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8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87(1 / 1)

d,以后再说,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如何利用黄汴说得这事情做文章。“黄先生,按你的预测,要有多久,这些劣币会影响到整个江南市场,使得百姓感觉到钱不足钱呢”张璟问道。闻言,黄汴一愣,他没想到张璟竟然会信自己,本来他晚上故意截住张璟,也只是想死马当活马医一下而已。毕竟,找人揭发南京宝源局铸劣币一事,于他而言,事不宜迟,否则,每拖一天,他的损失都很大,所以他今天才第一次见张璟,就主动找张璟了。没想到,张璟听了他的话,就直接信了,这实在出乎他的预料,终究,平常人听了他的话,都不会信朝廷官员敢自己欺上瞒下铸劣币。可是,事实就是如此,只要有人愿意好好去江南查查,就一定能查得到那劣币的流通源头的。心里这般想着,平复了好半会心情,黄汴又想了一会儿,才对张璟道:“按照如今劣币的出现数量,依我看,想要普通百姓感觉钱不足钱尚需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行。”138、无凭无据“一年”闻言,张璟呢喃了一句,又再问道:“你确定吗”“嗯应该差不多就一年。”黄汴点头,又解释道:“如今江南市场上,流通的劣币其实还不算多,至少在我的那些生意进项里,所收到的劣币并不算多,还没有让我的损失太过言重。”说话时候,黄汴又从怀里,摸了一块抱着东西的锦帕,然后当着张璟慢慢的打了开来。期间,张璟一直看着,只见那锦帕里,包着的是一堆铜钱。不过这些铜钱的色泽,看着较之一般的铜钱,实在是有些黑。“这是”看着眼前的这些铜钱,张璟疑惑问道。黄汴先是把锦帕里的那堆铜钱拿到张璟面前道:“国舅爷,这便是自从朝廷下旨铸造泰昌通宝以来,江南各地流通的劣币。”而后,他又从口袋里,取出了几枚一样的泰昌通宝,张璟看着,明显感觉这几枚铜钱,比锦帕里的那堆铜钱,色泽更好些。“这几枚都是成色足够的泰昌通宝,国舅爷请细看。”黄汴又道。闻言,张璟从两类铜钱里,取出几枚铜钱,细细看了起来。确实,这些铜钱拿在手里,与那些成色足够的铜钱对比,就让人觉得分量有些不足,想来是里面铜减少了,多放了铅。“这些劣币,铜铅分量如何比对的”张璟问道。“多数都是按铜五铅五的分量铸造的,少数一些劣币,差不多按照的是铜四铅六的分量铸造。”黄汴想了想道:“大概是铸币者刚刚尝到铸币的甜头,又怕一次性铸造了太多数量的劣币,导致市场大乱,对他们不利,所以在有计划的慢慢的把劣币流入市场,从而使他们掠夺百姓财富时,不会一开始就闹出太大的市场动荡,导致物价飞涨。”闻言,张璟问道:“这也就是你适才说的,他们这样流通劣币,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让百姓觉得钱不足钱的原因吗”“以现在江南市场上的劣币流通数量,差不多是这样。”黄汴点头应道。而后,黄汴又从锦帕里,取出一枚最黑的铜钱,话锋一转道:“不过,如果像这样的铜钱,或者是质量更差的铜钱,日后出现市场更多,流通的劣币质量更差的话,就算铸币者刻意控制劣币流通市场的数量,但江南市场因此崩溃的速度,只会更快。”“大概要多久”张璟问道。黄汴想了想,不确定道:“最快的话,也许半年功夫,慢的话,也许八、九个月,市场崩溃都是有可能的。”张璟听后,也是跟着点了点头,但并未多说什么。其实他对于这种深奥的经济规律是不懂的,不过张璟却知道黄汴说得应该是对的。因为张璟记得,真实历史上,魏忠贤被朱由校派去整治江南铸币案时,正是天启二年的时候。记得那时候,好像是因为市场上流通的劣币太多,导致商户做生意收到的劣币太多,自己的财富大量缩水,又被当时已经由东林党人控制江南官府,强制要求商户接受金陵宝源局铸造的劣币,结果直接就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的市场后果。