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收费极低。熊廷弼是湖北人,又是楚党成员,家境贫寒,在家无居处,就算成为辽东经略,成为封疆大吏后,也没拿下多少积蓄,毕竟他做辽东经略也没做多久,就算想揽钱,也没多少机会。故而,熊廷弼入京的这两日,一直就是住在这湖北会馆里,而他入京以后,便一直拜访还在京师的京中故交,希望他们为他起复在朝中说话。就这样,到了今天,熊廷弼走完了故交,想到张璟在他起复上有所帮助,自己应该表示感谢,同时他也对张璟有些兴趣,便亲自登门拜访了。204、廷弼必尽力相助张璟府邸大堂里,熊廷弼被赵进教亲自引进来后,便见到了正坐在大堂里的张璟。“小民见过国舅爷。”熊廷弼见到年轻的张璟,就根据张璟的年龄猜出他的身份,立马行礼道。经历了一番政治起伏的熊廷弼,话语里虽然还有不少“蛮气”,但张璟感觉得出来,这位“熊蛮子”有意在收敛他的语气。想来,自从他在辽东经略的位置上被弹劾罢职后,这段仕宦沉浮也让他有所收敛了。或许,这也是真是历史上熊廷弼再任辽东经略后,和东林党牵扯深,走得近的原因,因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别看熊廷弼叫“熊蛮子”,敢于直言,但他不傻,特别是这次被弹劾罢官,行事上,他自然会有变通。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熊廷弼后来要忍让王化贞那个辽东巡抚的原因,毕竟,王化贞可是东林党亲信,也正是这原因,导致熊廷弼就算不忍着王化贞,和他争权,那也肯定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争权失败,再次从辽东经略的位置上被废了。故而,不想仕途再次终结的熊廷弼后来也只能忍着,无权无势的呆在后方,让手握大权的王化贞自己瞎折腾去,只可惜,后来让不知兵的人掌兵,去对付军事经验丰富的努尔哈赤,结果只能说是找死。同时,这也能解释后来熊廷弼下狱,在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纠葛不断地原因。想来,也正是因为他看出东林党势弱,阉党要崛起,想让同盟的阉党的人救他,这才导致东林党发现熊廷弼意图后,恼怒他左右逢源,提前动手,解决掉熊廷弼的原因。“熊经略一方封疆大吏,不需如此客气。”张璟客套回道,示意熊廷弼不要行礼。对于熊廷弼以百姓身份自称,张璟很是受用,起码这个熊蛮子对他还很尊重,知道他被罢官后,还没起复,不该去自恃他曾经的辽东经略身份,给张璟摆脸色。“国舅爷客气了,小民早已被罢官,如今无官无职,如何敢称经略”熊廷弼又道。“放心,想来过两日,熊经略就该起复了,到时说不得我还要派人给熊经略道喜了”张璟不以为然的随口道。这话,熊廷弼一听,当即诧异道:“国舅爷从哪得到的消息莫不是在骗小人吧这两日,小人也走访了朝堂里的不少大臣,他们可没这么说过。”“我怎么会骗你这消息,陛下上午亲口和我说的,没想到你正好来了,我就告诉你呗省得你瞎惦记”张璟立即回道。闻言,熊廷弼看了一眼张璟,眼前一亮,敏锐的察觉道:“莫非国舅爷去过宫里这事情是陛下还是皇后说的”心里面,熊廷弼也有些震惊,他找的其他京中故旧,都对他起复的事情,一点儿准确的消息都不知道,事情完全就像是卡住了一样。没想到到张璟这里,这位年纪轻轻的国舅爷竟然能打听到他起复的消息,这由不得熊廷弼心里不震惊。而在熊廷弼看来,张璟能知道这消息,只能是天底下最尊贵的皇帝皇后告诉他的,所以才有此问。见熊廷弼这么问,张璟嘴里露出了一抹弧度道:“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方便多说,不过熊经略放心,早上陛下已经说了,你就回去等着传旨的人起复你吧”听了这话,熊廷弼大喜道:“谢国舅爷相告”而后,想到了什么,熊廷弼又谢道:“这次入京,便有国舅爷相助,现在又帮廷弼起复,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日后旦有吩咐,廷弼必尽力相助”张璟的话虽然透露的不多,但熊廷弼也不傻,这些消息足够明白,朱由校若是过几日真的下诏起复,那张璟肯定在里面起了关键作用,帮他对付了东林党,让朱由校的起复圣旨能通过东林内阁的同意。