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西京春慢> 分节阅读 16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64(1 / 1)

车声,忙敞开门揭帘走了出去,待有个随从模样的郎君递上文书来给他看了,小二瞧了几眼,笑着牵引道:“还请郎君往屋里坐”一边吩咐另外几个小厮去安置马车和侍从。正说着,马车上先下来一个男人,他穿了一身绸白色的大氅,身形修长如玉,伸手向着车内伸去,似是车内还有一人。那小厮匆匆一瞥,并未在意,吩咐完毕后便等在门边,候着几位,却见那马车之上下来个女子,女子生的不是十分的惊艳,周身却有股幽幽的冷气,然而小二往她脸上打眼一望,却见着女子是一副恬淡的容颜,非但不惹人讨厌,反令人见了不知怎的就萌生敬意和亲近之感。待那女子和郎君走了过来,但见那郎君紧紧地攥了女子的手,细细嘱托道:“手有些凉,待会儿进去喝些热茶,路上不可再伸着手看书了,对眼睛还不好”那女子一语未言,跟着身边的郎君亦步亦趋,却满脸写着“老娘知道了”的样子小二走了半天神,待回过神来忙一掀软帘,笑道:“诶诶诶二位请进”这对神仙眷侣般的娘子和郎君方才进去。东方瑶小小的打了个呵欠,这赶路的日子可真是难受,再加上天气愈发的冷,马车晃来晃去,她就容易昏昏欲睡,看着书眼睛发愣。本来和崔城之不是坐在一辆马车上的,怕是不方便,谁知这家伙非说怕她闷的慌,上了她的马车要来陪她,东方瑶一开始很是拒绝,这这这成何体统她好歹还是个脸皮薄的姑娘,跟一个男子同处一室,尤其这男子还是她喜欢的,只觉得浑身拘束无比,唯恐一个不小心就给他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她尴尬,反而不困了,时常翻着书就是一整天,崔城之倒也不多说话,也一个人静静地看着书。如此这般,东方瑶倒适应了许多,只是他不说话也就罢了,只要开口说话,就婆婆妈妈。“郎君,茶水。”小厮笑着摆在了方桌上。崔城之微一点头,先尝了一尝,随后松开捂着的手,将杯盏递到东方瑶的手中,轻声道:“慢些喝,仔细烫着。”东方瑶尝了一口,的确有些烫,不过烫的很适宜。她小酌了一口,打量着四周。只见这是一处宽阔的大堂,堂中设了数十个方桌,邻桌坐着几个颇有官威的男人,也有身着统一服装的驿差,专门传递朝廷的军事情报和文书;楼上是住间,和之前住过的驿站大同小异,她也就没多看。自楚州之变后,东方瑶和崔城之在楚州又呆了四个多月才启程。孟鹤琏升任郑州刺史,离西京长安又近了一步;孟行裕原是李党,然被招降之后尽心尽力辅佐萧恪和孟鹤琏,为楚州之变扭转战局,太后念及他也是身处敌营无可奈何,便要他正好补任了宋州刺史。萧恪就比较惨了,朝中本来就有人对他虎视眈眈,又在太后身边暗中谗言,因为无敕就调兵遣将,将他贬去了陇西,不过好在萧恪一开始回到长安就是为了章怀秋,如今他倒乐的在陇西清闲,当即卷铺盖走了人。而裴峻等被俘的叛军,也早已于两个月之前抵达长安,在西市行刑以示大唐军威。由此,浩浩荡荡一个多月,却蛰伏四十年的东阳郡王叛乱结束。“到了鸡鸣驿,再走十天半个月就到京城了。”邻桌的一个驿差模样的男人边喝热酒便对同伴道。东方瑶拽了拽崔城之的袖边,“我也想喝酒。”崔城之沉吟片刻,明显是有些犹豫。芍儿见东方瑶跟她打眼色,忙笑道:“要我说,这大冷的天儿,还是来一杯热酒更暖肚,你说是吧崔大哥”这一声的叫的是十五,十五见芍儿冲他努嘴示意,犹疑的点了下头。“去拿壶热酒。”崔城之只好吩咐。