡,穿着华服沈慕只觉得浑身都不自在,生怕把好料子刮了蹭了弄坏了。钟师兄见了沈慕,惊喜极了。虽然已经从管家口中得知沈慕平安归来,但没有亲眼见着,终究是悬了一颗心。又见宋柏生的一表人才,沈慕跟了他之后也不见消瘦憔悴,更是安心不少。瞧沈慕身上的衣着打扮,在太平年间或许不算什么,但再如今的丰水县,谁还有心思把钱花在穿着上就连钟师兄自己也许久没有置办新衣服了,穿的都是往年的旧衣。沈夫子从他开蒙起就教他读书,还是很有些感情的。若是沈慕真有个三长两短或者所托非人,钟师兄的心里也会不好受的。他一直把沈慕当做弟弟看待:就算比不上亲弟弟,也和堂弟、表弟的感情差不多了。况且自己和亲弟弟也没什么过硬的感情。想起家里那些糟心的事儿,钟师兄不高兴的撇了撇嘴。比起上次分别时,钟师兄瘦了很多,虽然见着沈慕挺高兴,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