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宁疏虽心疼兄长,担心他的安危,但她也深知,这是唯一的机会,他没有第二条路走,且兄长之意已决,她再劝也是徒劳,干脆也就遂了他的心愿。出征那日,宁疏特地早起去送他,今日天阴有风,恰巧赶上送行,那簌簌的风声将离别之境渲染得更加悲切,忍着心中的伤感,宁疏将一瓶药丸给了他,“这是承誉寻来的,说是将这个放在肚脐中可预防瘴气侵体,大哥你千万要保重自己,爹爹他肯定也不忍看你为了他而牺牲自己,若然实在攻不下,那就及时撤兵,万莫逞强”未免妹妹记挂,文之仪点头应得干脆,此次回京,唯一的遗憾便是没能见到弟弟,文之尧晓得之仪在大皇子那儿,也隐约听闻大皇子与安王有矛盾,他不希望妹妹为难,并未提出要见之仪的要求,只想着应该凭自己的实力,拯救家人。但愿下次再归京,就是他们一家人团聚之期。临行前,文之尧并未多言,只叮嘱妹妹照顾好自己,得空去见见之仪。而后他再未逗留,毅然翻身上马,奔向祸福未知的前路。大哥来去匆匆,宁疏这心里难免又要空落,承誉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打算带她出去走走,游山玩水,免得她一个人在家落寞,胡思乱想。六月半乃是梅子成熟的季节,这一大清早,薄雾缭绕,不算热燥,承誉打算带宁疏去山上采摘梅子。前两日她还想摘些梅子做蜜饯,承誉的提议正中她下怀,用罢早膳,两人便乘坐马车去往青云山。半山腰有座寺庙,宁疏想去求签,便央着承誉一道去了。料想她是要问吉凶,在她跪着虔诚求签之际,承誉已然悄声嘱咐陈序去跟解签的老者说一声,待会儿不管她求的是什么签,都要往好处去说。然而宁疏抽的居然是下下签,老者拿到签文时,不由冷汗直冒,心道这样的签怎的往好处说啊宁疏心下忐忑,只因这下下签一看就是凶兆,但仍旧抱有一丝希望,颤声询问,“老先生,我家有人出远门,我想问吉凶,您看这签文,可是不大妙”这老者已收了银子,唯有按照那人的意思,胡编乱造也要往吉兆上扯,“幽林生魑魅,浓雾隐邪祟,月升夜渐寂,障目怎堪归。此签乃破釜沉舟之势,看似是凶兆,实则暗藏生机,穷凶极恶之境,会有贵人相助,就看他是否能把握住那个契机。”老者之言模棱两可,却又暗藏希望,倒令宁疏的心稍稍安稳,承誉顺势安慰道:“打仗皆有危险,但你哥不是头一回行军,他有经验,加之先前已有几位将领失败的先例,料想他定能从中总结出经验,趋利避害,化险为夷。”他的言辞温和有力,轻易就抚平她那颗不安的心,加之老者之言带给她希望,宁疏也就暂放忧虑,开始期盼着兄长凯旋归来的日子。求罢签之后,她才随着承誉一道上山去摘梅子。山路之上绿荫成片,风吹枝叶哗然作响,偶有日光漏下也不觉热燥,一路走来凉爽惬意。到得一片梅子林,陈序并未上前,而是守在远处,不打扰主子与文姑娘独处。林中硕果累累,色泽青翠的梅果挂满枝头,因着要做蜜饯,需要的梅子较多,两人一起摘了半篓子才停手,而后承誉让她到一旁的大树下歇着,而他则又摘了些野果到河边去洗。这些事他不想假手于人,只想亲自体验,为自己心仪之人,不管做什么事似乎都是一种乐趣。背靠着大树席草地而坐的宁疏正好歇歇脚,上山虽累,但能和承誉一道,她心甘情愿,毕竟这是属于两人的美好回忆,辛劳过后的时刻格外充实。等他归来的档口,宁疏顺手在草地上捡起一片叶子,又自发间取下一根簪子,在叶子上写写画画。才写了一半儿,手中的叶子忽然被人抢了去,受到惊吓的宁疏回首一看,原是承誉悄然归来,顺手偷走了她的叶子。不愿让他瞧见那些字,宁疏慌忙去抢,“还给我”她越是紧张,承誉越是好奇,将手高高举起,偏不给她,宁疏的个头在姑娘中不算矮,但一站在承誉面前,还是低他一头,够不着的她只好努力的踮着脚尖,试图从他扬起的手中抢回树叶。眼瞧着可人儿离他那么近,红润的双唇近在眼前,恍了他的神,心中的悸动难以压制,承誉顺势在她唇间轻啄一口。