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战国之名士崛起>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22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战国之名士崛起 分节阅读 229(1 / 1)

d是好东西,但问题是猪蹄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慢炖,细细熬煮的食材,急了可不好吃。另外就是除去猪蹄本来携带的臭味,这很麻烦,也没有人做。味道古怪的肉类,吃的人自然也不会有多少。还有这个时代的人对内脏都这么爱搭理。但是唯一有一种内脏会很受欢迎,就是肝。狗虽然上不了席面,但是代表了时代最高美食的八珍里有一道菜就是狗肝做的,这道菜的名字叫肝膋。在八珍里面地位不高,但是想要制作这道菜,所消耗的食材是惊人的。当然猪肝也有很多人喜欢,地位也很高。主要是猪肝肉质细腻,腥味相对来说也不重。有些宴席上会将肝作为脍来食用,就是生猪肝切好之后,蘸着酱料生吃。儿科猪尾巴确实不再例外的范畴之内。连他这种穷人寒门出身的子弟都不会看一眼的猪尾巴,竟然被边子白领回来了,那一刻,公孙鞅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太子安敢欺人太甚”自认为是老实人的公孙鞅也被气得够呛,他固执的认为,边子白一定是被太子训给羞辱了。然后眼巴巴地看着边子白,似乎想要让他出头。没办法不生气啊他眼巴巴等着吃胙肉,吃祭祀等级最高的太牢祭品,分不到牛肉也就罢了,连羊肉也混不上。按照边子白的官职和重要性,内史令是国君近臣,于情于理,给一块牛肉是绝对不过分的。就算是今日夏祭邀请了不少使团和国君,牛肉没有指望了,但羊肉总该给吧要是太子按照礼数,至少得给边子白留个羊头,以示尊重。边子白有点诧异的挑眉道:“我原以为,你是不介意这些的。再说了,太子训倒是没有要可以打压内史府的意思,反倒是他身边的那个宦官有点意思,似乎对我有很深的敌意。估计这家伙原本准备让我连一条猪尾巴都分不到。只不过,出了一点小意外而已。”“你不生气”公孙鞅忽然间发现边子白的心有点大,大到他不认识了。这家伙不是一直很小心眼的吗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边子白呵呵笑道:“你觉得我如果闹起来,最后吃亏的是谁”对于闹事的结果,公孙鞅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过。毕竟他是出于气愤才对太子训表示了强烈的不满,等到沉下心来之后。他却发现,边子白的做法似乎很正确:“如此盛况,各国的国君都在,加上使团,邦交使节就不下数百人,几乎诸侯能来的都来了。要是这时候给太子难堪,你只能离开卫国了。毕竟让一个储君记恨你,这是一件如同头上架着一把刀的危险。正所谓:君子不立与危墙之下。不过,你不觉得卫国这堵墙要倒的可能很大吗”“不过子白,依你之才,在卫国还是屈了。鞅虽不才,也知道子白有执政只能,却只能屈居于内史之中,才不得舒展,志无法高歌,乃人生一大苦楚,不说了,满饮此杯。”这家伙,蛊惑人的本事不大。却在宴会上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出来,着实让边子白很惊讶。不过,公孙鞅的胆子确实有待提高,就见这家伙如同做贼一般,四处偷窥,发现没有人才低声说了这些。边子白不解:“看来你的怨念很大,我猜应该不是源于你说的事吧”公孙鞅长叹道:“你根本就无法想象,一个幼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幻想着国君祭祀的时候分到的那块胙肉,可是临了你看”说话间,他拎起那条在簋里面躺着的,孤零零的猪尾巴,不屑道:“某只能在卫国享用猪后的命,你觉得我会没有怨言”猪后,也就是猪尾巴。就在那一瞬间,边子白很想告诉公孙鞅,猪尾巴是很不错的食材。在猪身上,属于价值最高部分。不比猪耳朵,猪鼻子之类的差。