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附身高顺> 分节阅读 4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4(1 / 1)

d龄小阅历不够,才会说出心急之言。待高顺稍作解释后,便恍然大悟了。三人定下策略后,立即行动起来。孙乾和荀攸率领五百县卒,把那些想要迁徙的家族集中起来,押至高密县的北部边境。而他们的田地等资产,自然充公被高顺分配给无田产的黔首农人。这些家族也没多少人口,不过是五百来户,两千来人。他们拖家带口,妇孺老幼等一起,在高顺等人的陪伴下,朝淳于县和高密县的交界处行进。一开始,这些将要被迁徙出高密县的黔首百姓,还兴高采烈心情很不错。当他们被圈押至潍水河畔无名山谷的时候,都惊恐失色伏地乞饶了。而此时,高顺却没有心软,特意在附近设立军营,严格看管这些被鼓动的无知黔首百姓。不过,他却没停止供应三味预防伤寒瘟疫的汤药,每日命部曲和县卒送上一罐柴胡汤。这些人和被感染伤寒瘟疫的患者关押在一个营寨内,自然惊恐无比。当天夜里,他们聚在一起,把十名身体强壮的壮汉围住。“刘仙师,快点赐神符给我等,和染疫者为伍我等寝食难安啊”这时,一位年近花甲的张姓老者代替众人出面,朝十名壮汉中的领头者问话。十位壮汉里,一位身高超过七尺七寸中年人,走出来回话:“诸位都不要慌今晚我等准备潜入潍水泅渡出境,请求大方主管亥来帮助你们。大方主麾下有十万信徒,只要开仙坛,请来大贤良师仙术,定会将你们救出苦海”“不行你们不能走”闻听此言后,人群中有人高喊。面前的十人是他们这些被押解而来之人的救命稻草,谁敢放他们离去。中年壮汉见此,冷笑一声,“我刘石纵横青州十几年,谁敢留下我”说话间,他猛然瞪大眼睛怒视众人。满脸的胡须因此都突然暴展开,额头上的一道刀疤如同蚯蚓一般的蠕动着。他模样很凶悍气势不凡。众人都是老实巴交的黔首农人,根本不敢和眼前的刘石对视。于是乎,刘石带着其他九人融入夜色里,离开了营寨。而这一切,都是高顺有意而为之。否则,凭他们这十位乌合之众,肯定逃不出防守森严的营寨。刘石领着九名太平信徒,一路小心翼翼,屏住呼吸匍匐前行。时间不久,水流湍急的潍水就在他们眼前了。而就在这时,刘石等人的眼前突然一亮。一百多名高密县卒高举松枝火把,在麴子优的率领下站在不远处的高地上。他们都手持已经上弦的强弩,弩箭已瞄准了伏在上的刘石等人。高密蒙学的王脩和刘琰此时也在,相伴在高顺的身旁。王脩字叔治,北海营陵人,剑眉大眼双目有神,颇有几分威严。他七岁丧母,以至孝而闻名青州。而此时,十六岁的王修冷视地上的刘石等人,谏言:“山长这等狡猾之徒,应该枭首,头颅巡游全县警示众人”闻听此言,高顺看了看年轻的王修,心中暗道:“王修是一位嫉恶如仇的青年俊杰,脾气肯定刚强此人是双刃剑,用得好可平定一郡之地。”心中这么想,高顺却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一旁的刘琰见此眼睛滴流一转,含笑道:“高师兄彼等蚁贼罪不容恕,应该抓获后严刑拷问,揪出同党再处置”刘琰字威硕,相貌俊俏,豫州鲁国人,是汉室皇族后裔,今年不过十三岁。因仰慕郑玄大名,他被家族送至不其山康成书院求学。郑玄见他年幼,便和一些年幼的弟子一起送至高密蒙学历练。高顺循声看向刘琰,心中暗道:“刘琰此人卖相好又会见风使舵,将来还是有点出息的。”思量间,高顺轻轻一挥手。“射箭”麴良见此,猛然大喝。“嗖嗖嗖”一时间,飞箭如流星一般,急速飞向伏在地上的刘石等人。刘石见此,大喝一声,“快跳跳入潍水”说话间,他猛然一跳,并且拉起一位伏在身旁的壮汉遮着自己的身形。“啊啊啊”那位大汉痛苦的咆哮着,被铁箭射成了刺猬。而其他八人也是一样,有人被铁箭钉在地上,有人跃起后被射成了筛子。“噗通”一声传来,潍水炸开,刘石趁机跳入冰冷刺骨的潍水中,不见了踪影。