无可奈何,最终多数商户都选择罢市,逃亡江南市场,而剩下的选择在江南坚持的商户,多数都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因为财富急剧缩水,从而走向破产。不由得,张璟认真看了一眼黄汴,心里面他明白,面前这个今天就见他一面,就敢拦他的路,还敢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让张璟和东林党人作对的大胆的家伙,在商业上,确实是有些门道。起码,这预料市场发展的本能,也就注定了他的商业天赋,毕竟这种天赋,注定黄汴将掌握大市场,领先他人一步。这也怪不得黄汴能成为江南豪商,还养了一个昆曲戏班,要知道这个时代,能养得起一个大的戏班的人,基本上都是非富即贵的人,普通人明显没那个本事。“这样的话,恐怕现在很难告得了金陵宝源局了,毕竟江南市场并未出现大的波动,朝廷和陛下没察觉到劣币霸占市场的危害,我就是想帮你,以现在的情况,是很难的。”张璟有些为难道。“那该如何是好”黄汴听后有些焦急道:“劣币一日在江南,江南百姓就得受一日迫害,而这其中,我们这些良民商户,所受损失却是最重的,到时候江南真若因此罢市,朝廷感到事情棘手再派人整治,那就真的迟了。因为事关能不能保住他的身家,即使往日里,在商场上,黄汴面对达官显贵,豪商巨富,都能以出色冷静的头脑应对,可是现在的情况,也让他完全没有了往日所保持的理智了。“这也没办法,你也知道如今朝政已被东林党人掌控,无凭无据,你便告发东林党人铸造劣币,谋取私利,你说在江南市场尚未崩溃之前,能不能告发得了他们就是陛下,恐怕也不会信你的告发之语。”张璟回道。“无凭无据这怎么会是无凭无据”黄汴听后,一把拿过那锦帕,指着锦帕里面的那堆劣币急道:“有这些劣币在,怎么能说无凭无据呢”“难道有这些劣币在,你就能证明这劣币是由金陵宝源局造的吗我且问你,倘若你告发东林党人成功,你如何能证明这些劣币是金陵宝源局造的而不会是民间百姓私下铸造的劣币呢”张璟反问道。“这怎么可能这可是泰昌元宝,劣币流通江南这才几个月,也就比朝廷下旨铸发泰昌元宝晚些时间,就这一点时间,民间怎么可能有时间私铸”黄汴问道。“怎么不可能既然劣币流通江南的时间,比朝廷下旨铸发泰昌元宝晚一会儿,那就说明在时间上,民间私铸劣币是有可能的。”张璟回道。“国舅爷你未免把民间私自铸币想的太简单了吧,就这么点时间,我不信朝廷和陛下会信这些劣币是由民间私铸的。”139、这世上哪有什么王法见黄汴如此激动,依旧不信自己所说,张璟觉得他必须要好好的浇他一盆冷水。从而让黄汴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以东林党那帮文人的无耻程度,和历朝历代朝廷官府的腐败现象,到底会不会不信劣币是由民间私铸的,而是金陵宝源局为了谋利铸造的。“黄先生,依你所见,假如我真的帮你把劣币这件事情告诉陛下,陛下不是蠢人,又有前朝诸般先例事情,自然知道劣币大量流通市场,会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到时候一定会下旨彻查的。”说到这里,张璟故意停顿了一下,看了眼黄汴。而黄汴听到张璟所说,脸上自然是溢满了惊喜,毕竟按照张璟的话语,很显然张璟是可以轻易帮他把这劣币流通江南之事,告发到朝廷和皇帝那里的。当然,黄汴自然也没有怀疑张璟所说,毕竟,张璟是大明新进的国舅爷,说这话是有底气的,若是换了其他人,黄汴自然要考虑对方是不是骗子,说的是真是假。只是,张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看到黄汴脸上的惊喜神色后,张璟便突然语锋一转道:“不过,到时候黄先生告发金陵宝源局,引得陛下震怒,下旨彻查江南劣币一事,敢问黄先生一句,你那时可有证据证明劣币是金陵宝源局所铸吗”“这有何难只要陛下一旦下旨彻查,到时候直接派人搜查金陵宝源局,他们在宝源局铸了那么多劣币,不可能一点儿痕迹都不露的。”黄汴十分想当然道,至于张璟口中的证据,他却是没有的。