骤然被亲,宁疏小脸儿顿红,反手捂着唇,嗔他一眼,“你你怎么欺负人呀”就喜欢看她这般撒娇嗔怪的俏模样,坏笑着的承誉趁机讲起了条件,“想要亲我一口便还与你。”若是被他瞧见那些字,指不定又会笑她,权衡利弊后,宁疏决定按他的要求来做,仰起小脸,飞快的在他面颊印下一吻,而后朝他伸出手,“现在可以还给我了吧”岂料承誉居然耍赖,“可以给你,但要等我看完。”亲都亲了,他居然变卦气得宁疏娇哼轻嗤,“你这人怎的说话不算话”懒得与他理论,宁疏着急去抢树叶,承誉一再后仰,两人疯疯闹闹,没留神他向后倒去,宁疏一不小心就趴在了他身上,刚要起身就被他一把搂住后背,如此近距离的凝视和接触,惹得宁疏心跳莫名,闪躲的眼神中流动着异样的光彩。笑凝着她,承誉好言与她商议道:“才刚开玩笑,这回认真的,亲脸不算,亲一下唇,我就给你。”第65章 我可没说过喜欢你东西在他手上, 宁疏没得选择, 只好顺着他的意, 但又提前警示道:“这可是最后一次, 不许再耍赖, 不然我会生气的。”承誉信誓旦旦的点头应着, “不蒙你,尽管放心。”半信半疑的宁疏准备一试, 但又害羞, 不愿被他盯着瞧, 于是抬起小手捂住了他的眼, 而后鼓起勇气凑近他。高挺的鼻梁下,那两片唇瓣薄润水嫩,这样爱昧的姿态本就让人脸红,再细看之下, 宁疏竟觉心头悸动,砰砰直跳, 正犹豫之际, 就见他唇瓣微张,极为不满,“蒙着我的眼偷看我你打算看到几时”随着他的唇瓣开合, 轻吐言辞, 她甚至能看到他的舌与贝齿来回碰撞,此景此景,极为惑人, 不敢再细看,宁疏将心一横,低眸印上自己的唇在她的想象中,蜻蜓点水的一触便可结束,但他似乎并不满意,猜到她很快会抬身,趁她尚未来得及直起身子,直接抬手将她拥紧,迅速翻身将她翻转至绿油油的草地上。这一切来得太迅猛,宁疏根本来不及反应,也推不动他,只能呜咽着以示反抗,然而抗议无效,得逞的承誉唇角微弯,紧跟着将柔舌长驱直探,攻陷她的檀口,汲取那醉人的香津。奇妙的感觉渐渐令她沉醉,苏麻发软的她甚至忘了去反抗,就这般任由他浓情深吻,这一吻,天地无挂碍,惟余风声鸟鸣,以及远处那似有若无的潺潺水声,流淌在心间,弯弯绕绕,记不起起点,也不愿有终点原本这一切都十分美好,直至她隐约感觉到他某地儿似乎有了变化,羞窘的她这才清醒过来,急忙推开了他。才刚她一直温顺配合,他也就没再太用力,以致于骤然被推,他没有防备,顺势歪在一旁,笑吟吟地望向她,“怎的喘不过气儿那你休息会子,咱们再继续。”“你少来,不许再耍赖”宁疏让他将那片叶子归还,他却不肯给,一边攥住她手腕,不许她来抢,一边偷瞄上面的字,“承君之恩温如水,毁誉参半流语飞,”看着叶面纹路上留下的字句,承誉心间微动,轻笑道:“原是我的藏字诗,为何不许我看我又不是不晓得你喜欢我。”这人可真没羞,不愿如他之意,宁疏反驳道:“我可没说过喜欢你。”仔细一想,似乎还真没听她说过,当日告白的是他,她并未明确表明过她的态度,承誉顿觉不满,“那你现在说也不晚。”字都被他看完了,她也没什么好怕的,再不愿被他威胁,小脑袋一别,娇哼拒绝,“不说,没心情,你说话不作数。”不说也无妨,他有的是法子让她心甘情愿的说出来。承誉兀自笑笑,拿起一旁的枯枝,在那两句诗后面又续写了两句。宁疏一直在旁打量,但又不愿近前,假装漠不关心的模样,待他写好之后,本以为他会主动递过来,哪料他竟道:“想知道我写了什么吗说你喜欢我,我就让你瞧。”果然是有条件的,宁疏才不上当,忍着好奇扭身不理他,扯下一旁的狗尾草捏在指尖闲闲的转悠着,心似猫抓,嘴上却逞强道:“没兴致。”承誉还想再诱哄,忽闻陈序来报,“殿下,何檐回来了。”闻听此讯,承誉再不嬉闹,命人先将那筐青梅背下山去,又牵着宁疏的手,向半山腰走去。她一向识趣,从不多问他的事,除非他主动提及。承誉并未将她当外人,否则也不会让陈序当着她的面儿汇报。路上他已与她大概说了何檐的情况,原来此人对机关颇有研究,承誉正是看中他这个技能,才想去拜访。