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西京春慢> 分节阅读 16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65(1 / 1)

婢女是眼生的,笑容也有些花眼。东方瑶心中有些紧张,好在崔城之捏了捏她的手,意思是要她不要害怕,一想到城之就跟在自己的身边,东方瑶鼓足了勇气,好像也没那么紧张了。她深吸一口气,跟着婢女走开。大明宫仿佛一成未变,走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回来的时候好像还是什么样子。宣政殿、紫宸殿依旧壮观巍峨,龙首池依旧水声潺潺,太液池上结了薄薄的一层冰,春花秀丽的风景未现,肃穆而静谧,倒是别有一番情趣。这边宫门打开,侍婢夹道相应,走了几步,只见里面迎出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来,“姊姊回来啦”这少女一身青碧色的冬襦,细眉长脸,模样俊俏,正是一年多未见的灵芷。灵芷悄悄笑道:“知道姊姊要回来,娘娘开心的几日都没有睡好,姊姊可要好生安抚才可呢”一转眼,却见东方瑶身边跟着的是一个高大的郎君,不由得神色暧昧了一些,行礼问好:“崔郎君万福,娘娘也念叨了郎君许久呢”东方瑶只好装作没看见,跟着灵芷笑着寒暄了几句,才随着一群婢女入内。殿中十数个火盆同时燃着,东方瑶知道韩鸿照怕冷,屋里点着这么多的火盆也不稀奇,她低眉顺眼的同崔城之行了一礼:“罪臣东方瑶见过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崔城之亦道:“儿见过太后娘娘,娘娘千岁。”热流涌动,仿佛有一圈围在了脖子上,东方瑶只觉得背后一阵虚汗,耳边传来一阵沉沉的笑声:“都快快抬起头来,让我先瞧瞧,究竟是瘦了,还是黑了”韩鸿照微微笑着,眼角熨出一层极为伏贴的褶子来。上拉加载下一章 s gt第三章 回宫面后太后没有多少变化,她依旧是往常的笑,这笑容要东方瑶想起来她第一次见韩鸿照的时候,记忆都有些模糊了,毕竟她那时候还小,可是唯一忘不掉的,是太后的笑容。太后喜欢笑,无论是威严的笑,和蔼的笑,笑里藏刀,冷笑,都不易要人瞧出来,东方瑶在她身边贴身伺候了这么多年,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太后真的在笑的时候,她的眼睛也是在笑的,不是只嘴角一勾,笑的差强人意。“殿下说的哪里的话,奴婢就是晒的黑了,愈发瘦了,都是心甘情愿的,就是怕殿下瞧着心烦,不愿意看罢了。”她微微抬了头,笑着去看韩鸿照。韩鸿照打量了一会儿东方瑶,又去看崔城之,一年多未见两人,回想起从前两人站在一起的时候,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她还记得,东方瑶出事后的一个月,城之就马不停蹄的赶回长安入宫来见她。韩鸿照一开始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好好的孝不守,怎么青天白日的就跑回了长安,谁知城之一进蓬莱殿就撩衣跪下,一副负荆请罪的样子。“城之,你这是何意”韩鸿照皱了眉。崔城之拜了一拜,诚恳道:“臣有个不情之请,希望殿下能应许,此后不管衔环结草,必回报殿下大恩”他的要求是,去楚州,和东方瑶一起治水。韩鸿照先是愣了一会儿,她知道这事儿城之牵涉其中,当然,她觉得也无所谓,就算本非城之有意要陷害东方瑶,但是她只要结果而已,谁知自家的傻孙子不要命了一般连夜赶回长安,来求他她脑袋一转,有些回过味儿来。“你的意思是,你要和瑶儿一起”她仔细盯着城之,特意这样说,就是要看看城之的反应。