得了热酒,东方瑶心满意足,闻着这醇香的味道就忍不住揭开豪饮当然,当着崔城之的面是不现实的。她倒了一杯,皱着眉盯着眼前这小不拉几的杯子,心道,这店家该不会是和崔城之串通好了吧,故意给这么小的一个杯子“热酒慢慢喝,才暖身子。”崔城之瞧她一脸不满外加迷惑的样子,失笑道。东方瑶横他一眼,顺从道:“知道啦。”一边递给芍儿一杯,“你先喝一口,待会儿问店家再要一壶,给阿园些,他还在外面为我们安置马车,没事就要他快进来吧。”芍儿脸一红,小小的应了一声。瞧着芍儿有些焦急的步态,东方瑶忍不住抿唇一笑,离开楚州之前她曾特意找了苏园,问他愿不愿意跟着他们离开楚州,到长安建功立业。苏园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东方瑶还奇怪,问他家中老小如何,苏园便道:“父母有哥哥姐姐照料,况且我也愿意跟着娘子和崔郎君到长安来成功立勋,日后就算封妻荫子,也不辜负父母的一番养育之恩。”这番话倘若是别人听来必然是要嘲笑的,但是东方瑶相信苏园的确有这个能力,胆识和机智他一样不缺,否则也不会冒着那样的危险替锦娘传信而不被发现。“手还冷吗”崔城之牵着她的小手摩挲了一会儿,“果然还是热酒暖。”东方瑶心里腹诽他,想抽出手来,“那你还不要我喝。”“你呀,不能喝别逞强,喝多了对身子也不好。”崔城之松开她的手,点点她的额头。“我能喝”一听这话,东方瑶自然是一百个不乐意,怎么这个家伙偏偏就是不信她能喝呢,都怪那一次她喝的太不省人事了,否则现在也不会被他这么嘲笑。崔城之戏谑的看着她,不说话。“兄弟,这事儿你说的可是真的”“那是自然,这事儿哪里能有假我从长安这是要去陇西传信,听说圣上是有意要将齐王殿下葬回祖坟,不愿他葬入皇陵,因为这事儿,从来没和太后娘娘拌过嘴的圣上听说都几欲和太后吵起来幸而有吴王殿下和皇后拦着,才没至于怎样”东方瑶正待回话,冷不丁听邻桌两人一番对话,愣在了当场。齐王,葬回祖坟,吴王,皇后。她蓦然抓住了崔城之的手,惊讶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汝南郡王,如今的齐王李衡贞,他竟然死了“得罪了谁”那驿差四下看了看,在同伴耳边低声悄悄道:“还能得罪谁,那可是太后娘娘心尖尖上的人造谣生事,有谋反嫌疑,这样的事谁又敢置喙什么”这话说完,崔城之和东方瑶的面色同时凝重了起来。上拉加载下一章 s gt第二章 昨日身去李衡乾在马车中豁然睁开眼。车内颠簸,行的很快,他一时竟然没有反应过来,只感觉浑身上下都是一阵酸疼。“这是要去哪儿”揭开帘子,李衡乾对着正在驾车的窦长宁问道。“郎君这是怎么了,”窦长宁急的声音都有些颤抖:“适才不是齐王府的小厮来传话,说是石安京和秦峥领着千牛卫已经包围齐王殿下的府邸了”李衡乾大惊:“你说什么”窦长宁又道:“有人密告齐王殿下造谣生事语出狂言,说太后把持朝政有颠覆李唐王朝之嫌。太后知道后大怒,现如今毒酒已经送至府门,郎君若再不去,连齐王殿下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马车一晃一晃,李衡乾呆呆的坐在其中,随着车的节律,他像只木偶一般不受控制的来回摇摆。齐王府很快到了。乌头大门前,三排的禁卫将整个王府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吴王殿下不能进”一见李衡乾满面怒火风尘仆仆,立在府外的秦峥立时想上前拦着。“回来”石安京一把拉住他,对着他摇头:“不可。”秦峥疑道:“你这是做什么,太后娘娘可是吩咐了你我今日务必要处死齐王。”