看见此况,高顺吩咐道:“蚁贼跳入冰冷潍水,定会被冻死。把地上九人的尸体送到隔离营寨在里去”“喏”麴良等人高声领命,拖着尸体离去。看到这些尸体后,两千来名被押来的黔首农人后悔了,伏地大哭,乞求高顺饶恕他们。他们之间一番相互检举,又揪出五名和太平道亲近的信徒。斩杀这五人后,高顺才赦免这些人的罪行。不过,罪行虽然饶恕,土地和家产却没了,众人只好在高顺的安排下,重新开荒新建家园。隔了两日,王脩一直不明白,闻名天下的高顺部曲为何能让刘石逃走。他趁着和高顺一道巡逻的机会,问高顺:“山长刘石逃跑的那一夜,众县卒若是下水擒之,应该能擒获他。而为何不擒住他”“呵呵”高顺闻言后,微微一笑。旋即,他指着官道的北方告诉王脩:“我这是故意放他走。不放走小卒,怎么能引来正主”众人循声,又顺着高顺的手指看去,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只见,淳于通往高密的官道上尘土飞扬,大约有一万多名黔首百姓,沿着官道朝高密县境内而来。这些人中,领头的是一位身高八尺多的壮汉。这位壮汉,浓眉大眼满脸的络腮胡子,长着两颗硕大门牙龅出嘴唇外。此人名叫管亥,字仲尤,东莱郡长管县人氏,是青州最有名的游侠。在场的众人中,都有不少人认识他。“管亥来了他原来是太平道的青州大方主”众人中,一些才知内情的人惊呼起来。看见此况,高顺冷声命令:“麴子优整顿队形,准备战斗”“喏”王脩和麴良一起高声领命,快步走向一干县卒。他脸色微红,浑身透出兴奋的劲儿。第二十五章 名扬天下且说管亥率领万名太平道信徒,行至淳于和高密交界处,却暂时停下没再往前行进。他孤身一人走上前来喊话“今天下瘟疫横行,我太平道仙师请神符施神咒,救助天下万民。尔等为何设障阻拦”见管亥如此无耻,已经排好防守队列的王脩气得脸颊通红,怒斥道:“尔等乱民蚁贼,没验、传信物,聚众扰乱帝国秩序,论罪该斩首还有脸在此大放厥词”“我等要去高密拯救万民”“尔等妖言惑众,聚众作乱,图谋不轨”“我等有神符可破除瘟疫之神”“尔等不过是巫术我高密有高公三汤可治百病”“”年轻气盛的王脩和管亥斗得旗鼓相当。高顺见此索性不管,只是眸眼微眯,凝视着跟随管亥而来的万余太平道信徒。这些信徒都是年轻的青壮,若是加以训练便是一支精兵。由此看来,几年后的黄巾大起义能够先声夺人,也不是没有道理。吵到最后,管亥有点恼了,大手一挥,“我等冲过去大贤良师会庇护我等”“冲啊”闻令后,那一万余名青壮信徒呐喊起来。他们都手持竹杖,眼睛充血的盯着麴良和王脩等人摆好的强弩战阵。派万名手无寸铁的黔首农夫攻阵,应该是管亥早就谋划好的计谋。他这是在试探高顺的底线,看高顺敢不敢狠手阵斩这些信徒陪着高顺身旁的荀攸和孙乾见此,都不禁眉头蹙起,神色紧张的看向高顺。“哼”高顺却冷哼一声。他猛然一挥右手,直指前方冲锋而来的万余太平道信徒。看到这一幕,脸色冰冷的麴良大吼道:“第一列放箭第二列准备”“嗖嗖嗖”一时间,铁箭如雨,飞射奔袭而来的太平道信徒。片刻之后,冲锋在最前面的青壮信徒,已经被射成刺猬一般。“啊我中箭了”一干信徒中,顿时传来凄惨的吼叫声。冲锋在前的几十人当场毙命,缓缓倒下。然而,后面的信徒却不管不顾,继续冲锋,嘴中咆哮着,“大顺之道,救世赈民,天下太平”见太平道信徒无惧生死,踏着自己同袍的尸体前行,荀攸和孙乾等人也是一脸骇色。“太平道蛊惑人心已是如此,这如何是好”孙乾脸色煞白的呢喃一语。荀攸目光冰冷,脸上已经浮现出怒色,啐道:“张角该诛”而知道一些历史走向的高顺,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却没任何表情。他只是朝身后看去,检查一下准备冲击敌人的一百血虎先登骑卒。这一战下去,这些在北疆斩杀过鲜卑奴的血虎先登,又不知又有几人丧生帝国人的内斗念及此,他猛然转过头,寻找众信徒中的管亥。与此同时,高顺解下腰间的八石强弓,准备亲自动手射杀管亥。