果然,一向说话不大磕绊的城之,这次回话竟然磕绊起来,“殿下祖母,祖母知道,这件事全是我的错,我不愿意要她东方娘子平白受委屈,也知道事情无可挽回,是以自愿和她一起受罚,去楚州治水”“好丫头,快起来,城之,你也起来罢。”韩鸿照微微摆手,只见有个四十多岁的婢女上起来将东方瑶扶起来。“婉娘姊姊。”东方瑶一抬首,顿时又惊又喜。婉娘笑着拍了又拍东方瑶的手,温和道:“殿下,我看着倒是瘦了不少,真该多赐些山珍海味、奇珍异草给东方娘子好生补补呢。”待坐到了一侧,便有婢女捧茶过来,为二人斟上。崔城之见太后也不急,便先是说的如何修的水渠,只是调整了原先修水渠的顺序,其实治水的法子还是用的何长史之法,再者,楚州树木砍伐严重,使得一下暴雨便泥沙俱下,河中淤泥不断淤积,水涝便不断,由此一来,便成了恶性循环。“我竟没想到,先帝对他如此信任,他竟能做出如此忘恩负义之事。”说到楚州树木砍伐严重,崔城之自然不可避免的提到了是李宜奉所为,太后听了不由得气的咬牙切齿。东方瑶和崔城之对视一眼,说道:“殿下息怒,好在李宜奉已被伏诛,楚州与附近的州县也无大的损失。”韩鸿照面色稍霁,笑道:“倒是可怜你们两个人与他周旋了,我在宫里听了有一百种传闻,竟还有人说城之是生了三头六臂,千里眼、顺风耳,把那李宜奉的秘密都打听的清清楚楚,又暗中寻了徐州刺史孟鹤琏和省亲的萧恪,里应外合,这才将其制服”崔城之面有愧色:“殿下说笑了,三头六臂自然是无稽之谈,其实降服李宜奉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说完这话,崔城之微微侧眸,看了东方瑶一眼,感觉到他投来的目光,东方瑶只觉得脸有些热,慢慢低下了头。“如果不是因为瑶儿,我也不可能从李宜奉的身边逃出来。”因为锦娘不愿意和皇室贵族有牵扯,因此在他们两个临走之事特意嘱托二人只要提及李宜奉之事请务必将她省去,崔城之又不能提到东方瑶和孟鹤琏早就相识,因此之前和东方瑶商量的时候就把这件事改成了:两人早就察觉到李宜奉有谋反之意,只是苦于毫无证据,恰好崔城之之前认识徐州刺史孟鹤琏,因此两人便使计请君入瓮,逼反李宜奉,再与孟鹤琏里应外合,只不过中间因为有些失误,才要他逃了而已。“我记得,城之年轻的时候,似乎和李宜奉的妹妹,那个叫双儿的郡主关系不错呀。”韩鸿照喝了一口暖茶,似是漫不经心道。崔城之心一跳,缓缓道:“双郡主是无辜的,只是李宜奉太过作恶多端,这次若不是因为双郡主,我们也不可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李宜奉。”又将李宜奉自焚的事对韩鸿照说了。“小小孩童,竟有这样天大的勇气”韩鸿照似是有些惊诧,“那小郎君叫什么名字,我可要好生奖赏他”“姓裴,字子元,今年只有十四岁,”东方瑶忙道:“殿下,李宜奉进泗州城的时候,因为他父亲裴直不肯提供粮草,将他一家满门全屠尽了,只留下几个家奴保护着带他逃了出来,如今他在泗州城中已无立锥之地,殿下不妨开恩,给个恩赐,要他来长安投亲,方不负他与他父亲一片忠君报国之心。”韩鸿照笑道:“你这个丫头,这就开始收买人心了快说说,还要为谁求个恩赐,我一并赏了”东方瑶脸一红,“殿下,瑶儿明明是在为殿下收买人心,怎么殿下反倒怪起我来了呢”“你这丫头”韩鸿照忍不住莞尔,“怎么出去了一两年,回来倒成了个猴精儿,一口一口为我着想,真是巧嘴儿也说不过你”太后这一笑,身边的婢子和内侍也都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婉娘偷偷去看崔城之,却见他没有像旁人似的开怀一笑,虽是薄唇轻抿,嘴角却忍不住上勾,偶然看了东方瑶一眼,眼神却无比的柔和,不由心中大为感叹,比起吴王殿下,她倒真心希望瑶儿能与这位结为连理。因为一个人的柔情,就算他要藏在心里,眼里也是藏不住的。