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支持,以壮声势。北海孔融,对皇帝也算忠诚,所以这个时候,也表了一下忠心。但天下其它各州郡,可就没有这么反应积极了。应者寥寥。可见,天下人对这迁都,并没有多少支持。其实,细说起来,这事也不是说天下人对迁都不支持,而是,他们根本不关心。你皇帝爱迁都去哪儿去哪儿,他们根本不管。如此而已。皇帝迁都,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中央对地方已经没有什么管束力,他们为什么还要管那么多呢这几年中央各部在争权夺利,朝中大乱。而天下,也是大乱。大饥,大旱,灾祸连年发生,中央对地方,都是没有什么支持,因为无暇管顾。所以地方,当然也早已不把中央当回事了。这个时候,中央有重要的事情,地方哪里会管顾得过来但应者寥寥,却是也总算有人支持,两厢一对照,便显出天下其他各州的不对出来。吕布因此大怒,说动皇帝,要对天下各州严惩。地方对中央不忠心,中央还不需要严加管束,教训他们改正吗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吕的这项提议,其实也没有什么错。无论是谁,这个时候在确立了皇帝的权威之后,都需要收拾天下,使天下都遵从皇帝的号令。要不然这天下岂不是分崩离析了,皇帝也只是个摆设但重要的是这件事,要怎么做。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政策失当。吕布这地方不支持中央,各自为政的借口,就不太妥当。因为中央迁都的决策,这个时候,也不太正确。第一百零四章 吕布的建议因为中央迁都的决策,这个时候,也不太正确。政权刚稳,就大兴赋役,这怎么行呢哪一个皇帝,天下动乱多年,刚坐稳皇位的时候,不是轻媱薄役,休养生息刘协这个时候反其道而行之,效果如何,可想而知。而吕布这个时候,想挟制天下,效果也可想而知。“陛下,袁绍,袁术,公孙瓒,这些人等,割据天下,对皇帝不闻不问,互相之间,擅自攻伐,丝毫没将帝王放在眼里。此着实无礼。”“请陛下下旨,对他们申饬一番,令他们入朝觐见,表示对陛下的忠心。如此,方可壮天子的声威,使天下,不敢对皇帝生出二心。”吕布在朝堂之上,对皇帝献言。“不错,陛下,袁绍公孙瓒人等,独霸一方,拥兵自重,对皇帝殊无敬意。今若不削其兵权,令其入京,此其后,他们必将坐大,恐成又一董卓之徒,殊为可虑。”国舅董承也是出班奏道。忧心忡忡。韩融也是出列,对皇帝献议道:“冀州,幽州二州,如今都是兵强马壮,物产丰饶。反观京中,饿殍遍地,死伤盈野,不若叫他二州,解押钱粮入京,以充国,此也是外州以供中央之意。陛下宜早做定夺。”他们几个,都是国家重臣,此时献计,也是为国家着想。忧国忧民。刘协临朝,听闻了他们的进言,暗地里思忖,这些话,仿佛也很有道理皇帝这里没米没粮,每日都是苦哈哈的他们下边,倒是兵强马壮,日子过得挺潇洒。没事还打打仗,争权夺利,哪个还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天下兵权土地,都是皇帝的,你们下边的人争来抢去,想干什么哪个国家,有允许下边的人私自打仗的你们以为这是又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了吗岂有此理他此刻也觉得削弱天下各州的兵权财权,是刻不容缓的了。“冯翊侯、太仆卿说得有理,朕即日就通传天下,着天下各州刺史,入京觐见,以正国体。”“诸卿以为如何”刘协是频频点头,对吕布等人的进言,表示赞许。同时又把他们的话题,拋给朝堂上的众人讨论。现在名义上他是皇帝,但是手中权利,仿佛还不如各地军阀,想想,这也挺不是滋味。刘协现在很想领略一下手中权力的滋味。“陛下所言甚是”“此事可酌情处理”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表示支持。“陛下,此事,还需暂缓”秦真此时,不得不出面进言。这些都什么人啊,能不能正常点皇帝连宫里的几个太监都搞不定,还能去对付天下的诸侯这有点开玩笑吧皇室的虚弱,现在在天下人的眼中,已经暴露无疑。