而管亥此时,却已经隐藏在队伍中,不见了踪影。大约一炷香后,一万多名太平道信徒连续冲锋,在死伤了四千多人后,终于顶不住了,开始四散逃逸。“快逃啊高密人都是魔鬼”他们一边乱喊乱叫,一边四散奔逃。“出击把他们都俘虏来”看到这一幕,高顺给身后的血虎先登骑卒下令。“喏”一干血虎先登骑卒,在麴良的率领下驱马前行。王脩是第一次参加战斗,此时已是眼睛充血脸色通红。他异常激动,也骑马随军出击。又是一炷香的时间过去,这场冲突才结束。管亥试探高顺底线失败,丢下一万多名太平道信徒后逃走,藏匿起来。高顺把这些抓获的太平道信徒统统判罪,流徙并州雁门郡,归到郭襄麾下看管。郭襄见此,特设一营“青州兵”来管辖这朽州太平道信徒。淳于和高密交接处的这一战,震慑了青州太平道信徒。青州个郡、县的官吏也因此态度强硬起来,弹压辖下区域内的天平道。至此,青州太平道从公开传教开始转入地下。高顺命人绘制管亥画像,在全国范围内通缉。两次交锋,管亥也完败于高顺手中。他藏匿深山老林,自此不敢与高顺为敌。三月来临后,这场席卷全国的大瘟疫才渐渐消失。高密县从头至尾,也只有三百多人遭难死去。在帝国来说这便是奇迹。高顺也因此而名扬天下。他发明的三味汤药,被世人称之为高公三汤。秩序稳定下来后,临近青州的徐州、豫州、兖州和翼州,都有大量的青少年学子慕名来高密蒙学求学。有人来学习高公三汤,有人来学习经典。高顺编写的三子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规等启蒙读物,因而在帝国内流传开来。当然,这其中有汝南袁氏、江夏黄氏和鲁国孔氏等,在暗中推波助澜所致。袁术曾命人送来一封书信,夸赞高顺是帝国青年中经典造诣最深之人。孔融也来信说:“德厚兄如此夸赞小弟,小弟都不敢饮酒了”高顺回信曰:“兄如此这般,请归还小弟三车酒哈哈哈”这一日,华佗领着一名十五岁的清秀少年来拜访高顺。这少年名叫樊阿,徐州彭城国人,是华佗门下入室弟子,针灸技艺已然娴熟。华佗把延寿秘药漆叶青黏散传给高顺,以求高顺传授自创的高公三汤。高顺请华佗驻留高密蒙学一段时日,给众弟子传授医术。与此同时,他还把青蒿汤可治疗痢疾的功效告知华佗。由此,高公三汤变成了高公四汤了。华佗被高顺所感,便留在高密蒙学中传授医术。高顺给此术命名为医科,从方士技艺中分离。后来,华佗离开后,樊阿便一直留在高顺身边,以弟子之礼侍奉高顺。这一日,有一名叫糜竺的少年在家中部曲的陪同下,来高密蒙学求学。糜竺字子仲,徐州东海国朐县人,家中资产钜亿。他一来到东注山,便赠送百万钱给高密蒙学。负责管理学院的荀彧见此,把情况禀报高顺。闻听此,高顺抽空在高密蒙学的正堂里接见糜竺。糜竺身材不高,面相清秀,约莫十五六岁。他走到高顺跟前行弟子大礼,恳求道:“高公弟子恳求你传下高郎纸的制造术”话说这年头同行是冤家,糜竺居然提出如此要求,是有点过分了。一念至此,高顺并没说话,深邃的目光盯着糜竺。第二十六章 再次升迁即便是少年郎,糜竺还是气度不凡了。他在高顺的注视下却没有慌张,反而侃侃而谈,“高公弟子若是掌握高郎纸的制造术,将大量制造高郎纸,让天下学子都能用得起白纸”闻听此言后,高顺忽然脸色一变,缓和了许多。其实,他刚才是在试探一下糜竺的胆量而已。一试之下,糜竺不愧是吕不韦式的人物,胆子很大。他于是笑道:“糜子仲高郎纸的制造术,按理是不能传授于你。你若是答应长期资助高密蒙学,本县倒是可以倾囊相授”关于造纸术,高顺不想藏私。这玩意污染太大,太原郡界休县不适合大量生产高郎纸。于是乎,他才有了刚才的一言。“多谢高公弟子感激不尽”闻听此言后,糜竺叩谢高顺。从此后,他以高顺的弟子自称,每年花费百万钱资助高密蒙学。接下来的日子,高顺的生活要规律了许多,每日除了处理公务,便是上山授徒。太史慈和王脩都喜欢兵事,高顺更是另眼相待;许慈、程秉、郗虑和才来不久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