先前他已来过一次,却被何檐拒绝,后来何檐便离家出游,一月未归,但承誉并未死心,听闻他已归来,这才打算再去一趟,以示诚意。宁疏默默听着,并未表态,不由想起兄长的话,看来承誉真的在暗中谋划些什么,但她并未多问,只装作不知情。绕过一片竹林后,两间竹子搭建的屋子映入眼帘,屋前的石径弯曲如河,将地面分为两半,左边种花,右边种菜,既能赏景,又能果腹,这样的环境惬意自在,看得宁疏心驰神往。承誉将那片树叶给了她,留她在院中相候,而他独自进去。宁疏接过树叶,淡笑以应,她当然明白男人谈正事时,女人不该在场的道理,自然不会怪罪。待他转身后,她才将树叶翻转过来,果见下面续写了两句:身煎心宁荡浮尘,月明星疏迎旭辉。他这是回了她名字的藏字诗呢宁疏心下微甜,将树叶收好,心情极佳的她在小院子的花园里帮忙侍弄花草,打发光阴。屋子高出地面,需上三层阶梯才得入内,立在门前的承誉理了理衣衫,这才抬手敲门。紧跟着竹门被打开,一位并未簪高髻,只将长发拢于脑后的青年男子自门缝中显露出真容,远处的宁疏随意瞄了一眼,那人年纪瞧着不大,二十出头的模样,双眼不算大,但眸光深邃,青叶白衫,尽显淡薄之态。瞧见承誉那一刻,他并无任何惊讶,显然是认得的,但并不怎么欢迎,“你怎的又来上回我已经明确表示过,不会再入世。”上回承誉没能做足准备,吃了个闭门羹,回去后他便开始打探关于何檐的往事,晓得因由之后,他才又来与之讲条件。离得远,宁疏也听不清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只瞧见那人无奈一叹,闪过身,允承誉进去。紧闭的房门隔绝了谈话,宁疏没再仰头去看,拿起一旁的水瓢,静下心来,在园中浇着水。大约过了两刻钟,“吱呀”一声,房门再次被打开,宁疏回眸就见承誉沉着脸出来,看样子两人的谈话并不愉快。那人并未出来相送,漠然关门,再不理会。两次相请皆无果,承誉终是没了耐性,离开时拂袖嗤道:“此人当真是冥顽不灵”宁疏跟在一旁劝道:“这种高人往往都视钱财如粪土,得拿他想要的东西做条件才有说服的可能。”“他喜欢的”承誉倒是想找,奈何已经没这个机会,“他钟意的女人已经不在人世,我打听过她的死因,提出为她报仇,他却不肯接受,说即使杀了仇人,那姑娘也不可能再复生。除非她能活过来,还能站在他面前为她跳舞,否则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入世。一个故去之人,如何复生他这分明是在刁难我,变着法儿的拒绝。”呃这个条件还真不好办,宁疏顺口闲问了句,“那你可知他心仪之人究竟是谁”“听月楼曾经的花魁之一,玉棋姑娘。”这名字好生耳熟,宁疏似乎曾听书情念叨过此人,说她二人感情甚笃,奈何玉棋红颜薄命,未能与情郎相守。如今看来,这位情郎指的就是何檐思及此,宁疏决定去找书情打听一番,但若承誉知晓,估摸着不会让她去听月楼,她也就没跟他明说,挑了个他不在府中的日子,乘坐马车,由侍卫跟随着,她准备悄悄的去见书情,一去才知书情并不在此,巧姨说武安侯此次归京后便为花了大价钱为书情赎身,将她安置在一座别院中。如此甚好,至少她不用再为其他客人唱曲儿奏乐,打听到她的新住处之后,宁疏又赶往芳林苑去找她。下人不认得她,拦着不让进,宁疏遂将一支书情赠与她的玉梅簪交给下人,让他拿去通报。一见玉梅簪,书情便知是故人来访,忙让人请她进来。两姐妹阔别许久又再重逢,自是感慨颇多,瞧着书情面色红润,姿仪丰盈的娇俏模样,宁疏笑打趣,“姐姐的气色越发好了呢看来武安侯对姐姐很是疼爱。”书情掩帕轻笑,算是默认,而后拉她坐下,笑问道:“妹妹你呢想必安王殿下待你也是极好的。”他二人之间颇为复杂,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宁疏也就简而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