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红楼之王子胜重生> 分节阅读 4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9(1 / 1)

身上暖和多了,四肢百骸都热乎过来,叹道:“这一口热茶真是难得。”贾代化慈祥的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今年的天气实在是太怪了,往年的三月底四月初,已经是草长莺飞,出门踏青了。”微微皱眉道:“这天气恐怕不是个太平年,要闹灾荒的。”杨牧往往车外,“真是难过的一年,以后只能事儿越来越多。”这可是天灾都齐全了,要是再有个把人“贵不可言”那才是大麻烦,就如汉高祖曾经斩白蛇起义一样。现在朝中人人自危,还在关心废太子一事儿,朝中大将像贾代善这种忠于圣上之人大多都垂暮之年,正在壮年的又多数领兵在外,像左疯子,一时半会的未必能回援京城。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万一真有暴民贾代化似乎也没有想说话的意思,只是自顾自地闭目养神,直到进了小酒馆,贾代化尚未吩咐,小二便上齐了酒菜,八个热菜,和一壶烫好的黄酒。整个酒馆里也就只有贾代化和杨牧二人,并没有其他的客人,掌柜子正趴在堂桌上打着呼噜。贾代化给杨牧满上酒,“先喝点酒,暖一暖身子,刚才在李家的厅堂里可把人吹的够呛,真是死个人,连活的都不能消停。”杨牧放下酒盅,由衷道:“怨不得如唐太宗这等英主都要后人薄葬呢”办丧事儿实在是耗人,自己不过是去传旨,走个过场都快被冻成冰雕了,这孝子孝孙还不知道啥样呢。贾代化吧咂吧咂嘴,“这也是今天请贤侄来的目的。”贾代化突然来了精神,双眼盯着杨牧一字一句的道:“贾代善尚未安葬,圣上每日都守着一具尸体。”杨牧一惊,手中的酒盅应声而落,“这,这怎么可能”杨牧可是亲自陪着贾赦把贾代善安葬了的,葬礼那一段时间,杨牧每日里都陪着贾赦,生怕他有个不好,两人日夜在一起,分开都不超过一盏热茶的时间,而贾代善的尸体,是杨牧等人亲自看着入殓的,这怎么可能有假,要是说杨牧接触的时间短,可是像焦二、林申这些老仆人可是跟了贾代善一辈子了,怎么会分不出来。一个荒唐的念头从杨牧心底浮出,结巴道:“不,不会是,”“不是你想的那样的,贾代善根本就没有被安葬,入殓的那个只是替身而已。”幸好一国之君,真命天子没有去客串一把盗墓贼。杨牧只能是小松一口气,问题是,就是不是盗墓贼,这个守着一具尸体也,太太瘆的慌了。但是,就算是这样,杨牧都能预感到,贾赦的未来将是一片惨淡。贾代化压低声音道:“天热了,尸体就无法保持原样了。”这样的天气,圣上是满意的吧杨牧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可这天气,不是天灾吗”贾代化捻了一颗花生米送入嘴中,“当然是,这些日子,清虚观的家伙以给逝者超度的名义来来回回的去了宫中很多次,每次都会带上一两个外来的和尚道士。”“知道有一次,那道士没有出宫,并且就住在了贾代善生前住的地方。”杨牧现在已经不会思考了,这也太匪夷所思了,而且不能就凭这一点就判定是道士搞的鬼,再者只是天气反常而已。这实质是说的太玄乎了,又不是神怪话本。“你可能不知道,也不大清楚当年的事情,所以总是想当然的认为不过是一场风花雪月罢了。”贾代化望着窗外的风雪,声音飘渺的好似从遥远的天边传来,“喜欢一个人,喜欢到了极致就会发狂,不顾一切,为了他的一颦一笑而痴迷,愿意把世间的一切捧到他的身边,卑微的像蝼蚁一样。”顿了顿,“甚至不在乎是死,是活。”杨牧心中一颤,感觉心里有且闷得慌,不知所措。“这种感觉,想必你体会过的。”贾代化正色道:“无论如何,这件事儿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继续下去,总要有人出面去制止的。”杨牧这才找回了自己的神智,干巴巴地说:“就算是真的,嗯,痴迷。这世上未必有鬼神一事儿。再者,那位可是明察秋毫。”贾代化哈哈哈大笑,“贤侄可知道秦始皇、汉武帝和唐明皇。