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色一肃,沉声道:“这么快”未央大手一挥,笑道:“陛下是小看如今大宋的军备了,漫说区区辽国,就算是陛下想一统全球,臣也有办法,只是吃力不讨好,咱们把大宋经营好就行了,别的地方,留给子孙后代,岂不是更好”赵祯哈哈一笑,一副君臣相得的样子,看的一旁的陈琳直撇嘴。后宫,曹皇后烦躁的走来走去,赵宗旭低着脑袋不说话。“小兔崽子,让你好好在书院学习,你就是不听,如今你父皇北征在即,需要储君镇守开封,这是多好的机会,你怎么就不知道珍惜。”赵宗旭闷声道:“母后,您要是说服舅舅帮我,储君之位早就是儿臣的了,何必跟父皇对着干。”曹皇后顿时大怒,“你舅舅是什么人曹家不沾这些事情,不然一个不小心,身死族灭。”赵宗旭争辩道:“自古以来,外戚哪有不帮助自家人的,舅舅又怎能例外”曹皇后冷笑道:“你看中的不是你舅舅,是你师父吧你舅舅要是支持你,你师父跟你舅舅穿一条裤子,肯定不会坐视,绝对会把你送上去。”赵宗旭正色道:“师父自视甚高,从来都对儿臣不上心,就算是曦儿,都比儿臣在师父那里强,但是师父有偌大的势力,若是不加以利用,岂不可惜”第431章 临北平皇祐五年九月,轰轰烈烈的北征终于开始了。皇帝陛下亲征,枢密使狄青随军,王德用老将军,杨文广老将军,折家军,种家军,大宋各路大军齐聚,当然也少不了锦衣卫。首相贾昌朝,辅佐皇子赵宗旭留守开封。未央作为开封府尹,终于升官了,荣升文华殿大学士,随军而行。浩浩荡荡的北征大军,足有上百万,光是从开封出发的,就有三十多万,都是最精锐的士兵。赵宗旭看着远去的大军,握紧了拳头,一言不发。贾昌朝、唐介、包拯三人没有随军,一个个神情激动,恨不得飞身而去。群臣之中,一时间不知多少人起了心思。有人赶紧巴结这位名正言顺的储君,都留守开封了,基本上板上钉钉了。也有人自忖清高,不愿做这种事情。但是更多的人,则是保持一种中立的姿态,不巴结,也不违背。贾昌朝与包拯、唐介身为政事堂相公,各有要事,再说了,他们已经位极人臣,也没必要巴结未来的皇帝,更何况一切都是未知之数,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赵宗旭面色铁青的回到了皇宫,气的把满桌子的精美瓷器摔了个稀巴烂,一个小太监还没有劝谏两句,赵宗旭杯道:“来人,拉出去杖毙”众宫人吓得战战兢兢,多少年了,自从大宋立国以来,从未有皇帝杖毙宫人的先例,皇子竟然如此卑吗但是皇帝不在,身为开封留守的赵宗旭,就是君,谁敢违逆。可怜那小太监,受刑不过,被生生打死了。曹皇后听闻消息的时候,花容失色,连忙令人封锁了消息,又令把赵宗旭叫来,狠狠的训了一顿。但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皇帝刚刚离开,宫中就发生惨案,张贵妃立刻就得到了消息,她喜不自胜,暗道:“年轻就是年轻,这就想着当家作主了,若是官家知道此事,我儿子不就有了机会不会宗鑫还是要表现好一些才是,这段时间还是在曾夫子身边呆着,好生进学,回头官家北征回来,谁优谁劣,岂不是一目了然”曹佾知道此事,气的半天没缓过气来,召来自己的儿子曹评,沉声道:“你表弟太不像话了,你如今是执金吾,常在宫中行走,好生劝谏一番。”曹评无奈道:“爹啊宗旭的那个性子,好像是谁都欠他钱似的,孩儿不止一次劝谏,没有用啊,就算是曾夫子的话他都不听,更何况孩儿您老人家不如去跟姑母说说,还有些用处。”曹佾老脸杯,“这小子,怪我没有支持他,岂不知若是为父摆明车马的支持他,到时候就是官家也不会饶了为父,肯定会斥责一顿。如今别说是你爹,就算是你姑母,他也不大放在眼里,我看官家是老糊涂了,竟然让他监国。”曹评大惊失色,连忙道:“爹,慎言”曹佾自知失言,吭吭哧哧的道:“此事不要与外人说,为父会想办法,给你表弟添些政绩出来,到时候不至于过于难看。”