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最后算帐下来,富户乡绅一共收了十一两,全都给了马如海,一起给的还有一份人情单子。另一半,马黑山说是自家老亲们送的礼,到时候要由他和马青山来还礼,所以就由他们兄弟俩来分。礼钱是分了,但是,马如建掏出来给马文松采买的银子呢,大哥居然提都不提。“大哥”怎么能这样呢,马青山想要提出来,结果,好几次都被马黑山说其他的事打断了。“老幺,你跟来,我给你说点事。”马秀山见这个兄弟脑子不开窍喊了他到厢房去。好一顿的批评,说他蠢。“那二房不缺这点钱。”马秀山道:“你怎么一个脑筋转不过弯来呢”“大姐,这事儿,你就不该掺言。”马青山觉得死了一个娘又来一个姐,和二嫂家的关系永远好不了:“世上没有这本书卖,哪能出钱就是他家,分钱的时候就分一半啊,照我说,就该全给二房才行,而且,他们还要吃亏呢。”“你个傻子,有本事你将你那一份给他们。”马秀山道:“人家里有的是银子,不见得看得起你这一点。而你们兄弟俩干一年也挣不了二两”挣不了那是自己没本事,马青山不觉得和二房有关系。与此同时,外间马如琴也在和马黑山理论。“爹,你都是这么会算的人,为什么总是鼠目寸光呢”马如琴觉得她说再多都等于零:“奶没了,二婶一家过来了,大家就揭掉过往,和和乐乐的重新开始。结果,你算一个帐,生生的又将人得罪了,你就为了这五六两银子,你觉得你值得吗”“滚。”马黑山被女儿数落脾气一下就上来了:“老子几十岁了还要你来教老子怎么做这儿是马家,又不是王家,没你说话的份;对了,王家也没你说话的份,再多话你就滚,别进我这道门。”“爹,您别生气,姐姐乱说的。”马如琴气哭了,马如花拉着她的手让她少说两句。“榆木脑袋,还当自己多聪明。”马黑山骂着马如琴胳膊肘往外拐。“爹,您”算了,说再多都于事无补。最后,马如琴哭着从马家老宅回了王家岩。马如海拿了十一两银子和一张帐本回了马家大院。“看看吧,哥,我就知道他要算计我们。”马如建冷笑道:“奶在世的时候口口声声说我们不好,骂我娘和姐;她估计做梦都没有想到,最后整个丧事还是我们二房出钱给他办的吧。”二十多两银子对马如建来说真的不多,他争的也不过就是一口气罢了。“唉,少说两句就行了。”马如海道:“反正奶也没有,以后和老宅那边还和以前一样就行了。”“哟,马三叔来了。”关一珊一眼看见大门口的马青山,向屋里的兄弟俩通风报着信:“如海,如建,马三叔来了。”马青山红着脸将身上的银子掏出来放在了桌子上。“有些事我做不了主,但是我可以做我自己的主。”马青山道:“这是我分的那五两多银子,全在这里。我知道,这帐不是这样算的,所以,我不能拿这笔银子。”“三叔”马青山的行为倒是让马如海兄弟俩都感觉到意外。“这些年怎么样我心里清楚。”马青山道:“如琴也说得对,老宅没为你们付出过,也确实不值得你们照拂。”说过马青山就低着头走了。呵呵,还是一个有骨气的。“实际上。”关一珊走了过来低声道:“三叔三婶倒都是好的,只不过是在同一个屋檐下,被人带坏了。”他们有些不做,但被逼无奈,又不得不跟着做,否则就会被娘骂不孝。现在娘没了,也没人再牵制自己了。所以,以后,他是再不会和二房作对了。“你三叔三婶都老实。”谭氏叹口气道:“最会算的也就是你大伯,其实,你三叔更穷一些。”如月又不让他们投田了,这事儿马家老宅的事都没能瞒过马如月。马如建到县衙后宅都告诉了姐姐,心里还堵着一口气。“也就那点德行,好在,歹竹出了好笋,没想到马如琴还认得清是非。”马如月笑道:“你自己要充大款掏腰包,自然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我看人幺爷爷帮忙办事半天没银子心急啊。”马如建道:“噢,合着我是蠢。”能认识到这一点也不算太蠢。马如建又被自家姐姐嫌弃了。