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明末好国舅>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9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明末好国舅 分节阅读 95(1 / 1)

d奶个熊的不是人顺天府,通州,北运河段,漕运繁盛,是北方屈指可数的内河船运。漕运在中国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候。汉书有言,“又使天下蜚刍挽粟,起於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锺而致一石欲肆威海外,乃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辟地进境,戍於北河,蜚刍挽粟以随其后。”这说的是秦朝,通过北运河,给北方边地将士,运输军需物资。到了后汉初期,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淮陵侯王霸,“又陈委输可从温水漕,以省陆转输之劳,事皆施行”。而汉末曹操掘泉州渠北征乌桓,大破塌顿于柳城时,也是“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虐渠。又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虽然那时候,北方漕运没有大规模的挖掘运河,但北运河段的诸多自然河流,早就被聪明的古人所用了。到了辽国时,辽人窃据燕云十六州,将当时成为燕京的京师改为南京,北运河的漕运对于辽的南京便十分重要了。故而,辽国的奇女子萧太后,下令开挖运粮河,自辽东辽阳输送大量粮秣以供应南京,漕粮从营口入渤海,到天津沿潞河一线向南京转运,在张家湾渡头,转萧太后河入辽国京师,也是因此,北运河段的张家湾渡口就开始成为北方漕运枢纽,历经伪元,时至今日,更是越发重要了。作为漕运北端枢纽,繁华的通州张家湾渡口,依旧是“官船客舫,骈集于此,弦唱相闻,最称繁盛”。即使漕运南方,因为山东、河南的灾情,沿岸漕军不断搜集船只,用于运救灾粮食,但这却依旧是丝毫不影响张家湾渡口的繁盛。毕竟,漕军那帮漕运水卒,搜集船只,也只敢找普通百姓和一些没背景的富户,强行借船。其他那些有背景的富绅官老爷,除非人家自愿带船赈灾,否则借漕军那些兵将胆子,上门借船被拒绝后,都不敢再提一个借字。故而,南方到山东地界,就算漕军急着借船只运粮,但依旧有大量的船只,在运河上运载着其他货物,南北的商业运输,丝毫不受那些运河上粮船的影响。渡口上,张家湾巡检司的人,不断巡视着,寻找着混迹在人流之中的不轨之徒。随着山东灾情的发生,不少灾民已经躲避了朝廷的层层拦截,进入了顺天府地界了。只是,这些北逃京师,希望在京师活下去的灾民,显然是想错了,京师虽然是大明都城,但此时也没有多少多余的粮食,来救济他们。毕竟,京师的粮食,也多赖南方供给,而山东、河南等地的灾情一开,京师能先忍着让江南漕粮先运去山东,不和江南要漕粮就不错了,还想要京师匀出粮食给灾民,明显十分困难。而想在京师等朝廷救济的灾民,如今等不到救济,自然生活穷困,无衣无食了。他们有的人能够在京师找到事做,勉强维持;有的人还能继续回到山东家乡,等待江南的赈灾粮可大多数人,却是回也回不去,也在京师找不到事情做,不想被饿死的话,最后只能去偷去抢,以此求一条活路。所以,这些日子,自皇帝大婚后,顺天府上下可是忙坏了,所有的差役齐出,去抓捕那些违法乱纪之人,直接抓得把牢房都填满了,不够用了。而张璟的熟人顺天府知府胡维霖更是没得一刻功夫闲下,基本什么事都没做,就是整天在公堂上,去审理那些鸡毛蒜皮的偷抢案子。渡口上那些巡检司的人,此时要查的,也就是那些在渡口这人流密集处,伺机偷窃的毛贼。当然,各地都有自己的黑恶势力,他们和官府中人勾结,在这码头上行恶事也不怕。