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穿越之学士之女> 分节阅读 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1 / 1)

,精神也是极好,再行军作战个十余年亦不成问题,此番做法必有深意。“李,咳咳咳咳李卿切莫如此说你精神矍铄,再为我大周守卫十几二十年也不成问题”周冶劝慰道。“圣上恩宠,臣虽九死无以为报臣确实精力大不如前,嫡孙儿顽劣非常,霸道无理,臣与其父忙于在外领兵作战,自家子弟未能教育好臣愧对李家列祖列尊,请圣上批准臣告老,以便好好教养孙辈”李元城满脸悔恨。“皇上,李老将军为国为民领军作战数十载,可谓劳苦功高也合该让李卿好好休息休息,颐养天年”李皇后柔声劝说道。李鸿颜暗自欣喜,正愁着怎么才能握有军权,这李元城就自愿解甲归田,真是甚合我意“这,这,还是容朕好好想想”周冶犹豫不决,他虽久未处理朝政,但也知道当今朝廷唯有李家能挑起保卫疆土、抵御外敌的重任。“还请皇上成全家父”李元城长子李国卫,三子李国强异口同声说道。此次前来觐见的除了李家父子三人、薛子封外,还有两位多年跟随左右的亲信王永青、隋志鑫。见李家父子皆跪倒在地,薛子封三人自是立即跪倒在地。周冶思考半响,这才认出这是李家的长子、三子,于是心思一转说道:“既然李卿求去,朕便不再阻拦这样,督师兼兵部尚书之职由你的长子李国卫任职,让他留在京城,孝敬你,教养孙辈。边疆事物便交由你三儿子管理,李国强出任西北都指挥使兼巡按御史,总领西北边疆事宜。”“皇上”李皇后慌忙阻拦道:“这恐怕不妥”西北军队占了大周朝超过五成兵力,一直由李元城掌握,现今他好不容易辞官,无论如何也要趁此机会由自己的亲信出任。“李氏三郎毕竟带兵经验不足,依臣妾之见,不若有上护军谭盾出任。谭盾身经百战,从军三十余载,可当此大任”谭盾是李皇后的表亲哥哥,在西南打倭寇不过挂了个文职,却凭着李皇后的提拔,一路升任正二品的骠骑将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倒是一把能手,正经本事却是没有。皇上久未理朝政,内阁票拟的奏折皆由皇后批红,对名为谭盾的人自是闻所未闻,于是道:“朕相信虎父无犬子,李卿之子李国强定能担此重任”周冶缓了缓,接着说道:“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皇上此事还有待商榷。如此未经朝臣商议,是否过于草率”李皇后坚决不同意。“岂有此理”周冶生气地说道,随之剧烈咳嗽起来。“皇上”李皇后慌忙起身轻拍周冶的背,颇为担心地说道,“皇上龙体为重,切莫再生气”周冶咳嗽半响,费力地推开皇后的手,怒道:“这天下是朕说了算,还是皇后你说了算咳咳咳”李泓颜慌忙跪下,道:“这天下自是皇上的天下一切皆由皇上定夺”“皇后那就休要多言”周冶低头猛烈地咳嗽起来,遮住眼中的愤恨。“大家都别跪着了,都起来吧。皇后,你也起来坐下此事就此决定,皇后随后让内阁拟旨”“谢皇上圣恩”李老将军、李家大郎、三郎自是谢恩。皇后面色不渝,起身回到凤椅之上,不再言语。“另外三人可有什么想要的赏赐”周冶明显感到体力不支,既然重要的事情已经交代妥当,自己再无精力应付其他朝臣。王、隋二人连声回到能得圣上召见,已是荣幸,再无其他的想法。“臣有一事希望圣上成全”薛子封向前一步,跪地说道。“哦你是咳咳你是谁”周冶见殿下是个异眸男儿,好奇地问道。“微臣是忠远侯三房庶子薛子封,现任西北大军的偏将”薛子封虽不愿提起侯府之名,却做不得欺君之事,自己确实是薛远山之子。“你的眸色怎是绿色”周冶身为一代帝王,见识还是有的,猜到薛子封定有异族血统。“微臣之母是胡奴,微臣的眸色是遗传母亲。”薛子封垂眸说道。“哈哈咳咳”周冶因大笑噎着,好半天才缓过来,“好胡奴的儿子去打得胡人打败而归岂不快哉”薛子封低头,无人能看清他的表情,更不知此时他藏在宽袖中的双拳紧握,青筋暴起“好好个薛子封你有何所求”周冶猜测胡蛮子生的儿子无非是要加官进爵,荣华富贵。