而眼前的这位崔郎君,很明显心里眼里,全都只有眼前的女孩儿。东方瑶觉得自己脸皮厚多了,见众人都笑够了,才腆着脸为芍儿和苏园一一讨了封赏。不过由于这裴子元年纪还小,韩鸿照便特准他来长安的国子监学习;苏园升了正七品的千牛卫之一,负责宫殿及御前仪仗,官小前途大。芍儿则是挂名做了殿中省少监之一,每人另赐绫罗绸缎无数。芍儿在一边谢了恩,才回到东方瑶的身边。东方瑶有些惴惴不安的也替芍儿谢过了,知道说完了芍儿,接下来便是自己了。“瑶儿,官复原职罢,”韩鸿照说道:“你能将功补过,助城之拿下李宜奉也功不可没,其余未赏之人我也一一封赏,你便重新做回婕妤,如何”东方瑶忙不迭领旨谢恩,哪敢说个不字。都交代完毕,韩鸿照微微吐出一口气来,“我有些乏了,瑶儿,你先退下罢,若是想出宫,也无妨,和婉娘说一声。”东方瑶脸上笑容有些僵,愕然地想,不对呀,她最重要的事,还没说呢愣愣的看了崔城之一眼。“这会子先别看了,日后有看的时候。”韩鸿照看着互相对视的两人,忽然笑着来了这么一句。东方瑶起先没反应过来,待发现崔城之脸都微红的时候,像骤然被扔到油锅里的虾子一般,脸登时烧了起来,没多说一句,低着头就跟婉娘走了出去。看着东方瑶走出去,韩鸿照面上的表情才逐渐变淡,目光凝在崔城之身上。上拉加载下一章 s gt第四章 心悦卿兮婉娘领着东方瑶四下走了走,说道:“当年太后娘娘雷霆之怒,说实话我真替你捏了一把汗。”东方瑶笑道:“姊姊都这样害怕,更别说我心里了。”“瑶儿,”婉娘颇有些无奈,“你说实话,你既是心里也怕,为何又要惹恼太后”东方瑶沉默了半响,方道:“我心里有愧。也不愿太后与至亲骨肉如此,更何况,倘若不是小人谗言,颍川王也不至于沦落至此。”她没有明说心里有愧是为谁,可是婉娘清楚明白,这个有愧的人是昭仁太子。至于小人谗言婉娘四下去看,并无他人,才说道:“其实我倒觉得,你这一走,是幸事或未可知。”“姊姊这是何意”东方瑶问道。婉娘轻声道:“即便你是在楚州,当也知道如今唯一能在太后娘娘身边说上一句的,也只有李中丞。”东方瑶心中顿时一凛。婉娘拉着东方瑶的手,逐渐走进了春华园的深处,边走边道:“你在地方历练许久,许多事情大约自己也该想明白了。我只对你说一句,太后这几年来,愈发喜怒无常,唯有李中丞还能在一边说上两句,我老了,再有几年也该出宫了,有些话也不能再行嘱托,日后你在太后身边的日子还长”东方瑶呆了一呆,婉娘说她要出宫了。婉娘有些心酸,不过也只是一瞬,她很快掩藏好这几份情绪来,轻轻拍了拍东方瑶的手:“日后你在太后的身边的日子还长,倘若能和崔郎君相互扶持,他一向为人谨慎,更兼谦逊有礼,我也算放心了。”“姊姊”东方瑶一急,“姊姊一定要走么,我若是想你,又该怎么去见你呢”“自古以来,盛筵必散,我走了,自会有人替我补上。”婉娘用和蔼的目光看着她,顺便伸手为她轻轻拨动了额前的几缕碎发。送走了婉娘后又去长生殿看了圣上,李驰看起来精神不是很足,恹恹的坐在榻上,强撑着笑颜:“原来是娘子回来了,可去瞧了太后娘娘”一边有婢女将她扶起来到一边的蒲团上,东方瑶恭敬道:“去过蓬莱殿了,太后娘娘惦记着陛下,要妾一定来瞧瞧陛下,这些年陛下身子可还好”“还好,劳烦娘子记挂了。”李驰客客气气的说道。话是这么说的,可毕竟才去了长子,李驰怎么可能无恙东方瑶和李衡贞算是没什么交情,可从未想到有一日李衡贞会这样被亲祖母赐死,还有他的妻子柳氏。昔年谈起这场婚事的时候,谁人不是连连摇头,说柳氏音容德貌不配李衡贞,不过几年,齐王与齐王妃举案齐眉恩恩爱爱的名声传遍长安,长安城谁人又不称赞一句可如今李衡贞一去,柳氏便殉情吊死,古来烈性女子,原也不过如此。况且齐王一死,李驰只剩下吴王和魏王两个儿子,魏王年纪尚小不堪有用,如此一来便只有吴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