别看黄汴派人查到了江南劣币的源头,但是那也只是他暗中派人查访的,真的让他拿出证据,证明金陵宝源局是铸造劣币的源头,那他是根本没有证据证明的。这很正常,毕竟真要是让他掌握了金陵宝源局铸造劣币的铁证,黄汴哪里还需要找门路来告发,直接找那些和东林党人不对付的其他党派的科道清流的言官就行了。有这些言官在朝堂上弹劾,管你是多大的党派,都得被他们弹劾得灰头土脸,甚至一蹶不振,从此团灭,然而,黄汴说到底,还不是没有证据证明劣币是由现在东林党人掌管的金陵宝源局铸造的吗不然,真让黄汴掌握了证据,他怎么可能会来求张国纪和张璟这样的按理来说根本没有弹劾权利的皇亲国戚呢想想也是,动用国家资源,铸造劣币,挖国家的墙角,从而谋取私利,如果那些主谋此事的东林党人真的一点儿防御措施都没有,就可以随意的让别人挖出他们的内幕,那这些敢挖国家墙角的东林党人未免真的太自大了吧“是吗你也太高看那些东林党人了,真以为他们是正人君子,一点儿防备都没有信不信,你今日告发,当天金陵宝源局就可能收到风声,销毁各种铸造劣币的痕迹,并且反告你们污蔑朝廷命官,让你们在江南立足不了。”张璟有些嘲笑道。听了这话,黄汴一惊,楞楞回道:“不会吧他们怎么可能能这么快销毁痕迹而且,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无耻的人,明明是巧取豪夺的人,竟然还这么强词夺理,说别人诬陷这世上还有王法吗”“王法这世上哪有什么王法,无非是敢治罪和不敢治罪的区别而已。有的人明面已经能够治罪,但没有朝廷和陛下的默许,谁敢去治罪”张璟闻言,冷冷一笑,接着说道:“而且,销毁证据又有何难只要这帮人逼急了,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做出来的。”“比如,恐怕在朝廷下旨彻查劣币一事时,那金陵宝源局可能就会在之后,因为铸币出现什么火灾、爆炸之类的意外事故,最终把所有证据都销毁,让你想派人彻查,都找不到人和东西去查。终究,毁尸灭迹,可是最好的销毁证据的方法”随着张璟这一番话说完,黄汴脸色当场一变,原本的惊喜神情立马消失,取而代之的却是那一脸踌躇。想了好半会,黄汴才愁着脸问张璟道:“国舅爷,莫非这劣币一事,没有证据,真的告不了那帮控制着金陵宝源局的东林党人了吗”问出这话,很显然,黄汴已经认同张璟所说的话了。确实,以如今东林党人掌握朝廷大权的情况,除非有确凿的证据,可以一锤定音的证明金陵宝源局铸造了劣币,并且将之流通到江南各地。否则,就算张璟帮黄汴,把关于劣币的事情,全部告诉给朱由校,只要没有确实的证据给金陵宝源局定罪,恐怕到时候真的会没有任何办法,去治罪那些真正靠着铸造劣币,谋取私利的人。而且,就算朱由校真的去派能臣干吏去查得话,恐怕很大可能性,真的会像张璟说得那样,随便出些爆炸、火灾的事故,把那些证据全部销毁,让你根本查无可查。“确实如此,所谓捉奸捉双,捉贼拿赃。没有证据,照我看来,你现在最好还是不要去告发了,那基本是很难成功。”张璟说道:“不如回去坐等,等到江南因为市场上,劣币充斥,形成钱不足钱,商户罢市,工商崩溃的结果。到时候,木已成舟,只要你带着证据去上报朝廷,证明金陵宝源局就是江南铸造劣币的源头,对方以后就是做出任何应对之策,那都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坏处。”“等不可能的”黄汴脱口了一句,而后反应过来道:“我不可能等的,劣币一日在江南,我们这些江南商户就一日遭受损失,不早日清除劣币,我们肯定会因此破产的。”“国舅爷你说我怎么可能会等到那个时候也许我还没等到劣币彻底影响江南市场时,就已经提前破产了。”黄汴道。而张璟听了黄汴这些话,心中对于黄汴的心思,更加了然。只听得,张璟道:“所以,依我看,黄先生为今之计,还是先回江南,收集金陵宝源局铸造劣币的证据最好”140、驱使地头蛇“收集证据”黄汴听后,谨慎的又问一遍确认道。“是的,就是收集证据。”张璟点头道:“若有了这劣币是由金陵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