而且做法多样,都是难得一见美食,比如说:红烧,卤味,香辣不管何种做法,都是一道佐酒佳肴。可是边子白也知道,他就算是这样说出来,估计公孙鞅也不信,反而是固执的认为边子白在骗他,欺负他的智商。“不喜欢就扔掉,不吃了”边子白对于外头的食物,基本上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烤肉还好一些,要是煮和蒸,都非常抗拒。尤其是放了一晚上的白煮肉,味道且不说,根本就没有味。但是有点变质的情况下,还是小命要紧。这个时代,咳嗽一声,地动山摇,要命起来,甚至可能演变长一场席卷南北的瘟疫。别说现在了,就算是两千年后的一战之后,一场西班牙流感夺走了几千万人的生命,杀人无数。更何况作死吃下无数不知名的微生物入嘴。这和自杀没有什么两样。要是之前,公孙眼还在抱怨的话,听到边子白要将猪尾巴扔掉,顿时不乐意了,盖上盖子沉声道:“虽然尾巴上没有肉,但也是我长这么大享用的第一块胙肉。”“我也是”“我不信。”“骗你是小狗。”“你说吃屎我都不信。”虽然是朋友,边子白有时候也一棍子打死这家伙的心塞。这家伙别看浓眉大眼的,平日里也是一副谦谦君子的打扮,可就是长了一张毒嘴。红口白牙,死命地和那条猪尾巴较劲着,似乎连骨头都要咬碎似的。一边还含着食物,言语不清地问:“你真的不要,不难吃。”当然不难吃,白煮肉的味道,并非取决于食材的本身,而是来自于酱料的味道。都是熟悉的酱料,味道也是习惯的口味,自然不会太难吃。但是边子白还是摆手表示自己无福消受。公孙鞅吃着猪尾巴,嘴巴一会儿鼓起,一会儿瘪下去,活泛的很,良久,他却说出来一句让边子白措不及防的话:“如今的卫国,已经没有继续呆下去的理由了。”说完这句话,公孙鞅仿佛身体里的力量被抽调一空,整个人也阴郁了下来。边子白问:“你要走”“一个没有任何职务的下大夫,子白,你告诉我一个不走的理由”公孙鞅的怨气不是一般的大,其实在卫国,很多人都看好公孙鞅。比如说子思和公叔旦,可是前者辞去国相的官职不过是时间问题,后者在庙堂的话语权很轻。根本就无法支撑起公孙鞅对于仕途的期待,或者说他的野心。公孙鞅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成为一个毫无主见的附庸,他是要做一番大事业出来的人。这么能够容忍自己在卫国连一个属于自己的官舍都没有的境况呢边子白沉思了一会儿,点头认同道:“也好,什么时候离开”公孙鞅吐出一块猪骨头,仿佛出了胸口的一口恶气,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眼下还不行,我公孙鞅虽不敢说才比周公、姜侯,但眼下不过是一个无名之辈,宝物蒙尘,要让人重视恐怕不容易。想要闯荡,至少要在卫国做出一番大事出来。”在卫国做出一番大事边子白的眼神很不自然地看向了太子训的方向,说起来也是可怜,这位的年纪要是在其他诸侯,自己的儿子都被册立太子了,可如今呢他自己还是一个储君,老头子活的太长,让当儿子都没有了念想。公孙鞅哪里不清楚边子白的坏心思,顿时阻止道:“子白,别害我,我可没说。”有些话是不能说透的,就像是现在。在边子白看来,大事,还要发生在卫国,不外乎就是政变了。弄死太子训,扶持新的公子担任国君或者储君。这才是一个士大夫所说的大事的样子。但是政变的话,公孙鞅真没有这个胆子。再说了,他一无权,二无兵,自己还是个落魄贵族出身,他总不至于单枪匹马就把太子给废了吧这也太高看他了。边子白好奇道:“是去秦国吗”“秦国”公孙鞅一脸不屑地反应似乎受到了看轻似的,撇嘴道:“秦国危在旦夕,有什么搞头我是想去卫国,听说李悝的法经就在公子罃的手中。有机会的话,真想去研学一番,这恐怕是如今唯一的富国强军之法了。”李悝变法,让魏国一跃成为第一流的强国,自然有其独到之处。可连边子白都没有想到,公孙鞅竟然在他的影响之下,还是打算走上老路,甘愿当法家的门徒。而边子白也相信,公孙鞅要是一门心思扑在研究法家思想的事上,肯定已经决定了今后的选择,入魏,等待被重用的时机出现。至于秦国恐怕公孙鞅从一开始都没有考虑过,这是一片蛮荒之地。第327章 失意人“二公子,鲁公那边国相亲自接待,您不要过去了。”贾弃拦住了正要往殿内走的公子岐,大殿虽然占地很大。但是相对来说,能够摆放食案的地方并不多。