故而,巡检司的人,抓也只抓那些不被他们保护的外地毛贼,至于其他的本地毛贼,自然不在此列。终究,巡检司的人就是怕那些灾民个个有模学样的偷窃,把顺天府的治安搞乱,防止闹出民变,至于本地这些受保护的毛贼,他们作恶,都有官府给的尺度,两者之间都有默契,只要事情出得不大,那都好说。官贼勾结,无论哪朝哪代,基本都一样,这一点到了后世也是如此,地方官府要钱,还有人为他们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而那些黑恶贼子,也要混饭吃,两者苟合,自有道理。一艘大船缓缓驶进张家湾,立刻引来渡口上,不少操着各种方言的脚夫,争相去渡口口岸等着。这些脚夫,多数都穿着有些破烂的短褐,明显穷困无比,他们都是靠着卖苦力气,在这张家湾渡口,为南来北往的船商搬运货物为生的人。当然,若是常年在渡口走动的人,一定会发现,这些脚夫里,多了很多陌生面孔,他们不是别人,都是那些在京师等不到赈济粮食,只能自己找路子谋生的人。此时,渡口上的脚夫们,见到有大船来,自然高兴,毕竟,这意味着他们又有活计可做了。不过,有的脚夫兴冲冲的去岸口等着,有的脚夫却没去。没去的脚夫自然不是傻,不想赚钱,而是他们心里清楚赚不到钱。他们都是做了几年的有经验的脚夫,自然比那些没经验才入行的人清楚,别看那是艘大船,但是吃水浅,一看就知道没多少货物。说不得船上的人就能把货物搬走,哪还需要他们远处,船头上,望着近在咫尺的通州张家湾渡口,一个穿着锦衣卫百户衣服的高大英俊的儒雅青年,脸上一路北往的疲惫脸色消散,转而化为喜悦激动。“奶奶个熊的,终于到了,那熊蛮子真他奶奶个熊的不是人,叫老子受这么多罪”大概是在船上受了熊廷弼不少气,这儒雅青年爆了不少粗口,一点儿和他身上的气质不相符。不过,骂完之后,心里气舒服了,这青年眼神越过渡口,看向了京师方向,眼神锐利。心里面,他暗道:这一次,我许显纯一定要上位156、粗中有细见已经到了渡口,许显纯心中有气,没有去招呼熊廷弼,而是自顾自的招呼自己随行的几个锦衣卫番子,到下船的地方,等船靠岸,准备下船。事实上,也不需要许显纯通知,对于入京十分迫切的熊廷弼,自然也关注行程,许显纯在下船地等着时,熊廷弼和儿子熊兆珪也到了。下船口,风很大,吹得众人衣服抖动,沙沙作响。“熊经略来了”许显纯见了熊廷弼,声音不重不淡的打了招呼道,显得有些轻怠。虽然熊廷弼被罢官了,但他毕竟曾是封疆大吏,许显纯还是以熊廷弼的旧职称呼他。“嗯许百户好”熊廷弼笑着回道,言语之中,并未因许显纯的轻怠而不满。他知道,许显纯是因为他在江南主动献船运粮的事情,一直在生他气,而熊廷弼心中也有愧,自然不会和许显纯,在这事上多作计较。许显纯心里气着熊廷弼,当然不会去接熊廷弼的话,他仿佛没听到熊廷弼的话,眼神直勾勾的看着人头密集的张家湾码头,一动不动。熊廷弼知道许显纯心里气未消,对他的话故作不知,想到许显纯是武进士出身,应该也喜兵事,所以他又挑起话题。只听熊廷弼道:“许百户,远观这张家湾城,真是比州治通州城还要繁华啊世宗肃皇帝真果决之人,此处不建城,不以重兵留守,则通济不稳,倘若如此,到时京师必乱要说许显纯因为风大,没听到他的话,熊廷弼是不信的,毕竟,都知道他是个大嗓门,就算没用力喊,也比这船上的风声大,许显纯怎么可能没听到所以,只能说,许显纯在装没听到而已。当然,熊廷弼也无意揭破,外人说他心直口快是没错,什么话都说,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会与人相处,他什么话都说得都是朝政大事,他可不愿意朝廷大事,被那些不干实事的家伙给拖累,自然该说就说,该做就做。而现在和许显纯相处,明显就不需要什么都说,什么都做,特别是现在在他即将起复的时候,有些小事,熊廷弼自然要忍,否则除了岔子,他的追悔莫及。况且,许显纯的身份,也让熊廷弼忌惮,人家不仅是锦衣卫,还是皇亲国戚。若是许显纯记恨上熊廷弼,发动他的权利人脉,查熊廷弼其他的污点,弹劾熊廷弼,熊廷弼想想都有些忌惮,那样真可能断了他的起复梦。