“臣小时曾受学士揭鸿星之女揭月菀的恩惠,一直念念不忘,希望圣上能下旨将揭月菀许配于我为妻”薛子封对此事已经是思考良久,觉得唯有圣上赐婚才能万无一失地将心爱的福儿娶回家。“这有何难此事便交由皇后拟旨”周冶虽不是个好皇上,却是个痴情种。他此生最爱的女人是已故的上官皇后,无法与她白头到老,是周冶今生最大的遗憾,自从上官皇后去世,周冶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本就不喜欢朝堂政事,也就越发的倦怠,恰好当时的李贵妃如今的皇后李鸿颜料理政事颇为得心应手,周冶也就放心交于她这天下是他的,他让一个女人管事又如何周冶本就是个喜怒无常的性子,做事全凭自己心情,刚刚才觉得薛子封不过是个贪图荣华的蛮子,现在倒是认为他是个至情至性的好男儿,捡着自己还记得的高官之位给了这薛子封:“朕很欣赏你,觉得你可当大任朕便升你做京卫指挥使,如何”“皇上请三思,这京卫指挥使之职,关乎京城安危,此可如此儿戏”李皇后大惊,这京卫指挥使是自己的心腹担当,在自己计划中的重要性甚于西北大军的掌控权,岂可随意给了个少年皇上是久不问事,没料,一出手竟狠狠地给了自己一刀“咳咳,此事就此决定朕累了,尔等退下吧小喜子扶朕回宫。”周冶无视李皇后的一脸怒色,颇为费劲地起身,由着大内总管喜临云扶着离开。李泓颜拂袖愤然离去。李泓颜回寝宫之后,急召长公主前来商讨对策。“哼想不到你父皇平日是在装糊涂,今天这一出倒是让本宫数年经营毁于一旦”李泓颜余怒未消,拍着桌子道。“母后,此言差矣”因着李泓颜寝宫内只留了个贴身伺候的心腹丫鬟巧兰,周允琴并不担心大逆不道的话被人听了去,而且这明眼之人皆知个中奥秘,她亦无所畏惧。“虽然西北都指挥使之位被人取代,可像内阁、户部、礼部都是我们的人朝臣中有三分之二都臣服于您”“糊涂这当中有多少墙头草唯有兵权在手才安稳如若不是李老将军常年镇守边疆,一直握有兵权,又恰逢胡人猖獗,常年来犯,唯有李家能够阻拦,本宫怎到现在还不整治他们让他们在我面前放肆”李泓颜愤愤道。“事已如此,李家多年握有兵权,为士兵所信服,民间有人称只信李家军,未知周皇帝之说夺其兵权,过费周章。不若,笼络为上”周允琴认为逼急了李家,弄不好就造反,是整个周氏王族都招架不了的。要想夺取皇位,唯有取得李家的支持。“傻女儿,笼络李家谈何容易李家一直是愚忠之人,要不然以李家的威望和兵权,早三十年便可以谋反称帝了哪还有周冶的皇帝之尊”李泓颜作为李家五服外的旁系,也从小熟知李家忠君爱国,永不谋逆的家训。“不如我们现在就弄死父皇,假传圣旨,让弟弟继位”周允琴小时受了非人的苦,心中记恨一人久已,内心的隐忍愤恨已经到了极点,她恨不得现在就将那畜生千刀万剐“不可你当现如今为何三皇子由着我们削其党羽,不过是皇上特许本宫处理朝政。皇上一死,即便我们有那圣旨,也不会束手就擒。因此,我们要皇上如此半死不活,一直拖到我们有足够的把握才好”李泓颜深知挟天子以令朝臣的计策,这皇上可不能死,最好能拖到三皇子被逼无奈谋反得好,如此一来,礼儿才能名正言顺地登基为帝“皇上中慢性毒药已深,再怎么吊着,也只能活个一年、两年的”周允琴颇为担忧地说道。“不用如此担忧这一、两年足以做很多事情”李泓颜皱着眉道,“当务之急,务必把京城防卫的兵力握在手里这突然冒出来的薛子封到底是何许人也琴儿,你给我好好查查”作者有话要说:多了三个收藏,很开心,今日两更可好18:00再更一章。亲爱的们,么么哒谢谢onno谢谢onno、无眠戌时,忠勇公府书房。现如今不过十月中旬,李家书房地下烟道已开,地面烘得暖暖的,铺着麒麟刺绣的棉毛毯,桌椅板凳皆是用上好的黄花梨、紫檀木名师制作而成,银质福禄寿熏香炉里西域特产的名贵沉香袅袅升起。李家有多么华贵,李元城此时的心情就多么沉重,三个儿子李国卫、李国重、李国强皆是一脸沉重之色。平时颇为没大没小嫡长孙李吉瑞见祖父、叔叔和父亲神情严肃,也是大气不敢出。