晚上的时候,马如月说起了老宅那一家子的事。最后又觉得好坏都是一竿子打死了不值。“我真想让马青山投田,又觉得好马不吃回头草,我不好意思对他们低头。”马如月道:“你有没有别的想法”“你傻啊,宜昌县又不只是有一个马大人,这不,还有一个江大人啊。”指了指自己:“我给你台阶下,让马青山和那马如琴投到我名下怎么样”这还真是好办法啊,真正是抬举了他们啊。她就是要让马黑山和马秀山都看看,对他们二房好的人都会有回报,哪怕说上几句公道话也叫对二房好。只要对他们不好的,想要算计那几两银子,那你就算计过够吧。“不过,这样会不会让马黑山嫉恨他兄弟”江智远又想了另一个问题。那怎么办“宜昌县今年中了一个举人叫罗清水,他明天要来拜我门下,我约了他在一碗香喝酒。”江智远如此这般一说,马如月觉得他真是越来越狡猾。一碗香酒楼里,马青山都还有点闷。今天一早就被马如建接来城里,说要帮他一点忙,送鸡到一碗香来。结果,在这儿遇上了一个叫罗清水的举人,两人居然攀谈起来相谈甚欢,还主动提出主可以投田到他名下来。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他的田就又投出去了。“三叔。”回去的路上,马如建还是忍不住告诉他这其中的原因:“我姐说了,谁好谁坏都要区分开来,别好坏不分就不好了。”原来是马如月他们帮的忙。“这罗举人是今年新中的,拜在姐夫的门下。”马如建道:“这样做也是想让你不至于被大伯埋怨。”“你姐真的是刀子嘴豆腐心。”马青山笑了:“我就知道,你姐不会看着三叔可怜不管的。”“三叔,我姐脾气很怪。”马如建道:“嫉恶如仇,谁要是对她不好,非得记一辈子不可;谁要对她好一点,掏心掏肝都干”“让我投田在罗家,她没少费力吧。”想着给马如月又带去了麻烦,马青山有点过意不去。“也没什么,就是一句话的事,那罗举人拜在我姐夫名下,这一点忙自然是要帮的。”马如建将马鞭子高高扬了起来,最后也没舍得打在马背上:“三叔,以后你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我给你办。”就冲着他不贪这一点,马如建就认下他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马家过年马如建很聪明,他姐马如月确实就是这样的人。马青山都没有料到马如月关上了一道门却给他开了一扇窗。将自己的田地投到了罗举人名下。回到家里,对妻子一说两人相视而笑,轻轻的松了一口气。“我觉得如琴说得对,人就是要将心比心。”马青山道:“看吧,她现在也只针对大哥一家人了。”马黑山是无意知道马青山居然将田土投在了罗举人名下。就问起了他原因。“那日去县城里,遇上了罗举人,我一个粗人没想却和他相谈甚欢,然后就主动提出让我投田了。”马青山这会装蒙,挠着头道:“我都不知道自己有这般好运。”“老三,你看能不能帮帮我,给那罗举人说说,让我也投到他名下可好”马黑山道:“咱们是兄弟,有福有享,有难同当,你可一定要帮大哥的忙。”“大哥,您也知道,我这人脸皮薄。”马青山自然是不会蠢到去帮忙了。事实的真相自己也是知道的,让他去找罗举人,岂不是自找尴尬。没准儿此事一过,罗举人连他是谁都记不起来了。“要不,你让大嫂去找他。”马青如想起一个办法,一竿子将事情支得老远:“那罗举人姓罗,是大嫂的宗亲呢。”“老三,你”同一个姓都是宗亲,全都找他全都要投田土,怎么可能马黑山知道这是老三的借口,此事也不想再提。老娘死了,再也没有理由让二房为他做什么了,心里越想越失落。这些年,总是算计着,他是当家人,总想着什么事儿都能对自己利益最大化,没料到,算来算去算成了空。马如青还真是够狠,一点儿也不顾忌亲情。不对,都是马如月那死丫头干出来的事。对马如月,马黑山是真正的忌惮着呢。有时候就想不明白了,她怎么突然间变了一个人呢。