熊廷弼可不认为他真的没污点,虽然姚宗文弹劾他的事情,多数都是瞎编的,但这并不代表他清白,熊廷弼可相信,姚宗文这些文人没查到的事情,锦衣卫都尽力,肯定能查得到他的。到时候,以许显纯锦衣卫和皇亲国戚的双重身份,自然有办法把他的事情送到皇帝手里。毕竟,说起来,别看许显纯年轻,但人家也是当今陛下的长辈,家里隐藏的政治能量,可大着了其祖父许从诚乃是世宗肃皇帝朱厚熜的女婿,于嘉靖三十六年,尚嘉善公主朱素嫃。到了当今陛下朱由校,从辈份上论,套用后世话说,许显纯就是朱由校的表爷,妥妥的长辈。当然,君是君,臣是臣在许显纯自然不可能真的当他是皇帝长辈,但是,在某些事情上,许显纯明显有其他锦衣卫得不到的便利,就是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也忌惮他。诚然,皇亲国戚到了如今,政治上是起不了什么大的浪花,但中国自古便是人情社会,人情关系就是皇帝也不能免俗,熊廷弼可不敢想他的某些污点呈到皇帝面前,会有什么后果。听到熊廷弼提到了张家湾城,许显纯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心里也是十分认同熊廷弼所说。毕竟,能让他外祖父嘉靖皇帝,主动从宫廷伙食费里面扣钱建城的村落,自然有不同之处。张家湾是漕运北端枢纽,除了漕船以外,其他来往客商也十分繁多,这外来户一多,衣食住行都要花钱,张家湾还能不繁华当然,说到张家湾建城,这其中也有一段故事。“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军队不可避免的衰弱,再加上朝堂文官群体的安逸守成国策,以及对于军队武将的打压,所以明对于北方民族,转入守势。而嘉靖二十九年时,十万蒙古骑兵再次突破古北口长城,兵锋指向通州一带。彼时通州城早有防备,并未给蒙古骑兵可趁之机,但张家湾那时却是村落聚集之地,无城池可守。最关键的是张家湾建有通济仓,大明南来漕粮,多数便囤积于此。蒙古骑兵得知此事,当下毫不犹豫,避开通州城,绕道河东一线,直扑向张家湾。那时,如果张家湾被蒙古骑兵占领,通济仓存粮为之劫夺,蒙古人获得粮饷补充,京师的危险就更大了。幸得“都御史王竱驰至通州,收艚舟舣潞河西,勿使为寇用。寇屯河东二十里孤山、洳口诸处,阻水不得渡”,张家湾的粮仓,这才算是保住了。而经过此次惊险之后,王竱给嘉靖皇帝上书,建议在张家湾建造城池以保此处粮仓不失。时任顺天府尹的刘畿,也上书称在张家湾“建城便于保卫,利于固守”,要求在张家湾筑城。嘉靖皇帝可不是螨清抹黑的追求长生,自私自大的昏庸之君,在连接两道上书后,也意识到了张家湾的严重要性,所以决定立即抢筑张家湾城,以保这里的通济粮仓。他诏令顺天府丞郭汝霖、通判欧阳昱负责筑城,筑城材料不够,就四处搜罗,经费不足嘉靖皇帝就自己带头从宫廷伙食费里捐款,反正一句话,天大地大,筑城要紧,就是拆了皇宫都要建。当然,拆皇宫是不可能的,故而,为了筑张家湾城,大明拆毁了前朝通惠河废弃的河口石闸,还用掉了嘉靖皇帝给的三万两的伙食费,终是建成了这座护卫着漕运北端的张家湾城。城池建好,考虑其重要性,为保卫城池,明朝委派守备一员、驻防营兵五百人。这便是张家湾城的由来,许显纯武进士出身,又常在京师,对于京师周边的重要战略点,自然清楚。而熊廷弼刚才那话,当然也是触动到了他。不过,在反应过来自己点头认同后,许显纯登时摇头失笑道:“旁人都说熊经略是个粗人,可我倒是没想到,熊经略还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不声不响的,就给我下了套啊”157、多数儒生的缩影“怎么了许百户我怎么你了吗”见许显纯终于开口,这下子,倒换作熊廷弼装傻充愣了。“你说呢”许显纯没好气道。“那我可真就不知道许百户为何如此激动。”熊廷弼又是一脸疑惑道。这样子,可真有些气死许显纯了,他冷哼了一句道:“熊经略有时间在这和我耍嘴皮子,还不如好好想想,入京师后,该怎么和朝堂诸公周旋脱罪”心里面,许显纯暗骂,这熊蛮子不止蛮,还很奸,也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