石安京低声道:“你可要想明白,毒酒早已送了进去,你此时拦着吴王,岂不是要他记恨你一辈子”秦峥心中一震回过味儿来,不仅退了回来,还对着禁卫一招手,示意谁都不要拦着。于是,一排排刀戟都收了回去。李衡乾飞身踏入府中,然而刚踏下一步,脚步却生生一顿。“殿下殿下”“阿爷,阿爷你不要我了”有女人的痛哭声,有孩童的嚎啕声,有小厮压抑的哭声,整个齐王府,仿佛成了一座人间的炼狱,不绝如缕的声音一圈圈回荡在耳边,每走一步,李衡乾都觉得愈发艰难和虚浮了起来。“阿兄”终于,他在恍惚之中气喘吁吁的推开上房的门。“三郎,你终于来了。”李衡贞回过头来,冲他一笑,嘴角溢出一排血来。“阿兄”李衡乾喘着粗气,从梦中惊醒。天未明,屋内一片漆黑,一时之间,整个屋子里只有李衡乾喘着粗气的声音。半响,他才反应过来,下意识的向一侧摸去,待感觉到一侧绸被冰凉的触感,又失望的收回手来。寒夜微凉,唯一的炭火盘在脚边奄奄一息,似是将灭,他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那星点的光亮,忽然想,这一切,如果只是一场梦该多好他的阿兄没有被毒死,他的嫂嫂没有自尽,他也没有如今这般孤立无援的境地。皇宫之中,父皇母后尚且有他来安慰,可是他自己呢,谁又能来安慰他他默默地回身躺下,身子转向床里侧,想象着如果他身侧的那个人还在,他该怎么去解释,其实他,真的不想难过。第二日,李衡乾入宫了。进含冰殿的时候,李驰正坐在窗边的小榻上,盯着窗外的青松不知在想什么。“父皇,今日身子可还好了些”他走上前来,拉了拉李驰有些沉下去的披风。李驰微微笑了笑:“还好,也就那样了。”李衡乾又对他说了些家常,提到永平公主的时候,李驰道:“你这几日替我们去看看你姑姑罢。”李衡乾微微颔首,正说着,窦氏领着七娘走了进去,对着七娘的一番耳语,七娘便朝着李驰跑了过去,“父皇,七娘要抱”在李驰怀中一阵撒娇。李驰眉头渐渐舒展开,点着女儿挺翘的鼻尖:“今天有没有惹你母后生气啊”七娘嘟着小嘴,急声道:“七娘今天想吃玉露团,母后不要我吃,父皇要为我做主”李驰呵呵一笑:“玉露团太腻了,又甜,你母后是怕你吃多了牙疼,我要你母后吩咐下去,以后的玉露团少放些乳酪如何”“不要嘛阿爷,我喜欢吃甜的”七娘搂着李驰的脖子撒起娇来。窦氏见李驰露出笑颜,终于发下心来,朝着李衡乾走来,“后日就是淑儿的忌日了,你记得去看看老将军,再者我这里有份忌礼,你也帮着捎过去,也替我和你父皇问候问候老将军。”李衡乾笑着行一礼,颔首道:“母后放心,儿不会忘的。”出来的时候,他便吩咐窦长宁,“准备准备,待会儿去观里瞧瞧姑姑。”窦长宁忙不迭应是。“听见了么,东方娘子要回来了”待行至九仙门前,一侧的抄手游廊上行过去两个婢女,手里不知端着什么在前面走着,声音随着风就飘到了李衡乾的耳中。窦长宁的脚步随着李衡乾的步子一顿。“是灵芷姊姊说的呢,”一个青衣小婢笑道:“该收拾收拾长安殿了,听说东方娘子性子好,我也想去伺候她。”李衡乾心中一震。她回来了,她要回来了脑中始终回荡着这样一个声音。片刻,他反应了过来,对窦长宁低声道:“走罢。”一只手向东方瑶伸过来。东方瑶微微抬头,是崔城之。她垂眸浅笑,将手递给崔城之,踩在矮凳上下了步辇,站在望仙门前,望着面前高大的朱红色红墙。长安,大明宫,我回来了。早已经有婢女在一边候着,见了两人,先是有些惊讶的对视一眼,随后笑着迎上前来,“郎君和娘子万福,太后娘娘已经在紫兰殿中候着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