明君,自是不假,但是有些事情,也很执着。”秦始皇一生执意统一天下,却仍然信任徐福,致使千余童男童女葬身海外。汉武帝一生功勋卓著,中兴之帝王,却为了长生不老连连兴灾祸,连子孙都不保。唐明皇不也为了再见爱妃一面,沉迷于此道。这些还都不是昏君,反而各各皆有一番作为,为后人敬仰。杨牧思及此处,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心脏剧烈的跳动,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犹如一叶扁舟,反复于波涛之上,无法得到片刻的宁静。贾代化命人点了熏香,“这香可以凝神静气,祛除狂躁,静一静心。”望着杨牧道:“贤侄的表情外露,实在是当官之大忌。为官之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才能掌握主动权,否者落了下乘,就不好扳回来这一局了。”杨牧拼命让自己安静下来,深吸一口气,冷冷地道:“这些事儿,您确定是真的吗”重点是怎么知道的,要是那位真的请了世外高人,恐怕终极目的不仅仅是保存住贾代善的尸体而已,这点儿小事儿,完全可以用冰窖来代替,费这么大周章,肯定是有足够大的筹划,否者那位有怎会心甘情愿的配合。贾代化望了杨牧一眼,“有些人,有些事。做的在隐蔽也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贾代化这句话,直接承认了他有眼线在宫中,并且地位不低,最起码能自由出入宫中。贾代化像看透了杨牧心中所想,“人都有所畏惧,毕竟神怪之说实在是虚无缥缈之事。但是这世上也没有那个人会斩钉截铁的说,这是胡说八道。”“唤醒死者,打扰亡者安息会受到诅咒的。而且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是要很多准备的。”杨牧踌躇道:“世伯,指的准备是”“祭献。无意间翻了翻封神演义,里头的神仙摆阵法的时候都喜欢用活人祭献。”贾代化肯定的说道:“古时候,君王就用活人祭献,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贾代化默然地问道:“见过青铜大鼎吗”杨牧点点头。“那就是用来煮肉的,贵族会并且一定会分而食之。”微微一笑,“就是现在每年初一早晨的福肉的来源,只不过现在用的是猪牛羊。”杨牧一阵干咳,跑到后堂狠狠地吐了一阵,才被不知何时清醒的掌柜搀回来。、第106章吐了一回,杨牧总算清醒许多,但是心里还是毛毛地,这个煮人肉,然后分了,就是初一的福肉,这实在是太过惊悚了。突然想起来头一次入翰林院时,掌院院士还一副自豪的表情,说只有翰林每年一定会有圣上所赐的福肉,并且可以带回家中,惠泽家眷,旁人都一副与荣有焉的模样。要是掌院院士知道这煮肉的大鼎曾经煮过多少肉,想必会后悔至极吧杨牧被掺回座椅中,掌故端来茶水,漱过口之后,总算是回过神了。看了一眼这掌柜的背影,长得一副普普通通的模样,属于那种扔到人群之中就认不出来的类型,也就不到四十岁左右,倒是一副笑眯眯地模样。贾代化心中暗叹一声,“这是老夫的产业,贤侄不必害怕。”杨牧僵硬地扯扯嘴角,心中暗骂一句,不早说。掌柜的重新上了热乎的酒菜,还沏了一壶冻顶乌龙,便又回到了后厨忙活。“不知道世伯今日坦言相告,是何目的”贾代化倒了一盅子茶,用一个剔红双凤纹镶宝石漆盘托着,递给了杨牧一盅。“不过是憋在心里难受,想找个人说说话而已,贤侄不要多想。”杨牧险些被贾代化这老狐狸气的吐血,随便聊聊,就说这种可以够得上灭九族的话;随便聊聊就说这等大逆不道的话,现在胃里还有几分不舒服。贾代化望着青白釉莲花纹花瓣粉红茶海里升起的热气,“贤侄莫要生气,尊老爱幼,也算是一种美德。听老头子念叨念叨吧”贾代化拿起茶海倒入闻香杯之中深吸一口气,似乎在说真是好茶,“老夫这辈子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了,唯有二子放不下,长子敷自幼身体不好,那一年拼命下场一试,倒是中了个同进士回来,可惜大部分时日都是缠绵病榻,这辈子估计也就是在翰林院喝喝茶了。”