你这个时候,还想去号令别人,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陛下,此事需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今天下动乱方平,京中虚弱,不若暂时放天下休养生息,陛下也趁机壮大自己的力量。待其后自身强大了,再徐徐着手,收拾天下,庶几可以不激起各地的反感,免生事端。此为万全之计”秦真的意思,是皇帝做事,这个时候,要缓和一点,不要那么急躁直接。太急躁直接了,让天下诸侯,接受不了,反而会坏事。吕布听到秦真这么说,他道:“镇国公,皇帝现在已经克继大统,而天下各路诸侯,却是不听天子号令,你认为这种情况,应该放任下去么”秦真说道:“自然不该,但是此事应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三国时候,很多事情,很多时候,都是操之过急,所以最后才成了那样。如果凡事进行之前,都是仔细斟酌,稳扎稳打,三国,也未必会成三国。诸侯不分裂,不各自为政,东汉,最后还可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王朝。秦真并不认为,皇帝此时急着申明自己的权利,对自己有利。还是韬兵养晦,先让自己强大起来,这样更实际。吕布冷笑道:“皇帝若不急,这天下,很快就将不再是皇家的天下了。各地诸侯,作威作福,长此以往,他们羽翼更为丰满,到那时,皇帝将如何收拾他们不若趁此之时,他们羽翼未丰,陛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们削权,如此更为妥当。”“皇帝已经不是过去的皇帝,臣子们怎可还如过去一般,视皇帝如无物”“下旨申饬他们,令他们入京觐见,乃是正当的申明皇家的威严,使天下咸使闻之,不敢再做乱想。此乃最正确及时的事情,镇国公怎么能以为不妥呢”尼玛的,这吕布的话,听起来还好像挺有道理似的。听了他的话,朝堂上的大臣们,一个个都频频地点头,认为他说得有理。有人道:“冯翊侯此话有理”有人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皇帝宜早图之。”又有人道:“冯翊侯杀伐果断,乃当世人杰也”马的,马屁这就拍上了这也太趋炎附势了吧秦真感觉自己此时,陷入了孤立无援。其实,秦真对后事的担心,并不是因为他的见解,超过了旁人,而是,他是后世的人,知道这个时候之后的所有事情。如果他和吕布董承他们这些人,是处于同一时期的人,他也不一定会认为吕布的措施,会有什么错。他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哪里有超出于常人的见识但是此时他虽然知道,皇帝操之过急,后果会非常的不妙,但是他又怎么能证明给皇帝这些人看,他又能怎么说服他们不要躁进他难道能对皇帝说,他是后代来的,能看到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国家分裂,生灵涂炭他要这么说了,所有人怕不是都要把他当成妖孽看,从而加以迫害没用的,他无法说服眼前的这一帮人。事情没有发生,他们又怎么会认为,自己是错的人从来都是后悔的多,前瞻的少。秦真是很是无奈第一百零五章 为自己留保障“陛下,公孙瓒,袁绍,虽有忠心之名,然而,却是各怀野心。”“公孙瓒好勇斗狠,刚愎自用。”“袁绍四世三公,仿佛是皇室栋梁。”“但是皇家有难之时,也不见他们怎么急救。倒是对于自己的力量受到侵蚀,他们却是如丧考妣,斤斤计较。此算是忠良之徒乎”“他们不过眼见皇室垂危,假借皇家之名,壮大自己的势力而已。”“如今气候已成,他们自然不再需要皇帝。”“皇家此时去逼迫他们,我认为皇帝非但得不到他们的拥护,恐怕,还会生出不可测的事端。”“为今之计,我认为皇帝应该韬光养晦,先壮大自己,等到中央实力,能够制驭地方之时,再行让地方归心。”“否则,陛下如果驾驭不了他们,此时就想收权,我只怕皇帝难以如愿,反倒是又会生出之前董卓、郭汜那般的祸事出来。”秦真也豁出去了,把自己的担忧,全盘向刘协给托了出来。