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西京春慢> 分节阅读 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1 / 1)

逸的时候神色更为冰冷。“太子竟是这样想我这个祖母的”韩鸿照怒极反笑,语气中尽是责备之意。然而此时太子并不在,倘若太子在,想必是免不了一番责备。默然行至一边不起眼的小角落里,不知李怀睿是又触逆了皇后哪处麟,东方瑶暗忖。皇帝未言,面色含忧地拽着手中一份章奏。事实上他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倘若是说,睿儿错了,他不该为这些当年冤死的大臣正名,但是自己也实在觉得那些大臣死的冤,此前自己亦早有平复之意。可若说睿儿没错,那么又岂不是自打自脸说自己废后一事实是做错了东方瑶心中咯噔一下,难道这些日来朝堂上传太子要为当年因鼓动皇帝废后而死的大臣正名之事是真的李怀睿他竟会如此天真彼时,自赵皇后被废韩鸿照已做了十几年的皇后,李道潜宠爱韩鸿照,甚至是上朝之时在龙椅旁设屏帘以方便皇后听政。自古后宫不得干政,皇帝此举自然引得朝堂之上一阵反对之声,此事愈演愈烈,直至永昌十五年间中书令薛司联合左仆射元詹、宋淑妃之兄宋恒上书废后。而写下废后诏书的人,正是自己的祖父,时任中书舍人的东方瑗。多年后,祖父和父亲早就为皇后平反,父亲也恢复生前的官号,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薛司等人却直至今日也没有好下场。三族之中男丁全部斩首,女眷入掖庭为奴婢,简直是断了香火又坑害无知女子。韩鸿照垂帘听政多年,如今早已大权在握。前不久赵后之子、废太子李笃在柳州被赐死了;朝廷之中,除了现任的中书令章守英的权势依旧可以于皇后抗衡外,阻挡皇后的势力几乎一一被铲除。不过话说回来,李怀睿毕竟不是东宫唯一的人选,当年皇后力排众议立李怀睿为太子的时候便已经潜在了无数的危机,梁王、赵王、端王每一个人都比他更有资格坐上东宫的位置。明明自身尚在泥泞之中,何苦再要来触皇后的霉头“即刻传太子入宫”李道潜对身边何福吩咐,只好把太子叫来当面说道说道了。谢普宁在一边小心提醒:“陛下,现在已经关城门了”李道潜愣了一愣,才想起来现在似乎是酉时五刻,城门早就关上了,那就只能等到明天了怎么他现在记性这么差韩鸿照若有所思,都没搭理李道潜。究竟太子故意在这个时候把奏表递上来,还是门下省的无意之举太子这个时候自然是进不了大明宫的,但是翌日一早他便被“请”到了含凉殿。李怀睿进来的时候,韩鸿照正斜倚在坐榻的隐囊上,半眯着眼睛,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他。李怀睿局促的站了一会儿,才轻轻咳嗽了两声:“祖母。”韩鸿照睁开眼睛:“太子来了。”语气中听不出来半分意思。李怀睿心中一凛,恭敬回道:“是,还不知祖母今日找儿来有何事”韩鸿照从榻上坐起来,拢了拢鬓间的碎发,漫不经心道:“没事就不能到祖母这儿来用膳”一旁上来几个婢女,端上来今日的早膳。李怀睿坐下,瞥了一眼放在自己面前的一个四瓣莲花琉璃盘,觉得有些不对:“冷淘”现在是早膳的时间,祖母为什么要他吃冷淘“怎么,太子不愿吃”韩鸿照适才漱口完毕,挑眉问道。李怀睿觉得皇后的眼神有些冷,就像是一支带着火花的利箭直直的冲他射来,让人几乎受不了这样的压迫想要躲开。冷汗直冒张了张嘴,李怀睿下意识看向一侧的东方瑶。虽然低着头,但是东方瑶知道他一定会向自己求助,薛司元詹不过为了朝堂安稳本无恶意,如今李怀睿替他们开脱也在情理之中,他的确是个良善的太子,可是在韩鸿照眼里却不一定是个好孙儿只好轻轻摇头,示意他不要和韩鸿照起冲突。