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西京春慢> 分节阅读 17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5(1 / 1)

你看我,我看你,最终大家的眼光都汇聚在一个人身上,眼见他不动声色的伸出一指敲打着面前的案几,是以纷纷噤了声。李衡乾紧着薄唇,目光从左手边的侍中钟全往下望去,只见他眉头微锁,神色似有悒郁;接下来是侍郎郭宵,一半脸隐在他端茶轻的杯盏中,诡异莫变;再往下看去,众人皆是低头沉默,若有所思。“看来诸位明公今日挺闲的。”这是他刚才说的一句话,说完这句话,方才的谈笑风生的众人顿时陷入了沉思之中。还真是热闹,李衡乾暗自冷笑。最终侍中钟全开了口,他先是缓解气氛似的笑了一笑,“殿下这话说的倒也不错,如今朝中长夜难明,风雨如晦,我等赋闲在家,也不足为奇事。”意有所指李衡乾淡笑道:“听说侍中近来身子骨不是很好,赋闲在家倒不如趁机养养身子,如今朝中一应诸事很多还要仰仗您,只有侍中的身子好了,风停雨歇、寒夜将明也不过是顷刻之间的事罢了。“老朽之身,谈不上修养好了,”钟全瞥了一眼李衡乾,继续道:“我虽修养不好,可到底临老之前还想为朝中出最后一份力,也算不辜负先帝对我的一番的知遇之恩。”“先帝虽去,明公可以继续为今上出力。”“老朽倒是想,可是有人不答应。”“明公谬解了,圣上是一国之君,圣上想如何,还会有谁不答应”“吴王殿下”钟全声音忽然一高。这话一说完,跟着他来的诸位同僚都齐齐看向李衡乾。李衡乾神色漠然,未语。郭宵忙对着钟全打眼色,示意他不必再说,一边对着李衡乾拱手道:“殿下勿恼,钟侍中这是因为急火攻心所致,并无冒犯殿下之意。”“哦”李衡乾微微一笑:“我亦没有责怪钟侍中之意,只是侍中年纪大了,有时候难免因为思虑不周而言行不端,还是该回家歇歇才是。”“你”钟全一个字噎在嗓子眼里,瞪着李衡乾,“吴王殿下若是嫌弃臣,大可直接说,何必暗言讥讽,明人不说暗话,钟全今日就把话撂在这儿了”“钟侍中,”李衡乾打断钟全的话,冷冷道:“慎言。”郭宵一看形式不对,忙出来打圆场,“侍中,有话好好嘛,殿下英明神武又谨言慎行,什么不明白,你何必要出狂妄之言”一边又对李衡乾笑道:“殿下息怒,咱们有话可以慢慢商议。”李衡乾也不看郭宵,心中更是冷笑连连,谨言慎行,你当我听不出来么他随手端起案几上的杯盏,再饮下一口,慢悠悠道:“郭侍郎,钟侍中说的好,有话不如直说,明人不说暗话。”众人都去看钟全,果然,他脸色十分的不妙。郭宵暗自一咬牙,说就说吧,反正他们来就是要说的,此时不说更待何时“如今太后把持朝政,任用邪小,远离君子,只朝中李秦薛崔这五人,就使得民怨沸腾、国之不国,圣上乃一国之君都不得亲近朝政,自古有后宫不得干政之祖训,太后却公然与祖宗之明训拮抗,这不是牝鸡司晨又是什么”郭宵激动的说完这一番话,便殷切的向李衡乾投去了目光,希望能得到他一个眼神的肯定,或者单纯的一句慰问“明公忧虑了”也行,谁知李衡乾接下来却道:“明公过虑了。”过虑郭宵的眼睛顿时瞪成了石头一般大小。窦长宁掩好门窗之后,走到李衡乾身边为他添茶。茶水倒入杯盏中发出“滋滋”的声音,愈发显得堂中十分静默。“吴王殿下,我们都知道你向来是为人谨慎,可我们也并非疏忽大意之人啊”一直跽坐在蒲团上不发一言的三朝元老萧谦终于开口。“萧阁老,并非是我不愿意,”李衡乾斟酌道:“是时机还未成熟。”