“吉瑞,你此次去边境历练,切莫被别人知道”李元城对着自己最期待的孙子语重心长地说道:“现如今,储君之争愈演愈烈,朝堂气氛紧张,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你要继续维持你纨绔子弟的形象,切莫让别人猜疑。”“祖父,放心谁人不知我李吉瑞是个头脑简单,只知吃喝玩乐的草包世子。厌恶京城烦闷无趣,常常偷跑出京玩耍这次不过是跑到边境上过家家,逞英雄罢了军队上李吉瑞也是仗着自家祖父耀武扬威,却毫无真才实学”李吉瑞扮演了十几年,表演纨绔可是手到擒来。“父亲,有何可怕我们李家坐拥百万雄狮,皇位更替根本不会影响到我们”李家二郎李国重不以为意。他担任京都府府尹,总揽京城百姓事务,随处可见整天招惹是非的纨绔子弟,数不胜数,然而谁不给他们李家面子,他即便惩治了皇室子弟又有谁敢置喙没有人不知道这京都府尹是最得罪人的差事,可是李国重倒是觉得不过尔尔,毫无压力可言李家的的滔天权势和富贵,谁又能出其左右“二弟,切不可妄言”李国卫身为长子自是谨小慎微。“国重,你忘了为父常说的一句话了吗功高易盖主我们李家已是极盛,不管是李皇后还是三皇子都对我们猜忌非常若还不示弱,迟早会招来灭门之祸”李元城历经两朝君主,心思通透,“我此时卸下一身军权,一来是显示我李家无意军权,二来也不过赌一把以进为退的把戏,若是皇上还怜惜我们李家世代为国,自当补偿你们,若是皇上不仁不义,我便是凭着在军中和民间的威望也要斗胆威逼一次。”李元城发现儿孙神色还算平静并没有过分惊异,心里略感欣慰,处变不惊,心思不外漏才是我们李家人“你们且记住,虽老夫赌对了,但是你们自当小心非常,切莫让别人抓了把柄尤其是吉瑞,你身为李家三代第一人,一定要努力地吸引目光,把我们李家后继无人的趋势演好告诫其他三代子弟,做事千万低调,不要急功近利,在自个官职踏踏实实守着,必有位极人臣的一天。还有大郎、二郎、三郎,你们定要谨小慎微,尤其是三郎,你的官职得罪了多少人还不找个由头调离”李元城对李吉瑞最是惭愧疼惜,因着李家的大局着想,他作为李家最出色的孙辈,不能一展抱负,只能以无用纨绔存于世人眼中,虽然以后能继承李家的爵位,但是也不能弥补李家对他的亏欠。李元城却不知道虽然李吉瑞武功谋略皆是顶好的,可是李吉瑞自己却并不热衷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他更向往快意江湖的生活,只等家里度过此次皇家夺嫡之危,便离家笑傲江湖“是”四人自当连连答应,李老将军始终是李家的主心骨。“等到圣旨到了,三郎还是速速赶回西北,那才是我们的大本营你切记给我守好了”李元城着重叮嘱掌握兵权的三郎李国强。“薛子封是老夫的义子,此人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现在更是得了守卫京城的兵力,暂住在咱家,你们切不要怠慢了他。指不定以后李家有性命之忧时,还得他出手相助。吉瑞,你定要交好于此人”李元城很喜爱重情重义的薛子封,怜惜他自幼被家人虐待,少时离家闯荡的辛酸,一直对他照顾有加,嫡长孙与他交好,李元城乐见其成。“那是自然,大哥是我的异性兄弟他为人憨厚耿直,善良重情义,我最敬佩不过啦”薛子封为人仗义,武功高强,李吉瑞瑞最为钦佩。“父亲,如今长孙皇后所出的三皇子和李皇后所出的十三皇子,我们究竟支持哪边”李国卫问出此次谈话最为重要的一点。其他人凝神屏气,对于这关乎李家的尊荣的问题皆忧心不已。“吉瑞,怎么看”李吉瑞作为李家下一辈的族长和决策者,李元城有意询问他的看法。“依孙儿看来,李家应当支持三皇子。李皇后太过心狠手辣,后宫嫔妃凡是孕育龙种的都被她以各种手段铲除,朝堂之上凡是反对她的,都被她以各种理由杀掉或者流放。即便李家助十三皇子取得龙位,以她斩草除根的性子,李家必不能周全。而三皇子却不一样,他虽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