曹评苦笑道:“爹,这事您有章程”曹佾冷笑道:“二郎临走时说过,若是有事,就去找宋相公,想来两人早就是联盟了,你爹就算是再傻,也不会放着人不用的,这事自然是宋相公出面来的好一些。”曹评点点头,父子二人长吁短叹,愁眉苦脸的为宫中的那位着急。。。。。。。北征大军从开封出发,一路以军用汽车为代步工具,速度快的吓人,不过是一日的功夫,就来到了幽州。幽州这边,王德用老将军早就准备的妥妥当当。这事老将军干过一次,自然知道是什么章程,他也没有准备什么行营,直接来了一次阅兵。鼎盛的军容,让赵祯喜笑颜开,赞声连连。总之君臣都很满意,对这次北征,都充满了信心。未央跟在赵祯身边寸步不离,一身便装,也没穿官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小太监,干了陈琳的活计。老陈琳实在是太老了,赵祯年幼的时候,就是老陈琳伺候长大的,更是伴随了他四十多年,与其说是主仆,不如说是父子的感情更多,赵祯可不舍得老陈琳千里迢迢的来到了北方苦寒之地受苦。所以未央干了老陈琳的活计,寻常除了君臣商讨事宜,连吃喝拉撒,都要未央过目,一点都大意不得。未央倒不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皇帝难得出来一趟,一辈子窝在皇宫里,好不容易出来了,自然要玩的尽兴。不同的不过是这次是要干掉自己的邻居,所以君臣两个都很兴奋,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显得兴致盎然。要不然以未央的性格和他的洁癖,给皇帝检查大便这种事情,就算是打死都不会干。王德用老当益壮,一把雪白的胡子,一副昂藏的身躯,更衬托的这位老一辈军人风姿不凡,就算是被称为人样子的狄青与他站在一起,也少了三分风采。赵祯抓着王德用的手,一直就没撒手,老相公数十年如一日的为国戍边,堪称精忠报国,呕心沥血,漫说大宋,中华历史上,都能数的上名头来。未央撇着嘴看着一个老头一个小老头在那边腻歪,跟谈恋爱似的,忍不住掏了掏耳朵。随军的柳涉笑呵呵的道:“二郎,怎地这就不耐烦了”未央斜视柳涉,这老头年纪比王德用还大,偏生身体好的不行,越活越年轻了。“老爷子,那倒不是,就是看着这两位,心里有些感慨。”柳涉鄙夷的看着他,笑道:“感慨个屁,你懂个屁老相公劳苦功高,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大宋。要知道你没起来的那些年,全靠着老相公跟狄青他们守着边疆,不然哪还有你的事”未央笑道:“老爷子说的是,咱们都是自己人,自然不会见外。”柳涉捋着胡须笑道:“就是自己人,老头子才跟你亲近,不然你以为老头子没事跟你在这瞎掰扯呢”第432章 人心大宋北征,声势浩大,辽国方面自然是早就知道了,毕竟这些年两国做生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在宋军刚刚从开封开拔,耶律洪基就得到了消息。这些年辽国从大宋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虽然武器装备的技术没有得到,弄一些火枪还是没有问题的。仿造火枪,对于辽国来说,并非什么难事。所以耶律洪基很自信,面对大宋,也有了一些底气,甚至认为自己已经有了抗衡大宋的实力。殊不知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别人想要他得到的,以此来助涨他的野心,让他怯战,与大宋一战。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科技知识,甚至是地里的庄稼,放牧的牛羊,这些东西,如今都在某些人的掌握之中,一旦撤去这些力量,辽国一夕之间,就会回到以往的时代,甚至会直接造成混乱,某些既得利益者,就会搞事情,就算是造反,也未必不可能。战争眼看就要打响,未央却一点都不着急,甚至连赵祯都不着急。