“祖母说笑,睿儿自是愿意吃的。”李怀睿笑笑,拿起了竹箸。“本宫说笑,太子,本宫何时和你说笑了”韩鸿照侧眸淡淡的瞥过在一边站着的东方瑶,嘴角依旧是挂着笑,眼神却严肃无比。“殿下这是何意,儿已不知如何是好了,还请殿下示下”李怀睿似乎也有些气,连祖母也叫不出来了。“太子这是在和我顶嘴吗我身为一国之后,莫不是说你两句都不行了”韩鸿照冷笑。“儿可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殿下身份高贵,就是说儿不明是非什么的,儿自然也不敢说半个不字”看着皇后那张难辨喜怒,无法揣测的脸,李怀睿忍不住说出这句话。大殿中一时只有几人喘气的声音,没有人敢说一句话,因为这句话,说严重些当真是可以算得上大逆不道了。东方瑶吃惊的看着李怀睿,这样的话他怎么能随随便便的说出口且不说他如今的处境,便是他身为太子,更应该做的难道不是小心谨慎么韩鸿照反唇相讥:“太子你觉得我冤枉你了你可知倘若当年我被废黜,你和你的父亲,我的儿子,你的兄弟姐妹,你的叔叔们,现在会身在何处,你以为你还会安安稳稳身着锦衣华服的站在这里吗”“祖母倘若心中无愧,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担心,光明磊落何惧身首异处”李怀睿像个不肯服输的孩子,直视皇后,冷硬的反问她,任是东方瑶怎么打眼色都不肯退让一步。“心中无愧,光明磊落,”韩鸿照眸光微凝:“太子真的知道什么是心中无愧、光明磊落吗”言罢,她忽然眉毛扭起来,仿佛想到什么似的,沉声说:“可是有什么不知死活的在太子面前嚼舌根了”李怀睿没说话,只看着脚下的茵褥不动。大殿中再次静默了片刻。“哎呀,这是怎么了”这时,众人耳边响起梁王李况的声音来。第三十二章 相看两厌这样剑拔弩张的时刻,门外忽响起来一个声音来:“睿儿,你这是怎么了”李况踩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来,先向着坐在上面的韩鸿照遥施一礼。韩鸿照面色稍霁:“梁王怎么来了。”李况笑道:“母后,儿听说您近日身体抱恙,是以今日特地过来看看您。”眼珠子一转,转回到李怀睿身上,见他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心中明白了几分,便冲着李怀睿笑眯眯道:“睿儿也是个有孝心的,来的这样早,想必也是来看望殿下的罢”李怀睿当然没理他,李况似乎也不介意,依旧是一副笑面,直看的东方瑶心里发怵。这母子俩笑起来还真是“殊途同归”啊。韩鸿照一只手压在案几上,面色不改,缓缓道:“都坐。”两人这才坐下。“梁王可是用膳了”皇后问。李况道:“母后,儿今天在家中已经吃了几个胡饼。”韩鸿照微微颔首:“早膳才用这样一点,不如在母后这里再用些的好。”随即命玉莲和楚荷一人端上来一碗汤饼,一人端来一杯热酪浆放在李况面前。李况忙谢恩,随即眼珠子不经意的向李怀睿那里转了一眼。李怀睿僵硬的坐在一侧,表情都没有他面前的可冷淘配色丰富。冷淘,顾名思义,应该算是冷食,做出来的面是要过凉水的,是以平时并不在早晨吃,午膳或者晚膳用的比较多。而李怀睿面前的这碗冷面显然是看的不过是一瞬间,心中却是疾行千里,李况笑了一笑,面上颇有为难的感觉:“睿儿,听说你是要为薛司元詹宋恒三人正名此三人确非忠善之人,尤其是宋恒,早些年我在泉州任职的时候,他就因为抬妾为妻被当时的人指点,只不过后来不知怎么到了京城,有个做皇妃的妹妹,这件事情也就如羚羊挂角,再无人寻迹。”唐律规定当色方能为婚,身份不对等的婚姻是要受到责罚的,倘若是官员这样做的多半会影响自己仕途。