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好些竹子还是楠竹,那竹筒一点儿也不比空心砖空间小,可以想象到了夏天会是怎么样的盛况。马家的园子里种植、养鸡、再养虾,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况。一趟县城之行,马如月得了一锭银子,临走之前她换了碎银。“你给我干嘛”谭氏看着女儿递上来的钱道:“之前修房子你已经帮衬了不少了,再这样下去江家都会有意见。”“娘,我挣的钱我做主。”马如月也没有给多少:“这点碎银给您傍身应急的。”余下的她还是准备留着,她在想若是江家大坝也有山或者田土卖的话自己也买上一点吧。又或者,将这钱用来赚钱,给江智远赚点盘缠。马如月回到江家大坝的时候,江氏族人正在春耕。“大少奶奶,九婶说五老太太已经知道猪不见了,不过她也没有管。”秋氏低声道:“她说那头猪一直都不长,谁知道是不是掉进哪个粪坑淹死了。”“呵呵,肯定是淹死了。”马如月哈哈大笑:“你也别操那么多心了,人家喂猪的都不担心,你却着急个啥”按马如月的意思,这秋氏自己是做贼心虚。实际上做贼的是自己,她心虚个甚,只能说,胆子太小了,吃过的肉早已消化不知道流逝到什么地方了,她还记得着一档子事。秋氏脸一下就红了。马如月问着江智远,说在学堂还没有回来。倒是江丽远被兰思佳邀请去了六婶家玩。看来兰思佳的功夫还是挺深的,居然让江丽远都肯挪动脚步。“姨娘,家里的粮够吃吗”马如月想着有钱了,要不明天上一趟街买点米,再买点肉吧,改善改善生活。“前天马家二哥又送了些米来。”秋氏道:“二少爷说咱们简直就是依附着马家生活了。”“没事儿,亲戚之间相互帮衬是应该的,你别管他说什么。”马如月道:“回头要是没米的告诉我或者如青都是行的。”秋氏点了点头,心里对马如月特别的感激。她明白,要不是大少奶奶,江家大房早就过不下去了。正说着话,见江智远回来了。“二少爷都下学了,婢妾去做晚饭了。”秋氏连忙将江景远往背篼里放,要背着孩子去厨房。“将景远给我带吧。”马如月伸手接过孩子:“来,景远,和大嫂一起玩好不好。”“大嫂,你回来了。”江智远见着马如月心里一下就激动了:“前些天如青说你去了县城,大嫂,以后千万别单独去县城,万一迷路了怎么办“在你心目中,你大嫂就是这么个笨蛋”知道他是关心,关心则乱,马如月笑道:“一个县城我都能走丢,那我就不用混江湖了。”混江湖,江智远乐了,大嫂以为她是江湖好汉吗“放心吧,掉不了。”马如月道:“我这次和如建去的县城,还大有收获呢。”第一百一十八章 亲密交谈江智远听了马如月的话目瞪口呆。还有这样的情况“若不然二房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呢”马如月笑道:“真是没想到他还能埋藏得这么深啊。”“不是,大嫂,会不会这个铺子本来就是他的呢”江智远怎么也不愿意相信,父亲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有铺子都没记在自己人的名下“二少爷,咱们来给他算一个帐,这个如意布行坐落的位置不偏,店面还很大,就算是租的,一年的租金少说也得上百两。”马如月道:“更不要说布行的本钱了,你觉得,凭着他二房的人在地里刨食,要多少年才能做得起一个铺面”“那我们怎么办”江智远脑子里很乱,他觉得在江家大坝住得越久,看江氏族人丑陋的嘴脸越多,越发的失望。“我早晚要给他搞定动静出来。”马如月低声道:“丢一颗石子进去,说不定还能激起点水花。”虽然探不出深浅,怎么着也得探上一探。秋氏在厨房里煮饭,马如月抱着小景远,二哥和她就在堂屋里亲密交谈。江丽远回来的时候看着堂屋里的这一幕很是意外。一段时间没见,二哥变本加厉了大嫂也是,明明知道二哥的心思,却也不避讳。想着兰思佳,江丽远虽然上不得台面,但是有人给她点阻拦也许是好的。“大嫂,二哥。”江丽远走近了,忍不住出声喊到。“丽远回来了。”江智远神色凝重:“大嫂,这事儿暂时别给她谈。”