这一切都在君臣二人的心中,至于谁胜谁负,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君臣二人竟然在大帐下起了棋,你来我往,杀得不亦乐乎。未央是个臭棋篓子,赵祯的棋技也高不到哪儿去,自从他成为皇帝之后,还有几个敢跟他玩命似的下棋的都是让着,就这么让着让着,赵祯的棋技就完蛋了。一旁的柳涉、王德用、狄青几个看的眼角乱跳,就算是狄青,都看出来了,这两人就不是啥高手。柳涉索性端起茶杯品了起来,王德用更是干脆,拉着狄青研究方略去了。至于其他几个文臣,一个个的低眉顺眼,如痴如醉,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两个高手在对弈呢。不知过了多久,赵祯终于哈哈大笑,如释重负,胜了未央。未央颇为不忿,明明就快赢了,偏生自己手贱,下错了一子,导致满盘皆输。“再来再来”赵祯心情大好,只觉得棋逢对手,但是怎么都不愿意再下了。“爱卿棋技高明,却不是朕的对手,现在是在前线,不能做此儿戏,还是正事要紧。”未央撇撇嘴,看了看狄青与王德用,阴阳怪气的道:“百万大军作战,拼的是武器装备,是后勤,就算是方略再好也没用。”王德用哈哈大笑道:“小子,你还嫩了些,就算是作战,也要搞清楚,什么时候开枪,什么时候开炮,还有什么时候军车冲锋,什么时候骑兵冲锋,这其中有大学问。”狄青也笑道:“论治国,你是天纵之才,论搞研究,你也是天下无二,但是论打仗,就算是火枪火炮这些东西是你弄出来的,你也不行。小子,你还差着行市呢”未央怒极,“老家伙,年纪大了还不服输,有种咱们三人各领一军,咱们试试,到底谁厉害。”自古名将,都是心高气傲的,大家都清楚,此战过后,只怕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有机会上战场了,所以死皮赖脸的就要跟来。杨文广沉默寡言,闻言双目爆发出精光,握着钢枪的手,不停的擦拭枪头,跃跃欲试。王德用大笑道:“有何不可陛下,不如就分兵,我们三人各施本事,看看谁先擒下耶律洪基。”赵祯正要说话,杨文广终于按捺不住了,“陛下,臣也要出战。”种家军、折家军的头头也一个个请战,不落人后。赵祯大笑道:“我大宋人才辈出,但是此战关乎国运,却不能草率,不过既然爱卿们要求,朕就破例一次。老相公年纪大了,还是在中军陪着朕吧。至于未央,你小子不能离开朕,跟着我就行了。狄青,你率领本部兵马一万,随你折腾,还有种家军、折家军,你们来的人不多,就交给你们自己指挥。”众人遵旨,王德用抚须点头,他知道,这样安排是最好的,百万大军,就算是分出个十来万,依旧是百万大军。人一过万,无边无沿。这句话可不是空话,百万大军陈兵幽云边境,漫山遍野,无穷无尽,别说打起来,就算是看着,都足以震慑人心。未央与王德用两人寸步不离的跟着赵祯。赵祯骑在马王身上,王者之风尽显。本来是让他坐车的,只是上次的经验告诉他,还是骑马比较威风,尤其是马王,高大威猛,宛如洪荒巨兽一般,任谁见了都怵三分。这次赵祯没有像上次那般来个“双龙会”,他面色严峻的看着对面的城墙,城墙高大厚实,里面就是耶律重元的大军,当然还有耶律洪基的大军。辽国方面,没有大宋这边财大气粗,没有百万大军,却也有五六十万。耶律重元与耶律洪基这对叔侄,面对这旷世一战,不得不携手,面对大宋的铁骑。两人面沉如水,看着无尽的宋军,心中战意高昂。现在不比以前了,他们自认为辽国军备不逊于大宋,而且是主战场,依仗城墙之利,不信打不过大宋。“好厚的城墙啊”赵祯不由感慨道。未央笑道:“吃一堑长一智,辽国必然是知道我大宋炮火之利,这才修筑了这般城墙。只是城墙这种东西,极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自然是易守难攻,坏处就是没有退路,咱们不如围三缺一,给他们个机会。”王德用好奇道:“二郎,以新式火炮的威力,这城墙算不得什么,不过是一轮齐射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