若真是如李况这样说,那这位宋恒想必是用了不少手段才压下了这件事,否则被御史弹劾后揭发出来,贬谪那都是轻的。然而不过不知为何,东方瑶总觉得宋恒这个名字好像在那里听过。“如果是真心相爱,为何要囿于这些迂腐的陈规不能成婚每个人都决定不了自己的出身,凭什么也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幸福”李怀睿冷笑,显然有些瞧不起李况这番讨好的言论。“王叔这样说,未免也太不近人情,况且,自古有瑕不掩瑜的说法,纵然此三人对于祖母来说有不当之处,然这事早已揭过多年,祖母为何还不能释怀”“太子难道不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可笑吗”皇后再泼下一桶冷水,凉凉道:“门当户对乃是万古箴言,你若是一定要这样想,我也只能觉得你是在和我作对了。”李怀睿不甘示弱,继续回敬:“即便今日殿下阻拦我,来日儿依旧不会服输,只要儿为太子一日,就绝不会事事皆听别人之言”别人韩鸿照顿时怒上心头。李况在一边和稀泥:“睿儿你误会了,母后哪里说过要事事干涉你的话不过是因为现如今朝中局势不稳,母后如履薄冰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别人的闲事“况且母后是过来人,她还能不明白你说的是对是错么,你又何必再次忤逆于尊长”这大帽子扣的端的是快准狠。李怀睿冷笑一声,不置可否:“三叔看来很闲,可是这件事情似乎和你没有关系。”李况尴尬的笑了一下,还要再说些什么,李怀睿却是一点都不想和李况共处一室:“儿忽然有些不舒服,这便告辞了。”韩鸿照面无表情的瞥了一眼李况,说道:“瑶儿,你去送太子离开。”东方瑶赶紧跟上怒气冲冲的李怀睿,满心的无奈。“多谢。”紫宸殿和含凉殿之间来来回回的奴婢甚多,走出迂回宛转的游廊来,踏上宽阔的宫道,四处可见相映成趣的美景,不时有几只飞鸟在小湖上略过。东方瑶一边走一边盯着这些小鸟儿发呆,冷不丁听李怀睿说了一句。回过神来,东方瑶瞥了眼身后,见李怀睿的近卫都在后面有一段距离,才犹豫着开口:“殿下是否有些莽撞”“我知道。”李怀睿淡道。这下东方瑶摸不着头脑了。“那殿下为何一定要惹怒皇后娘娘”李怀睿虽然一直性子如此,却也是近些年才逐渐和韩鸿照顶撞起来的。李怀睿默了一会儿,终于露出了郁闷,“我就是看不惯它总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殿下慎言”东方瑶忍不住想捂住李怀睿的嘴,这个家伙怎么老管不住自己的嘴呀“我总有一天会做到的,兑现我对她诺言。”李怀睿自顾自地说。东方瑶还没有搞明白李怀睿口中的“她”到底是谁,便听后面传来了一个听起来颇有些苍老的声音:“睿儿,你怎么在这儿”皇帝一身暗花柘黄色的圆领袍衫,头上戴着珠翠黑巾幞头,除了颜色特殊以外,简单家常的衣服几乎让人以为面前不过是个普通的老头儿。说完这句话,皇帝轻轻咳嗽了一会儿,接过身后的谢普宁递上来巾子摸了摸嘴,脸因为咳嗽有些红。李怀睿立刻上前来轻拍皇帝的背:“您没事罢”语气中尽是关怀。皇帝摇摇头:“近些日不晓得怎么回事,有些咳嗽,”随即又问:“你是来找你祖母的罢,我和你一起去好了。”李怀睿道:“陛下,儿已经从含凉殿回来了。”李道潜愕然:“太子怎会来的这样早”却不知是韩鸿照有意为之。李怀睿不忍:“祖父放心,睿儿不过是想着祖母身体不好,是以才来的早了些,后来陪着祖母用了早膳。”只字未提刚刚的冲突。李道潜却半信半疑:“你祖母昨日颇为生气,你和她可是又起了冲突”东方瑶回来的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