因为大殿内有歌舞,有钟鸣奏乐的区域,加上客人很多,一些地位稍微差一点的客人就要远离大殿的中心位置。公子岐脸色阴沉了一些,但也没有发作,鲁公是他舅舅,这是不假。可要是国相子思接待鲁公的话,丝毫挑不出错来,因为子思是除了国君之外,朝堂地位最高的人,在国君亲自接待魏侯魏击这个盟主。子思的出场,是仅次于卫公的规格,派他接待鲁公,给予鲁公的是仅次于盟主的接待高规格。至于自己,公子岐暗暗苦笑不已:只不过是一个毫无建树的公子而已。想到这些,公子岐收敛起破碎的心情,开口道:“本公子做何安排”“秦国公子需要人接待,二公子要是没有异议的话,去和秦国公子多交流也是好的。”贾弃脸色轻慢,仿佛是嘲讽一般的口吻,让公子岐很不舒服。但是他又能如何大哥储君之位已经确定,夏祭之后,他的身份将被各国的君主都接受。就算是他舅舅鲁公姬奋,对太子训很不看好,但姬奋也是一个古板的人,他虽然可能心里不喜欢太子训,但同时也一定会接受太子训卫国储君的身份。可以说,太子训经过这一天之后,已经成了诸侯圈子里的替补,随时都能替代卫公代表卫国。公子岐这时候如果还有野心的话,他就需要考虑发动政变来获取政权了。可是政变哪里是那么容易就发动的他老爹姬颓当年发动政变,要不是当年的怀公自己作死,搞的天怒人怨,要不然姬颓也没有机会取而代之。而太子训都还没有资格去祸害卫国的国人,怎么可能弄得天怒人怨就算是太子训继位之后,屡屡犯错,估计也是十几年之后的事了。公子岐鄙夷地撇了一眼贾弃,转身去了嬴渠梁被安排的区域。如今的秦国,根本就看不出往昔的辉煌。一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恐怕都罩不住秦国如今的落魄。而秦国的落魄,直接导致的就是嬴渠梁这个秦国公子在诸侯酒宴之中不被重视,被安排在了大殿边上,已经靠门附近的位置了。面对负责来陪坐的公子岐,嬴渠梁也是一脸错愕:“小弟公子梁。”“愚兄公子岐。”公子岐躬身作揖道。正在公孙鞅费劲巴拉的和那根被他嫌弃的猪尾巴较劲的时候。不远处的一张食案上,公子岐和嬴渠梁大眼瞪着小眼,嬴渠梁倒是不在乎谁作为卫国的官员来接待他这个秦公之子,但是临了在国宴之前才被安排,就算是他年纪不大,也嗅到了一丝不同的味道。很诡异,但同时很失落。他当然没有什么可失落的,秦国在河西战场被魏国欺负到只能割地求和了,还有什么可说的他一个秦公之子,在诸侯的酒宴上被轻视也是正常的表现。更何况,今日对卫国来说,可以说意义非常。到访的使团之中仅国君就来了好几个,甚至拥有霸主基业的魏国之主也出现在了宴席之上。他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公子,自然有被忽略的理由了。可让他吃惊的是,派来陪同他的卫人地位不差。是卫公之子。公子岐被剥夺了在国君和国相扎堆的高级区混迹的权力,然后被发配了熊孩子一般年纪的嬴渠梁的身边。一个食案,正主一般会有两人,甚至会更多一些。这也是宴会需要,真要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坐着,恐怕这宴会也就没有了滋味。喂饱肚子的时候,食不语,寝不言,是家教。可要是宴会的时候还这样,一大群人,眼珠子直勾勾盯着自己的餐盘,这气氛和做白事会似的,还有喜庆的愉悦吗饮酒作乐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至于公子岐为什么会出现在嬴渠梁的边上,他到不是贾弃为难他,给丁祇、边子白这些在他看来过气的宦官和官吏作对,主要是他自以为自己的实力足够给这些他看着不顺眼的家伙上眼药,但不用担心后果他无法承受。而为难公子岐就不一样了,这是对国君姬颓上眼药。国君杀士大夫,需要考虑名正言顺,事出有因,至少对方要有一个作死的理由。可是什么时候听说国君杀宦官还需要理由杀宦官,对于官员,乃至宦官来说,都是大快人心的好事。面对丁祇的时候,贾弃还能够硬气地用小眼神挑衅一番,可是面对国君,他只有一个反应给君上跪了公子岐为什么会被赶出来,主要是太子的小心眼活泛了起来。太子训难以忍受鲁公在他面前对公子岐这个外甥面授机宜。这算是怎么一回事故意气本太子,舅舅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