“如今时机还未成熟,究竟什么时候才算是成熟呢,殿下容我说一句僭越犯上的话,难道真要等到太后将李氏一族屠戮殆尽,才算是真正的时机成熟吗”郭宵言辞恳切的说道。“我心意已决,诸位还是请回罢。”李衡乾道。一行人无可奈何,只能纷纷起身,然行至门口,钟全忍不住回过头来:“吴王殿下,难道你没有想过齐王的昨天,是不是明日的你么,难道不就不想要为你的兄长报仇雪恨吗”大家齐齐都注视着李衡乾。“不敢,”李衡乾抬起头来看着众人,淡淡道:“今日之事我不会告诉任何人,诸位轻便。”语罢,也不多说,转身便进屋去。“唉”萧谦的叹气声透过窗棂飘了进来。李衡乾怔怔的坐在上首。“难道你就不想要为你的兄长报仇雪恨吗”我不想吗你们以为我不想吗可是,朝中哪里有我的立锥之地,我不是一个人,我还有我的父皇母后,弟妹尚年幼,他们都是无辜的,我死不足惜,但使至亲无辜受累罢了。没有人的时候,李衡乾疲惫的闭上眼睛,长叹出一口气。“殿下。”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个高大的身影。李衡乾苦笑一声:“知远,你也觉得,我应该答应是吧”高知远站在一边,默默地摇头,“殿下做的很对,不必苛责自己。”“他们以为我是胆小怕事,”李衡乾说道:“其实就是如此。”可难道他们就不是胆大妄为吗李衡乾也站起来,缓步行至窗边,负手低声道:“近些日子父皇性子愈发低沉,我只怕有一日连七娘都不能要他开怀。”“圣上毕竟遭此大痛,沉湎其中也是在所难免。”李衡乾微微颔首,“你去准备准备罢,打点些后路,再有些日子,说不准我们也会离开长安。”李驰正在喝药,听见有人禀告吴王殿下来了。“三郎来了”他笑了一笑,苍白的面色倒是红润了些。“父皇这是遇见什么喜事了,快说给三郎听听。”李衡乾一见李驰不似前几日脸色那般难看,心情顿时也大好。“你姑姑选中了驸马,不日亲迎,这不是一件喜事吗”“姑姑选中驸马了”李衡乾有些不敢置信:“姑姑从道观里出来也不过一个月,心性竟然转变如此之快”“还是多亏了东方婕妤,”李驰笑道:“旁人去劝都不管用,只有婕妤去了一次,你姑姑就想通了。”李衡乾脸上的笑容有些凝滞,李驰并未发现,继续道:“说起来倒是有些草率,听说你姑姑是随手点了一个,也不知这事真假”“既是有太后娘娘指点,想必也不会太草率。”“哦,还有一事,”李驰笑道:“你知道不知道,父皇听说一件事,东方婕妤快要出宫了,唉,你说她当初就在太后身边做事,我瞧着她也不错,怎么你就没和她走到一起呢”李衡乾脑子里嗡嗡的响,嘴唇动了动:“婕妤出宫做什么”“自然是嫁人”李驰笑呵呵道:“吏部侍郎崔城之,好似是这个名字来着,许久不看章奏,我都快把这些大臣的名字忘掉了。”李衡乾嘴角轻轻一牵,端起案几上的药碗,感觉有些凉:“父皇记这些做什么,没得浪费心神这药凉了,我拿出去叫婢女替您热热。”“哎回来”李驰忽然叫住李衡乾。李衡乾无奈,只得将药碗递给窦长宁,又坐回来。李驰挑了挑眉,缓缓道:“淑儿过世也有一年多了,我有意为你再择贤妃,好在我们离开你也知道,往后谁还愿意把自家的女儿嫁给你呢”第二十章 惊春闹事将至年下,宫中事务骤然繁琐起来。一边要替帮着太后和皇后整理后宫各嫔妃的分例,一边要继续整理吏部铨选的人员名单,好在李驰后宫的妃子并不甚多,也就三位昭仪两位妃子倒是替东方瑶省了不少事。闲适的时候东方瑶便差人向颍川送了信和银子、分例去,多年呆在颍川那个地方,想必李陵一家人过得都不好,尤其是绮容,一想起容儿,东方瑶心里就有些难受。