否则,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情,张璟就入宫一次,就能知道只能说,这次起复成功,张璟肯定参与到其中,所以,也由不得熊廷弼不感谢张璟。“客套了,熊经略我哪里会有什么吩咐,只是不希望熊经略这等兵家大才,荒废在朝野斗争里而已。希望熊经略到了辽东,能稳住局势,好好对付那老奴努尔哈赤,叫他知道我大明不是轻易可以欺负背叛的”张璟回道。“国舅爷放心,廷弼必定尽力”熊廷弼闻言,没敢把话说满道。“嗯”张璟闻言,点了点头道,对熊廷弼这有些敷衍的话,他倒没说什么。见此,熊廷弼心里安稳许多,要是张璟让他下什么承诺,他可不敢承诺。辽东的局势,熊廷弼虽然没去过,但综合他对辽东的熟悉,还有京师得到的辽东的消息,熊廷弼知道辽东现在能守住就不错了,关外的形式已经大变,想要快速解决建奴,很难了,说不得又和前面几次战役一样,把大明军队搭进去不少,故而只能徐徐图之。当然,张璟的话也是让熊廷弼松了口气,他也怕张璟帮他起复后,会对他狮子大开口什么的,那样的话,他也不知道该付出什么代价了。不怪熊廷弼怀疑张璟这么帮他的用心,毕竟,政治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别看张璟刚才这几句话说得轻松,但熊廷弼自己心里清楚,能让东林党那些人妥协,其中有多大的难度。而一般皇亲国戚,这么帮外臣,基本上都是为财,所以熊廷弼才会担心张璟狮子大开口,毕竟要得多了,他也拿不出来。不过,张璟没开口提条件,这更让熊廷弼难办,因为钱解决不了,那就说明只能是政治军事上解决,这就让熊廷弼不好办了,因为若是张璟要求过分些,那对熊廷弼而言,就有些犯忌讳了。反正,在官场待了这么久了,熊廷弼可不信有人会这么好的无条件的在这种事情上帮他,哪怕是同乡同党,都有曾经的亲密好友避讳着他,更何况是张璟这个熊廷弼以前,连个面都见过的家伙。之所以张璟现在没说出要求,在熊廷弼看来,应该是还没到时候,不然,等时候到了,张璟肯定会有事情找他的。此刻的熊廷弼,明显想岔了,他不知道张璟也根本没那么多想法要求,他只是单纯的知道熊廷弼对付努尔哈赤很有用,这才一力保他起复的。205、三方布置看着面前熊廷弼一脸真诚的表达谢意,张璟就知道他刚才故意透露消息不亏,他是真的震住了熊廷弼了,引起了熊廷弼的重视,让熊廷弼知道他在皇帝身边很得重视。这是张璟想要的效果,毕竟,张璟知道,未来只要他搞定了王化贞,让熊廷弼能真正的掌权辽东,那应该不会再出现广宁大败的悲剧了。除非,东林党不服气,又搞出个李化贞,赵化贞之流搅局。不过,他们会搅局,张璟自然也会破局,只要他买京师帮朱由校坚定辽东只给熊廷弼主事,让东林党没法子塞人,相信凭熊廷弼的本事,应该不会让建奴继续占便宜。至于说现阶段打败建奴,张璟认为是不现实的,毕竟,大明在辽东的精锐失去大半,而建奴兵锋日盛,虽然连番战斗,损耗不少,但战力却未减多少,反而因为连番胜利,士气越来越盛,连带着军队战力都有所增加。这也是刚才张璟要熊廷弼好好教训建奴,熊廷弼回话敷衍,张璟没怪罪的原因,因为张璟知道,短时间内,不让建奴占便宜,对于如今的辽东而言,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如果熊廷弼要是学习王巡抚和他吹几万人马一举荡平建奴,或者月袁都督和他吹一句几年平辽,张璟还说不得会有让朱由校换将的想法。相反,熊廷弼这样没把握的敷衍回答,还是让张璟很满意的,因为这说明他很谨慎。所谓骄兵必败,熊廷弼不盲目自大,那对付建奴肯定是小心谨慎的,而现在虽然大明主动与建奴野战乏力,但纯防守遏制削弱建奴,等待时机横扫,那还是可能的。