袁绍、袁术,公孙瓒之徒,这个时候,哪个是真心忠诚于皇室的救皇帝的时候,就一个个畏首畏尾,不愿作为。等到了扩充自己实力的时候,哪一个又不是磨刀霍霍指望这样的人对皇帝听话,可能吗国家早已经乱了,变得虚弱不堪。中央没有了制驭地方的能力,地方凭什么听你的除非中央能够展现出碾压一切的实力,地方震恐,他们才会归服。否则,袁绍公孙瓒等人,已经尝到了权势的甜头,怎么可能轻易放手把这些事情给皇帝讲清楚,让他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然后,再想想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办。如果皇帝还看不清楚这件事情的症结,那就没办法了。秦真现在也只能提供这样的参谋,他没有办法左右皇帝的决断这事,真是烦死了。明明知道这件事情不能这么做,却无法制止。秦真是感觉自己很无力。吕布听了秦真的话,嘿嘿冷笑着说道:“镇国公也不一定知道用兵之法吧现在袁绍、公孙瓒等人,根基未稳,剪而除之,甚为易也。若等到他们日后谋划甚久,根深蒂固,那时候再想翳除他们,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此所谓兵贵神速,出其不意。”其实眼前的这件事,和兵法无关,讲的是治国的方略。但是吕布这话,听起来却是似乎也有那么一点道理。如果皇帝手边,确实有这样的实力,能够稍微和袁绍公孙瓒等人刚一下,那这个时候,想办法去对付袁绍等人,确实是没错的。但关键是,皇帝这里,现在有这样的力量吗他有几个真正忠于他,肯为他拼命、尽忠尽职的臣子自己手上没人,只听几个别有用心的人怂恿蛊惑,这就要对强大的敌人用兵,下手。这样,能成大事吗皇帝以为坐上皇帝这个位子,就可以发号施令,大显威风,他是这样以为的吗然后,一些繁琐的细致的复兴工作,他就不需要做如果皇帝只是这么认为,那么,秦真也就没什么话说了。皇帝若是只有这样的见识,他还能怎么办刘协听到吕布那么说,他并没有对吕布表示赞同。而是说道:“镇国公所言甚是,足见一片忠心。此事,朕会仔细考虑的,绝不敢冒然行事,以至祸乱又起的。”看起来,皇帝好像还是挺尊重秦真的意见,对吕布,并没有那么看重。但是秦真心里面,却还是觉得不安稳。刘协就不是那种很有自己见地的皇帝。他也许对君臣之间的对答,很在行,但是对于治国、平天下,他却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独到的地方。“皇帝对此事,最后会如何决断呢”散朝之后,薛宝钗问秦真。她心思也很重。秦真说道:“我已经把该说的话,都说了。但是,没有经过教训,我怕,皇帝未必会认为我说的这些,有多严重。人总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只有吃了亏,上了当,才知道自己当初的决断,是有多么错误。”“可是,那时候祸乱已成,再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而皇帝,这回,我只怕,他”说到这里,秦真没有把他的话再说下去。但是,意思已经是很明显了。薛宝钗听了秦真的话,无语沉默。“但幸好我们手里有兵,这个,可要叫三姑娘抓牢了。乱世之中,有兵就有一切。我们能不能自保。全靠它了。这一次,码的,谁来,老子都不交出兵权。”秦真是忍不住,忿忿爆了一句粗口。兵权绝对不能再交了。这里的人,都胡乱作为,然后,这样做的结果,风险却是要他们大家来承担。现在秦真不想再承担这样的风险了。他要给自己一份保障。所以,手里的几万兵权,从今之后,就是他们镇国公府和荣国公府的了,别人谁也别想拿走。薛宝钗听到秦真这么说,当然也是没有别的话。那些大兵,肯定是她们的啊谁也不能碰。有兵就有命,她们虽然能够上战场,有勇力,但是,谁说她们在战场之上,就不会有意外呢将士难免阵前亡,她们可不想经常上战场上去。这样她们的意外事故,会增多的。不是没有办法,谁想拿刀提枪,去战场上杀敌她们可是女孩子啊而有了那些大兵,她们就可以让别人去拼命,而她们,只要躲在闺房里便好。她们从小的教育,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