“好,我知道的。”马如月点了点头。什么不给自己谈,还有什么要隐瞒江丽远心里一沉,二哥变化太快。她有必要和二哥好好谈一谈。“大嫂,臭臭。”江景远朝着马如月喊。这是要拉的节奏,马如月连忙将孩子抱进茅房。“二哥,你有什么事瞒着我”江丽远见机会来了:“二哥,你和大嫂谈什么谈得这么开心,还不让告诉我”“没什么。”江智远看着这个妹妹心里有点苦涩,她原本是知府小姐啊,同在沦落着和村姑一起玩:“丽远,委屈你了,等我考了功名就有好日子过了。”“二哥,相对于功名,我还想着你的亲事,二哥,你今年十七了。”他不说,自己来开口:“二哥,你要谈一个什么样的”“丽远,这不该是你操心的。”江智远脸一冷:“你才多大点,我的事我自己有数。还有,你和那个兰思佳是怎么一回事这儿人生地不熟的,不要乱走。”说到这儿,江智远想起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嗯,回头一定要告诉大嫂。马如月带着江景远回堂屋时,江丽远进了她的屋子。“大嫂,丽远今年十二岁了,她不太懂事,知人知面不知心,万一被人算计了,这一辈子就只有留在乡下了。”江智远担忧道:“大嫂,有空请您多教导教导她。”“这是我的份内之责。”这个哥当得还称职,马如月点了点头:“长嫂如母,不仅丽远,还有你的事我都会记在心上,还要养我们的小景远,唉,我这个大嫂啊,任重而道远。”“我”江智远原本想说我的事你不用管,又怕她有什么误会,张口没再说出话来。江家人都在春耕,大房的人却无所事事。马如月一回到江家觉得就是混日子。在马家村好歹还能事事亲力亲为,也可以当个指挥。“做秧田其实也不累。”马如月心道自己完全可以学的,只不过当半个工有点不划算,她就去看看,权当参观。不深入基层,很多事就不知道要怎么开展。马如月一到江家大坝,就遇上了白氏她们在井边洗衣裳,边洗边说着话。仔细一听,原是有人居然给江二老太爷说媒,说给他续弦,对方是一个二十一岁的寡妇。“听说二叔还挺满意的。”白氏笑道:“看来二房就要办喜事了。”丧事不满一百天,又要办喜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婆娘死了婆娘在。这个万恶的旧时代,女人死了男人就得守孝,就得守着贞洁牌坊;对男人却是宽容的。“那是不是也要吃席了呢”马如月插话问道。“呵呵,这一次可能不会大干吧,毕竟只是续弦。”有人低声笑道:“都快娶孙媳妇了,还娶这么年轻的一个奶奶,江飞远这个孙子可真是有福气的。”江飞远是一个什么样的货色大家心理都明白。私下里甚至想会不会便宜了这个孙子呢当然,这样的话谁都不敢说出来。“二房有钱啊。”一个女人道:“要是遇上我们这些人家,这么办一次就得欠一屁股的帐了,谁还会嫁到这么穷的人家。”“二房确实有钱。”马如月神秘的说道:“你们不是说二房还有一个布庄呢。”等等,这是什么情况几个女人全都望着马如月。二房什么时候有布庄了“没有吗”马如月两手一摊:“我听你们谁说过的呢看看我这记性,听岔了也是有可能的。”马如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将几个女人拉进了涡窝,她们自己也不愿意走出来了。“难怪,二房的家底这么厚。”“是啊,如今看来,二叔当族长也是应该的,毕竟江大人没了,大房现在的情况也撑不起江家了。”说到大房,众人又看向马如月。“你们说的都是实话。”马如月一脸的无所谓:“大房要还是以前的大房,也就没我马如月什么事了。”嗯,是一个聪明的,有自知之明啊。白氏和几个妇人果然就没管马如月,自顾自的说着二房的人怎么样的不缺吃穿。马如月细细的品着,慢慢的分析,疑点也一一得到了证实。江二老太爷,是一个会算计的第一百一十九章 马家栽秧马如月就像是一个游民一般,江家的柴火添得差不多了,她就去了马家村。“智荣四兄弟都去帮如海割田口了。”谭氏道:“如海说要挖土,连田口都没时间割,这兄弟四人就去帮忙。”“挺好的,让他们劳动劳动。”马如月觉得这也正常,自己家养了他们,他们再出点劳力。“如海娘,如海娘。”