抿了一口茶,继续道:“次子敬,倒是有几分天分,书也读得可以。可惜为人太过孤傲,想必将来不能成大器。”这么一看,宁国府虽然现在风光无限,但是危机四伏,最大的危机就是后继无人。嫡长子病歪歪地,随时都有可能送命。嫡次子自命清高,生怕凡人打扰了人家的修行,每日钻研沉迷于黄老之学,一副清心寡欲修炼成仙的模样。也难怪贾代化着急,“这两子都是贾某的嫡子,本来就应该相互扶持,一文一武,哪成想这样了。剩下的庶子,不止年幼,且上不了台面,不提也罢。”轻轻放下茶盅,“我在一日,这府里还好说。等我哪一日不在了,才是真的麻烦了,毕竟人死了,恩怨还是会继续的延续下去。”杨牧心理很是赞同这话,恩怨这东西,倒是和血脉似地,总能一代代流传,要不当皇帝的总喜欢诛人九族呢,不就是图个保险嘛,一劳永逸。杨牧起身亲自拿起茶海题贾代化斟满茶,递过去,这才看到贾代化用的是一个玉石的茶盏,上面有着玉龙饕餮纹,整个茶盅并盏托浑然一体,一看就知不凡。杨牧沉声道:“小侄也对二位世兄仰慕已久,要是贾世兄到翰林院任职,到时候还要请敬世兄多多关照。”话锋一转,“就是不知道世伯的一长串话,有什么证据吗就算是非亲眼所见,也要让在下感觉到一二层诚意。”贾代化难得对杨牧发自内心的笑了笑,“东西是没有,要是真的流传出来一半个物件,估计老夫就坐不到这里和你品茶了。”咯噔一声,一块玉佩留下,“要是有麻烦不妨去找另一半玉佩的主人。”顿顿道:“这馆子的味道不错,有时候点一壶茶,能在这里呆上一整天。”贾代化就顶着风雪离开了。杨牧没有起身,只是望着贾代化的背影,突然觉得对方有些萧索的味道。回过神来,开始细细思考,这贾代化的一举一动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事情是真的吗要是真的,为什么要告诉自己,难道贾家已经沦落到了只能靠一个“外人”来处理抑或者自己和贾赦之间的事情已经,已经广为流传了。再想想整件事情,实在是都赶得上志怪小说了。想的脑袋都大了,也没有理出一点头绪,索性决定先回府再说。身边的小厮进来,躬身道:“大少爷,小的把家里的马车赶来了,雪越发大了,还是不要骑马的好。”抖了抖手上的大衣,是一件皮大氅,金光闪闪地,是用鸭子毛做的,上面绣着暗纹,杨牧一看就明白,是母亲的绣活,披上后心理暖哄哄地,好受不少。出了酒馆,登上马车,听着车轱辘转动发出的声音,思索着事情。那面,长随已经递过了一个包囊,里头是热乎乎梅花饼,闻到香味,终于感觉到饿了,折腾一天,又和贾代化一顿虚以为蛇,肚子早就扁了。接过来玫瑰饼,就着热茶,吃了七八块,才堪堪住手。回到了杨府,迈脚进去,却又出来。长随极为不解,“大少爷不妨先回府中,今天姑奶奶回来了。太太特意交代了,让您回来去请安。”缩了缩脖子,“何况这天气这么冷,天也快黑了,再刮上鹅毛大雪,病了就不好了。”杨牧点点头,“待我换过衣服,就去给姑妈请安。你们也都回吧,怪冷的。”杨氏回娘家,杨牧身为小辈自是要去拜见一番。更何况,杨牧也想知道王子胜的情况,上次听林如海说了一句就要班师回朝便没有下文了,朝中也没有人提起,也不见书信,心理本就挂念。杨牧换了一身常服,便到了主院中。不只是姑姑杨氏,连同父亲杨颉也在,母亲李氏在一旁陪着。看到杨牧进来,杨氏笑道:“这才几日不见,哥愈发进益了。”杨牧笑着给父母请安后,冲杨氏寒暄道:“姑姑总是取笑侄儿。倒是表弟,好久没有消息,不知可好。”杨氏眉宇之间有几分愁容,强笑道:“胜哥还好,只是走了这么久,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杨牧安慰道:“胜表弟这一去,想必就能得了军功,到时候回来光宗耀祖。”杨氏勉强道:“就借咱们牧哥的吉言了。”杨牧岔开话题,转而谈论起了小表弟王子腾,“钱先生素来喜欢饮酒作诗,这几日天公作美,倒不妨让腾哥随着先生去庄子上住些日子,学上一些文人的做派。”要是投缘还能被收为弟子,毕竟这等有真学问的人,愿意当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