就是嫁到江家后变了模样。江家大房,原本以为是江二老太爷手中的一个工具而已。对江二老太爷他虽然没有正面打过交道,但也知道这人心眼花样儿都多着呢。果然,江二老太爷居然还占了大房的一个布行,只是没能吃得下,硬是给吐出来了。马黑山知道,这其中有着马如月的手笔。江家大房的崛起也就算了,江智荣四兄弟的发展外人却是有目共睹的。“唉。”夜里,罗氏叹息一声。“又怎么了”马黑山皱眉问道。“我说,你以后能不能别和二房的人闹了。”罗氏道:“你看看咱们村上,你再看看老三,就咱们家没得靠山。”“你我”马黑山第一次觉得他失算了。“那,以后你多去和她唠唠嗑。”马黑山道:“将关系拉好,我再不吵了。”马黑山一直想不明白,他到底错在了什么地方。老宅的人再不和自己找麻烦,谭氏的日子过得也舒心起来。不管罗氏也好,还是老三家的来了也罢,谭氏和她们聊上一聊都没有问题的。过年了,马如月带着三个孩子和江景远一起回了马家大院。马如建也带了兰英回来,还带回一个好消息,兰英有了。“快休息去,可不敢累着你了。”关一珊将兰英从厨房里给撵了出来:“这儿油烟大,回头用闻了难受得慌。”“要不,我帮忙烧火吧”兰英不好意思极了。“让你的丫头来帮忙就好。”关一珊笑道:“也让我享受一下使唤丫头的感觉。”马如月也派了秋菊去帮忙。江景远就坐在旁边听她们拉家常。“娘,我寻思着,咱们是该添下人了。”硕大的一个院子里,若不是自己和兰英带了人和丫头回来,一家子的吃喝拉撒却要关一珊一人操持也实在是太累了:“还有啊,如海地里的帮工也得多请几个了。”在马如月的建议之下,马如海请了短工和长年。长年就是长年累月帮忙干活的人。他们是马家村本村的同宗兄长,干活老实不耍滑头,马如海请了他们帮忙干活自己也轻省了不少。每到摘果子农忙抢收时,忙不过来了就又请短工。马家村但凡勤快的人只要有空都会跑来帮马如海。田投了马如青名下,钱又可以在马如海这儿挣,孩子们又在马家上学堂,不知不觉中,这一家子已经成了全村人的大恩人了。自从马家大院修起后,半山腰的那几间屋子就成了先生的住宿和学堂,余下的屋子被马如海用来堆余粮。“这事儿你们姐弟自己商量。”谭氏说不管还真是不管了,她现在就想抱孙子:“如青那边该是三月间生吧;如建这个是”谭氏扳着手指算日子。马如月看着谭氏的模样笑了笑。看来还真是不管事了,只想着儿孙满堂。关一珊带着几个丫头到底将年夜饭端上了桌。正准备开饭时候,江智远到了。他这个知县可真正是累坏了。到年关的时候,大家都休沐了,但是马如月说越是年关越要小心火烛之类的危险事情,所以他亲自带了江智路一起出外去察看,最后江智路和江智荣兄弟回江家大坝,他才跑到马家村来蹭饭。严格说来,这是马家大院修好后他第一次踏足。大院里四下里都挂着红红的大灯笼,关一珊准备了两桌,下人就和孩子们凑一桌了。欢声笑语,酒菜飘香,让江智远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年少时光。他是富家公子,自小就是在幸福中长大。直到那一年家庭遭受重大变故,偿尽了人间冷暖,也收获了马如月这个娇妻。“我也喜欢这样的团年饭。”马如月今晚喝了些马家的酿酒,整张脸红彤彤的:“有时候,我一直想不明白,功名利禄又有什么好,山珍海味也不及这一桌子家常饭菜香,更难的是和家人同饮同欢。”“是啊,也不知如青现在怎么样了”谭氏看着这桌子饭菜,一一扫过儿女媳妇:“他在京城,离家远,也不知道哪一年咱们家才能真正的吃一次团圆饭了。”孩子小的时候家里穷,吃的东西少,过年也不过是多两碗菜,饭能吃个饱就不错了。一天天的孩子长大了起来,孩子们成家立业也能挣钱了,可是,聚在她身边的时间却少了。马如青在京城为官,马如建搬到了县城边的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