远远的余氏边走边喊。怎么了“你去看看你田里,那四个孩子在干啥呢”余氏爬到半山腰的马家累得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半晌才回过神。江智荣他们惹了事“四个孩子一人一把镰刀,全在那边割禾桩。”余氏边说边笑:“问他们,他们说帮忙割田口。”“是啊,如海说有点忙,该准备将土打理出来栽秧了,四个孩子就去帮忙。”谭氏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的啊,只要不说自己家虐待就行了。“哪是割田口啊,他们割的是田壁,一块田的田壁都割干净了。”余氏道:“我家老头子走那儿过看到了,这才重新教他们割。”田口和田壁都分不清,这还真不是做庄稼的样子。“没人教,他们也不知道。”谭氏和马如月相视苦笑。“还别说,这几个孩子干活还挺利落的,怎么不回江家大坝出工呢”余氏好奇的问道。“江家大坝有四百多号人,壮劳力就有近两百人,未满十六岁干活都只算半个工分,干了活换的粮还不够他们两人吃。”谭氏道:“他家房子也垮了,暂时没钱修,如月说反正我们家的房子宽,就让他们住过来,帮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当是养他们自己了。”“这样也不错。”余氏点了点头:“江家的规矩还挺多。”“是啊,多着呢,这么大一个大族,说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马如月笑道:“这家大业大的,也真是难为族长了。”“对了,你们江家的二老太爷续弦的事听说没有呢”余氏道:“是关家桥关家的一个小媳妇,十六岁嫁到关家,三年生了两个,男人出意外没了,守孝刚满了三年,婆家人说要嫁也可以,只是要二十两银子的彩礼,当是给孩子留的念想。”又是二十两银子的彩礼寻常的单身汉谁能出得起这个价位,江二老太爷却是有这个本事。“都说你们江氏大族有钱呢。”余氏道:“不过,听说江二老太爷的岁数和我家老头子差不多的,这还真是难为了那个小寡妇。”说到小寡妇三个字,余氏一下就闭了嘴脸上讪讪的,揭皮揭脸不揭短,眼前的马如月不也是一个吗,她好像说错话了。“呵呵,各取所需要罢了。”马如月丝毫不在意余氏的话:“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不过江二老太爷的桃花有点艳。”老牛啃嫩草,也不知道老腰受不受得了。余氏的话再一次印证了江家二房的有钱。余氏说错话后就不再说这事儿了,主动将话题扯到了干活上面去。“田口割出来了就得糊田坎,这样才不会漏水。”余氏道:“这田里的水吧不能多了,也不能干,干了秧子就长得不好。”“是不是还要犁田啊”马如月记得去年是打窝栽的,今年田里还有水,不用这么费劲儿。“是啊,马家村有牛的就两家人,平时都用不上,一到这个时节全都想要租借牛犁田了。”这个租借,一天十文钱,两背牛草。这行情是不是有一点贵呢“也不算吧,一天可以犁一亩多。”余氏道:“如海估计犁不来田,到时候让你幺爷爷帮忙就好。”“多谢幺奶奶。”马如月连忙道谢。中午的时候,马如海去养牛的罗家和谢家问了一下,牛都借出去了,依着秩序排号,至少也要等十天之后。“谷种下田四十多天就得栽,秧子一天一个样,这可耽搁不起啊”谭氏无比的担心。“娘,我们总共就那么一点点田而已,没有牛一样能搞定。”马如月想着以前看着高山上有人拉犁的场景,就说用这个办法。犁头有吗“给幺爷爷借来用用。”马如海道:“他家明天就能犁完了,看来明年我得早一点去租借牛。”有犁还怕什么呢。她家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了。两个孩子在前面拉着犁当牛使,后面的人就赶着犁头走。一样能将田犁了。自家分到的那点田用了两天时间就打理出来了。随合就是栽秧子,一群的孩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