得知芸儿喜欢摆弄乐器,东方瑶拨了她司乐女官一职,可以随时进出内教坊仙韶院吹曲选乐,在福寿宫的闲暇之际,也好放松一下。“婕妤,奴婢今日去福寿宫给芸娘子送糕点,出来的时候又见到那位桓郎君了。”玉莲边替东方瑶布让,边道。雕花小翘几上摆着四五样素菜,今日是太后娘娘的素斋日,因此东方瑶也跟着茹素,她闻言,手中的动作不由一顿,“宫里有几个桓郎君”桓修玉既然是伺候太后,就绝不会找芸儿的麻烦,更何况他与芸儿应当素不相识才对。玉莲道:“原来娘子知道,教坊司里有两个桓郎君,第一位自是太后身边的那位,这第二位名为桓修延,乃是桓郎君的弟弟。”桓修玉的弟弟,他为何总是纠缠芸儿东方瑶想起来月前芸儿还对她说“无姻缘”,如此说来,当是对这位桓修延无意才对。她不由沉吟道:“你去打听打听,芸儿当初在公主府的时候,桓修延可与芸儿有所交情”出于对芸儿安全的考虑,东方瑶不得不这么做,毕竟她对桓修玉如今也无多少好感,桓修延又是他的弟弟,倘或是仗着自己的身份强迫芸儿,才将她逼到回福寿宫,那她东方瑶绝不会善罢甘休。玉莲见东方瑶眼中逐渐露出冰冷的神色,不由得浑身一寒。当初两人同为婢女的时候她未曾料到有一日东方瑶会坐上婕妤的尊位,只是东方瑶从前为人不卑不亢,因此两人交情还算不错,如今她却大不相同了。念及此,她轻声应了是。正月初一,宫里一片着红挂绿,凡是婢女的发髻上都圈了一块红色的绢子,看上去便是喜气洋洋。蓬莱殿中,韩鸿照一身暗红色高腰坦领郁金裙,眉间点了梅花的花钿,正指使着婢女在案几上摆菜,“慢一些,仔细丢了手中的盘子,我唯你是问”见一婢女匆匆忙忙的跨进门开,她忙喝道。婉娘笑道:“殿下,你适才还嫌人家太慢了,怎么这会儿又嫌她快了”灵芷在一边掩嘴笑:“殿下这还是为着公主,否则平时哪里还管着这司膳上的事呢”太后闻言笑骂:“你这死丫头,还不快去看看公主到哪儿了,净在这儿站着讨人嫌”灵芷“哎呦”了一声,故意叫道:“殿下生气了,奴婢可不敢讨人嫌,仔细了脑袋”说完一溜烟就跑了出去,不多时又笑吟吟的走进来,“公主来了。”便见殿门口走进来一个身披秋香色斗篷,身材纤瘦的女子,她面上笑容淡淡:“殿下,儿来迟了。”“哪里来迟了”太后一边对元香说,一边冲着元香手边两个半大不小的男童笑呵呵道:“伤儿、阿泽,快来要祖母看看这几日不见是胖了还是瘦了”阿泽怯生生的躲在元首的身后,没有上前,乳母一见公主行步缓慢,也不好径直上前,只好低着头慢吞吞的跟着元香的身后。韩鸿照面上的笑容顿了一顿,有些黯然,不过很快,她便收起来了这情绪。“外面天冷,公主还穿的这样单薄,素云,你去少府监多为公主领几件披风和冬襦。”素云忙应是,和绿意搀扶着元香坐了。“哪里值得多做那么多的衣服,”元香淡淡笑道:“殿下多虑了,倒是平白无故惹得司衣年内赶工。”婉娘和灵芷对视一眼,悄然退后,皆是缄默不语。自从公主出观后,虽然和太后已有了亲近之意,可从未再唤过殿下一声“母后”。太后有些僵的脸微微牵起了几分笑意:“元儿说的是,大过年的,是该要他们也歇歇了,我这里还有几件旧衣,元儿若是不嫌弃,待会儿我要素云和绿意替你收拾了再拿回去罢。”元香只随意坐了,逗弄两个孩儿,不置可否。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庭中掌灯之后灯火通明。月华如练,斜斜的铺陈在静谧的庭中,偶尔远处会响起几声鞭炮声,却是宫外的了,因为这几年太后愈发喜静,因而禁止宫中有鞭炮齐鸣的扰乱之声,也不再允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