终究,建奴军队战力再强,但其人少粮少,不能自给自足。张璟记得,螨清就是后来入关后,也是一直都缺粮的,这也是这帮狗鞑子入关后屡屡制造血腥屠杀的原因之一,毕竟,把多余的人杀了,那粮食不就省下来养活他们自己了而且,汉人于狗鞑子而言,太多了,不杀到汉人害怕,杀到他们能控制的数量,狗鞑子自己都害怕。若是日后靠着防守,严禁粮食和其他物资进入建奴,使得建奴缺粮缺物资,饿死他们,那就可以极大的的削弱建奴。张璟记得,建奴内部其实一直不稳,若是饿得建奴人人发慌,那说不得派人挑动,就能引起他们自己分崩离析,自相残杀了。而且,就算这事情发生不了,建奴没分崩,但他们缺粮缺物资,那就只能以战养战,去攻打大明的城池,从而抢物资。到时候,相信以熊廷弼的能力,布置好绝佳防御体系,再配上张璟制造的新式火器,严令大明守军不和建奴野战,让建奴狗鞑子拿人命填城,张璟就不信,凭建奴那点人,这么填的话,还不死绝就算让建奴破几座城池,抢了些钱粮物资,那也无关大局,建奴剩下来的那点钱,根本掀不起什么大浪来。毕竟,再这个冷兵器尚未被取代的时代,人口,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的关键。想到这里,张璟心里对于日后的计划,又清晰了几分,当然,要这么做的话,有一些群体,就必须抹杀,那就是汉奸。张璟确信,现在剩下的辽东文武里,肯定还有建奴内奸,因为他记得史书里记载广宁大败,也有不少内奸的影子,只是这些人名字太普通,张璟没什么印象。有这些内奸在,想要封锁物资运输,布置坚城,让建奴填人命,难说不得就是守军城门大开,被建奴攻进去轻松肉搏完虐。而且,不止是辽东文武,民间也有不少内奸,张璟可记得后世有名的螨清八大皇商,若没有这些汉奸源源不断给螨清主子运送大量钱粮军械,螨清在关外能不能坚持那么长时间都是问题。当然,这些东西,张璟知道得慢慢来,终究八大皇商作为商人,张璟有的是办法弄死他们,但弄死他们没用,建奴完全可以找其他利欲熏心的商人代替他们。现下,最需要解决的还是辽东的内奸,毕竟,这些人不止会出卖大明的军事情报,在关键战役倒戈背叛,让明军吃亏大败,他们平日里,更会利用职权之变,把大明明令禁止的粮食和军事物资运给建奴。张璟可不信,八大皇商长了翅膀,能把那么多粮食物资,从大明飞运了几千里外的后金。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辽东文武内部,还有不少人和建奴勾勾搭搭,他们纵容之下,把粮食和各种物资,甚至于明军质量上乘的军械,运到后金,当然,这不排除还有其他边地的大明文武,给八大皇商开绿灯,让他们带着那么多违禁品堂而皇之的出关。所以,荡平建奴的战略,任重而道远,以大明如今的情势,张璟知道,要想攘外,那就必须先安内,而这内,就是把建奴安插在关内的钉子,全部一一拔了。想清楚了这些,张璟也想问问熊廷弼他要怎么对付建奴,记忆里,熊廷弼好想起复后,便有对策,只是张璟印象不深。“熊经略,我有一问,对于如今辽东局势,你可已有办法应对”张璟问道。闻言,熊廷弼看了一眼张璟,踌躇了下,想到他来京向朱由校复命时,朱由校问询他对策,他已经把心中想到的对策告诉朱由校了,而他起复后,张璟应该很快就会知道,提前告诉张璟应该无事,这才开口。“回禀国舅爷,小民以为,以如今局势,荡平建奴逆贼,困难重重。如今,当安抚辽东,整顿兵马,而后我大明可分三方布置策略,遏制建奴,待合适时机,三路齐发,必可平定建奴逆贼。”熊廷弼说道:“三方布置策略如下,其一,广宁城如今直面建奴逆贼兵锋,故而可用马步兵在辽河上设立壁垒,凭借山川地势,与建奴对抗,牵制建奴逆贼的大部分兵力。”“其二,于天津、登、莱各港口建置水师,乘虚攻略建奴逆贼之南,动摇建奴逆贼之军心,这样建奴逆贼势必有内顾之忧,如此,辽阳可复。”“其三,当联络朝鲜,令其征发八道兵马,在于鸭绿江江面上设立连营,以助我大明声威,分散建奴逆贼之兵力。”“如此,待时机一至,三路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